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概之
追着骑手屁股赶的不是平台算法以及超时惩罚机制,而是每天都在上涨的猪肉、房租以及生活。不追求长久,只争取当下,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这是中国老百姓质朴且“贪婪”的愿望。
9月,《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传遍全网。
牺牲你一人,幸福千万家
相比丰巢,这次外卖平台的反应速度很快。矛头指向的是美团,但文章发出没几个小时,饿了么抢先行动。它迅速宣布会在 APP 里增加“愿意多等 5 分钟/10 分钟”的选项,通过红包满减券来鼓励用户多等几分钟,同时给高星骑手提供“超时免责”的权利。
美团不甘示弱,深夜发文称要给骑手留出 8 分钟的弹性时间,以便骑手等红灯和坐电梯。在恶劣天气时,会自动延长配送时间,甚至停止接单。同时,美团还在探索铺设智能取餐柜,为骑手家庭子女提供医疗教育帮扶,定期召开骑手座谈会等更多方式。
不得不说这补丁打得很有慷慨激昂的意味。那篇文章表明爆单以及超时惩罚机制使得骑手不得不把电摩当作 F4 赛车来驾驶。结果这两家迅速地进行了一系列操作,硬是把派单与超时惩罚制度的责任,推到了希望快速拿到餐食的消费者身上。甚至还设置了一个“多等几分钟”的按钮,让我们来做出道德方面的选择。
最骚的是,央妈在微博发起了关于“外卖多等五分钟”的投票。一开始,有 75%的网友投了反对票。然而,仅仅没过一顿外卖的时间,投赞成票的人数就迅速地反超了,并且占据了绝大多数。估计是全国的骑手都被动员来参与投票了。
这几天我翻看朋友圈和知乎。提到这件事的朋友,大多都在责怪资本制度对骑手的吸血剥削。因为黄色和蓝色两家公司,用道德绑架的方式,将矛盾转嫁给了消费者和骑手,这种行为确实很难看。
不少人提出派单算法和超时处罚机制不人道。平台老板们拿走了大半油水,自己吃得盆满钵满,却把风险和责任都留给了骑手,把道德压力留给了用户。这种行为就像资本主义渣男一样,不把他们吊在树上风干,不足以平息民愤。
我们为何要多等五分钟呢?合理的做法难道不应该是对算法进行优化以及对处罚进行宽松处理吗?
要如何优化算法,咱开个脑洞:
根据配送站所处的交通状况,动态改变配送站的接单范围;根据送餐地点的人流量,动态改变配送站的接单范围;根据天气环境等影响因素,动态改变配送站的接单范围;同时为骑手提供更加合理的送餐路径;同时为骑手提供更加合理的送达时间。
系统会根据骑手当前的接单量以及平均送单速度进行动态调整派单对象,同时也会依据当前的天气和交通情况来调整骑手的接单上限。
再骚气一些,还能够联动各个路口的红绿灯状况,甚至可以加装行车记录仪。系统凭借骑手的定位以及穿着,能够自动判断其是否遵守了交通规则,是否正确佩戴了安全帽和反光马甲。
感觉每提出一条,就能听到某写字楼某小隔间里某码农的一声哀号,那稀稀疏疏且所剩无几的满头秀发,仿佛在尖叫着从高达一米七五的天台上纵身跳下。
天花板上的白炽灯把玻璃保温杯里的枸杞照得通红。码农先生通过美团叫了一打蓝瓶金装红牛。他颤颤巍巍地将手放在键盘上。他默默向漫天神佛祈祷,只希望隔天自己别上热搜。
当然,如果这个算法能够使骑手从此拥有幸福快乐的生活,那是值得的。毕竟码农的生命也是生命,牺牲一个人,能让千万家幸福。
如果优化算法有用的话:-)
以今年 8 月 8 日忆山东兄弟这件事来说。在当天,美团外卖的日订单量突破了 4000 万单。当时大家还有些惊讶。如果当天是三八节、七夕节或者双十一,还比较好理解。毕竟谁没有在忘了节日怕女朋友生气的时候,赶紧叫个外卖当作礼物呢?但 8 月 8 号到底是什么情况啊,真让人无奈。
(嗯没毛病...)
