"“低息”“秒批”“零门槛”背后,是无数人负债的真相…"
25 岁的小美在刷短视频的时候,被“零首付买”这样的广告给吸引了。她填写了相关资料之后,很快就被批了 1 万元的贷款。可是,“砍头息”把 3000 元给扣除了,实际到手的只有 7000 元。并且要分 12 期来还款,总利息竟然高达 5000 元。更加可怕的是,逾期之后,催收电话打到了她的公司,她当场就被开除了。
数据冲击:
《2023 年轻人负债报告》表明:有超过 60%的网贷负债者是因为轻信那些“诱人的广告”,从而陷入了债务危机,并且他们的平均负债达到了 8.7 万。
7类“毒广告”套路拆解
1. 【“零门槛”陷阱】
广告话术:
"“无抵押、无担保,凭身份证当天放款!”
真相:
实际的套路是:首先需要交纳“包装费”和“保证金”,这些费用的金额在 2000 元到 5000 元之间不等。交完钱之后,可能会遭遇拒贷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导致利息翻倍。
避坑口诀: “天上不会掉馅饼,免费的可能最贵!”
2. 【“低息”幻觉】
广告话术:
"“日息0.03%,比银行便宜80%!”
真相:
日息为 0.03%,换算成年化利率是 10.95%,在叠加服务费之后,年化利率逼近 36%。
银行信用贷的年化利率是 5.8%,网贷的实际年化利率是 36%。借 10 万的话,两者的利息差距能买一辆电动车。
3. 【“无视黑白户”骗局】
广告话术:
"“征信黑也能贷!不上征信!”
真相:
非法网贷会上报“虚假不良记录”,这会带来致命后果,会导致真实的征信受到损害,并且银行贷款会被永久拒批。
权威提醒: 央行规定:只有持牌机构有权查询/上报征信!
(其他4类广告拆解示例:
【“包装资料”陷阱】存在伪造工作单位或流水的情况,结果反而被勒索个人信息。
5. 【“老用户专享”套路】→ 利率从18%飙升至36%
6. 【“闺蜜贷/兄弟贷”情感绑架】→ 利用人情诱导借贷
“注销校园贷”存在新骗局,骗局表现为冒充官方来恐吓用户,让用户以为可以“洗白征信”。
一步“反杀”网贷广告的正确姿势
识别“毒广告”特征
必查清单:
是否标注“金融机构许可证编号”?
是否提前收取费用?
合同是否明确标注年化利率(APR)?
"你以为的“及时雨”,可能是压垮人生的最后一根稻草!"
"省下的不是利息,是尊严和未来!"
总之,在使用贷款之前,要合理规划贷款的用途。要让金钱为自己所用,而不是让自己为金钱打工。
公众号平台有最新推送规则。若不想错过公众号文章,需添加“关注”,并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如此,新文章推送才会出现在订阅列表里,不然就看不到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