还是说回送外卖这件事。全国一天光美团就有 4000 万+的单子需要送。主要的下单时间大多集中在 11 到 13 点、17 到 19 点以及 24 到 2 点的午晚夜高峰期。在高峰期,配送价会随之上调。并且配送地址大多集中在商业、住宅、写字楼等区域。
这意味着一天内订单数量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分时间段有上下波动。有时订单量很少,有时又很多,呈现出“旱死要么涝死”的情况。在饭点临近时,以及天气恶劣的时候,往往是骑手爆单且像灵车漂移一样忙碌的高峰期。
可问题在于,此时订单数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态势。然而,配送站和骑手的总量却很难随之进行动态的增长。即便算法再怎么进行优化,即便它能与太阳肩并肩,也无法给你多刷出几个 MPC 来让其送外卖。除非甲方爸爸拥有极为强大的能力,能够派遣广大的码农们一起出去为人民服务。(ง •̀_•́)ง
所以无论你怎样去优化算法,怎样去放宽超时处罚,那不断增加的订单总量都在那里。算法并非是神仙,吃瓜的网友也不是甲方爸爸,不是说一句“优化算法”就能够皆大欢喜并且游戏通关的。
我认为,平台算法规定的送达时间在逐年缩短。一方面,这是因为不断挖掘骑手的送餐效率;另一方面,也有骑手规模跟不上用户订单增长数量的原因。如果不采取更严苛的时间规定和工作强度,那么必然会出现平台爆单噎死的情况,用户等待时间会远多于 8 分钟,商家出单率也会被迫降低。
说白了,这是在平台出现爆单的情况,同时商户降速,用户数量增多等一段时间的状况下,与将骑手逼疯的风险达到最大程度之间,所做的一道选择题,是牺牲你一个人,从而让千万家幸福的意思。
(在每个通红的写字楼里,都有无数个福报在奋战)
有人询问,由于算法无法解决此问题,那么平台为何不多给骑手们发放一些福利津贴呢?例如,在每单配送费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两块钱,通过提高收入来吸引更多人加入外卖行业。
这样一来,能避免系统爆单后无人送餐的情况,也能分担骑手的压力,让大家不用老是闯红灯。这种效果显著且简单直接的玩法,美团和饿了么却好像没看到一样,只是用“多等五分钟”来敷衍人,显然是不愿意让利于民,在进行剥削。
但问题是,多等五分钟或提高配送费,骑手们就不闯红灯了吗?
何不食肉糜
以某平台为例,全职骑手有两千多的基础工资。他们主要依据每月的接单量来获取提成。商家和用户会支付配送费,平台会向商家另外收取 20%的服务费。1 月接单量在 300 单以内时,每单提成是 3 元;接单量在 300 到 600 单之间时,每单提成是 4 元。不同的配送公司,提成可能会略有差异。
平台设定了积分奖励机制。除了有固定的配送费之外,骑手能够通过接单来积累分数,以此来提升段位。段位越高,每单能够拿到的额外补贴也就越多。
这个积分体系实行“每月清零制”。骑手每个月如果想要保住自己的段位,就需要额外多接 50 到 200 单。更不用说要从“普通骑士”晋升到 1 元/单的钻石骑士了。
那两三千底薪中包含了话费补贴、全勤奖金和车费补贴,并且要求每月至少跑 500 单才能全部拿到手。
所以骑手们在街上像蛇一样灵活走位玩飞车。他们一方面怕送餐超时会被扣除钱款和降低段位,另一方面更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到尽可能多的单子,以此来刷钱并提升段位,走上人生的巅峰。正所谓一时接到单子会感觉很爽,一直接到单子就会一直感觉很爽。
那点基本工资根本不够还房租,主要得依靠提成来维持生活。而提成这东西靠的就是接单量和跑单量。如果可以的话,人们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能够 24 小时连续工作,希望能刷到神骑士,实现豪门退婚、逐出家门、赘婿崛起、龙王现身,然后一夜暴富。
只要能暴富,996爆单又如何:-)
速度一旦变慢,就会掉段。连系统机器人都认为你很垃圾,会下调派单率。单子少了,提成也就少了。一天跑下来,连房租都不够。吃碗酸辣粉都不敢加卤蛋。再浪一点的话,恐怕连“平台送餐专用电摩”(500 元/月,其中的猫腻自己去体会)都租不起。这样的“慢生活”不是你想要的吧?
所以,即便你给小哥们十分钟或者半小时,他们该闯红灯的依然会闯红灯,该在街头跑酷的也依旧照跑不误。机灵些的还会利用这种情况,一趟多接几单,多跑几家。反正用户比较宽宏大量,愿意多等一会儿,那他们干脆就再接几单,先送着急的,再送能等的,尽可能把时间效益最大化地体现出来。
这并非是在进行焦虑的贩卖,也不是在诋毁骑手们为了获取钱财而不顾性命,而是觉得大家把重点给弄错了。
追着骑手屁股赶的不是平台算法,也不是超时惩罚机制。而是猪肉每日在涨,房租每日在涨,生活也在每日变化。
至于另一种提议:给骑手加钱,就更有何不食肉糜的味道了。
仔细想想,当年百度、美团、饿了么这三家激烈竞争,疯狂投入大量资金给商家、骑手、用户发放补贴。在那时候,骑手们通过刷单、跑单,每个月收入超过一万是很有希望的。难道在那个时候,小哥们就都变得规矩起来,不再违规了吗?在那个时候,骑手横穿马路被撞飞,外卖洒得满地都是的事情,难道还少吗?
人属于经济动物。骑手即便数学不太好,内心也有衡量的标准。对他们而言,只要不发生事情,闯红灯所面临的风险成本,要远远低于多接一单或者少超时一次所带来的经济收益。
8 小时能接 30 单,可能仅仅够维持温饱。当配送费上涨后,面对同样是 30 单,却能够达到小康水平。谁又愿意主动降低速度,仅仅只是为了维持温饱呢?你用同情和怜悯让我降低速度以确保安全,但是谁来为我承担讨老婆、养孩子以及还房贷的责任呢?
说白了,资本家会为了 100%的利润而冒险。那么,我们怎么能期望骑手因为多了几块配送费,就少接几单来控制风险、注意安全,并且放弃让生活变好的机会呢?
中国老百姓希望生活能变得更好,他们不求长久,只争朝夕,这种愿望既朴实又“贪婪”。所以我认为,仅仅指望多加几块钱就能解决问题的想法,是低估了要么向前、要么被淘汰的冰冷现实,也低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左车牙脱吁可悲,问汝河不食肉糜?
(毕竟只满足于温饱,安乐于现状,那是印度人才干的事儿)
更何况,有说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种说法。那些喊着让利于民,要为骑手涨钱的人,他们是指望从哪只羊身上去薅毛呢?
谁愿意当肥羊?
为骑手涨钱有两条途径,一是让承担基础配送费的商家再次做出牺牲,如同自宫一般,用自己的利益去喂养平台这只“鹰”;二是平台自己从自身利益中抽取,上调额外的补贴。
很多人认为,某团某饿作为靠拉皮条赚取差价的中间商,利润丰厚。只要它们愿意减少抽成,把更多的利润让给骑手,或者招募更多的人来增加运力,那么所有的问题都将得到解决,天下将实现大同,大家也能互利互惠,非常美好。
上调补贴能够让骑手从良减速的这种想法之前我们已经吐槽过了,接下来我们来看增加运力的想法。
去年的数据显示,美团的骑手接近 400 万,饿了么的骑手超过 300 万。再加上各大野鸡配送外包平台的那些小骑手们,全国大概有近千万的铁骑在江南送外卖。要想保证配送时间既短又精,并且不出现爆单而逼疯骑手让他们都从良的情况,至少还得再招收 120 万骑手。
这还没有结束。很多人都忽视了配送站在整个外卖链中所起到的调度作用。每个站点都要负责管辖特定区域内的店家和骑手。它要时刻对骑手的位置、背负的单量以及送达情况等进行监控。每到节假日或者恶劣天气的时候,爆单最能考验配送站的调度能力和手速。
每年各区会依据站点的接单量、超时率、差评率、投诉率进行排名。然后,会淘汰排名末位的 10%配送站。与此同时,还会下调站点评级以及配送单价。
所以骑手的增加不只是多发几份工资而已。这表明派单系统的负荷需要升级,配送站点要增加,调度的数据量会暴增,管理考核的成本也会提高等等。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
在此情况下,仅从美团上半年的财报来看,仅骑手配送费用的支出就接近 170 亿了。如果按照一定比例再多招些骑手,对系统服务器进行升级,铺设更多的配送站,这样一系列的操作下来,负责财务的同志恐怕会随时有猝死的风险。
要明白地主家是没有多余粮食的。美团从开始起家到现在,经历了多少年就亏损了多少年。它疯狂地减少补贴,同时增加抽成并拉广告,一直勉强维持到去年才实现扭亏为盈。而饿了么到现在依然厚着脸皮,靠着金主爸爸的钱在默默亏损着。
这档口没有想着怎样节省开支来应对困难、偿还债务,竟然还打算把自己最后的资本拿出来到处撒钱、拉拢人呢?
几百万的公关费加上一个等待按钮就能搞定的事情,你却非要花费几十亿让消费者夸赞你一句好呢?
到底是猪油蒙了心,真以为千金散尽后还能重新归来?还是觉得我身为金主股东,就拿不动刀了?
当然,让消费者承担这一费用是不行的。别看现在有不少人言辞坚定、信誓旦旦地表示愿意从自己工资中多拿出几块钱给骑手增加提成,但如果真要强制上调来割我们的利益,估计最快放下饭碗、生气骂娘的也会是这些人。
哎,外卖平台早就开发了“打赏骑手”的功能,这个功能已经存在很多年了。真的觉得几块钱能给千万家带来幸福,为什么不养成每下一单就必打赏的良好习惯呢?至少我在知乎和微博上翻了那么久,都没有一个声援骑手的大 V 跳出来号召大家搞一个“每单必赏”的活动。
老实说,我从未给过骑手打赏。哎,光是纠结吃哪家外卖好吃且免配送费,以及哪个套餐划算能凑满减,就已经把我所有的革命热情都消磨完了。真的没有那个心力和闲情去关注骑手的姓名、什么段位以及要不要打赏的问题。如果强制打赏,会让我有一种被掏挡白嫖的错觉,这种情况更难以接受。
平台知晓消费者的心理,于是给了一个“多等五分钟”的办法,然而这却引发了众人的愤怒。凭什么外卖员的辛苦要由我们来承担责任呢?平日里我们对甲方爸爸低声下气就已经够心累了,为什么点个外卖想当一回上帝还要去体谅服务员呢?花钱却买来了一个道德包袱,让自己受罪,又有谁来体谅我们的不容易呢?
说白了,我们一方面想用自己的同情心换来 3 秒真男人的道德快感;另一方面又想接着用最低成本享受最便捷的服务;并且还不想因此动自己的蛋糕割自己的韭菜。
这点纠结在任何地方都适用。欧洲的百姓们平时在谈论气候问题时,会充满义愤地在全世界范围内责骂“你们怎么敢”。然而,当真正要上调燃油税来补贴电动车的时候,他们又会穿上黄马甲,哭得比任何人都大声。
能理解,人在潜意识里通常会有“送死你去,吃肉我来”这样的心思,我也不例外。而所谓的消费者,一方面处于道德的重要位置,另一方面又像是廉价的上帝,这两方面我都想要。
说这些并非是为了替谁辩解或开脱,而是要表明,我们每一个下单喝过奶茶、撸过串、享受过“肥宅快乐”的消费者,都是参与到剥削过程中且享受着便利的一个环节。在朋友圈里发消息痛斥无良资本家,以此来展现自己的同情心和价值观,这当然是很简单的事情。然而,当要动自己的“蛋糕”时,却比谁都护食,就不要再装作什么傻白甜或白莲花了。
当被问到是否愿意拿出 10 个亿给骑手发放补贴时,我觉得自己应该去做,因为我没有 10 个亿;我毫不犹豫,展现出大义凛然的态度;我认为这是我的责任,所以我义不容辞。
当被问到是否愿意加 5 块钱配送费作为打赏给骑手时,我感到愤怒。因为我确实有 5 块钱。
Talk is ,同情心有用的话,还要钱干什么?
拔剑四顾,心中一片茫然。然而,总归是需要一个靶子,以此来发泄生活中的不满以及身为社畜的那份不安……
于是拍案而起,怒曰:外卖可以晚点吃,但资本家必须死!
那么问题来了,
骑手飞车到底是谁的锅?
该怎样让骑手逃离系统?
剥削一词不存在褒贬之意,也不存在所谓的道德绑架和精神压迫。它只是在陈述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属于剥削者。
从下单到拿餐的整个外卖链条之中,用户是剥削者,商家是剥削者,平台是剥削者,甚至骑手自己也是剥削者。
分阶段来看,当年外卖平台开始兴起。美团凭借金主爸爸的融资,在各地大肆砸钱来开拓市场。用户利用满减券、新人券等,以花式零元购的方式消费。商家既能获得补贴,又能接到订单,两头都能受益。骑手四处刷单,轻轻松松就能月收入过万。在那个时候,平台背后的金主爸爸就像是被上下其手的肥羊。
即便市场已经成熟,消费者依然是最难以取悦的对象,哪家平台具备便宜、快捷且福利好的特点,他们就会去往哪家。如果实在没有合适的平台,楼底的沙县小吃随时欢迎。而平台为了能够回本盈利并且留住用户,就必须在商家、骑手以及配送站等方面下功夫,想尽各种办法,将成本和利润一并榨取出来。
先通过烧资本发红包的方式让大家薅羊毛,以此来培养市场,进而构建起整条外卖生态链。接着又凭借着市场份额,反过来挤压实体商家,迫使他们让利。同时,利用数据算法,左手拿着胡萝卜,右手拿着糖,将剥削行为合理化。让配送站和骑手们处于升段拿钱、掉段罚钱的正反馈机制中,自愿进行 996 工作,如同日夜永动机一般。这种通过压榨剩余价值来回收投资、站稳脚跟的操作,从滴滴打车开始,我们应该已经见怪不怪了吧。
骑手如果不玩飞车就会被站长淘汰;配送站如果把骑手当驴看就会被平台淘汰;片区负责人如果不提业绩就会被 HR 淘汰;而平台公司如果不把市场份额做大、利润坐大,就会被股东(嫌亏本)、商家(嫌没用户)、骑手(嫌单子少不赚钱)、用户(嫌不划算)联手淘汰。
对于骑手而言,你不想被困在系统之中,那有很多人愿意去做;对于企业来讲,你不愿通过剥削来谋求生存,就会有竞争对手来取代你;对于资本买办来说,你不想逼迫企业盈利并返还现金,就会有像黄世仁那样的人排着队替主子分担忧愁。
说白了这是相互关联的事。在这套大数据版 21 世纪福报体系中,用户是这样,平台是这样,配送站是这样,骑手也是这样……人人都既是剥削者又是被剥削者,人人都有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或者吃了大亏的时候,没有任何一根羊毛、一片韭菜是无辜的。
所以真要去纠结谁是受害者,谁该为困在系统里的骑手负责呢?我认为这并非平台公司资本家的过错,资本发展的规律本身才是症结所在。
今天的骑手,若放在 20 年前,那是黑矿场的临时工;若放在十年前,那是富士康里的十连跳者,以及广佛莞无数个城中村里的牛仔裤电路板从业者;若放在五年前到今天,那是蜗居在一个个小隔间、小汽车、小摩托里的码农、司机和骑手。
说白了,大家都不傻。大家同处一个大环境中,对于什么工作更赚钱、性价比更高,我们心里都有一定的了解。在同样的能力条件下,如果骑手的待遇薪酬真的差到了极点,骑手们就会通过行动来表达自己的选择,转行去从事其他工作。如果一个平台把骑手压榨到了极致,导致没人愿意干活,那么这个平台自然也会倒闭。
现在还有千万铁骑在大街小巷驰骋,这说明在当前经济环境和就业背景下,大家认为这份职业的辛苦与风险是在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平台骑手和商家们用十年构建起的这条外卖生态链,在互相剥削肥利的“度”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即便在今后的某一天,智能取餐柜和无人送餐机遍布大街小巷。骑手们会被远程调度员、无人机操作员、线下维护员等逐渐取代。然而,他们依然会找到新的职业。他们也依旧会陷入各式各样的新算法和新系统之中。他们为了更出色的数据和更高的段位补贴,会冒着风险,燃烧生命去追逐生活。
这是大环境和发展规律所导致的结果。资本的原始积累是血腥的。历史的本质从未改变。社会发展不断向前,每一步都留下血脚印。亿万劳动人民在剥削与自我剥削中,榨取血肉里仅存的力量,为下一代人建成现代化小康社会打下了基础。
所以,若我们要重返小农社会,实现自给自足,放弃积累,傍上富婆,否则在生产力目前只能靠自我剥削来谋求发展和进步的情况下,就不要期望能够将骑手从系统中解脱出来,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办法,等到有一天全民达到小康水平,人均成为中产阶层时再提出也不晚。
老实说,最初完全是冲着“邪恶资本主义渣男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这一情况去创作的。和大家一样,心中充满了义愤。你们平台少赚一点,每单再多给几块钱作为补贴,难道就会死去吗?
但禁不住地在想,多等几分钟、多给一两块,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平台不放弃做人大义,不牺牲自己的利润只为造福人民,而是一单十元配送费,能让骑手轻松月入过万,那么每单多几毛一块的话,骑手们就不会疯狂接单在线爆肝了。唯一的变化是生活相较于以前会舒服一些,但文章《困在系统》中提到的爆单飞车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平台需要给员工开工资,需要付房租,需要打广告,还需要给金主爸爸分红。没有盈利且不懂剥削的企业是无法存活到 21 世纪的。
写着写着,深深感受到生活是很艰难的。因为生产力和国家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剥削就那样摆在那里。心中有着忧愁和不安,却又没有办法去解决。骑手的这种困境,或许只是这个时代必然会面临的一个小小的代表。
害,不丧了,搞个投票,有啥想法留言唠吧。
微信改版之后,现在系统会通过算法来计算我们的阅读习惯。并且会把那些“可能感兴趣”的推送优先放置在消息栏的前面。很多好文因此而沉在底部,无人问津。希望大家能够把“浮世藝语”公众号设置为星标,以此告诉微信算法,你的阅读喜好是由你自己来决定的!
咱再唠点别的...
非洲:
中国:
日本:
千金求答: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