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汽车领域,从车外看或许同一款车没什么差别,但对比内部,会发现车内情况各不相同。大家都知道,同一款车型有时尚型、舒适型、运动型和豪华型等,简单来说就是低配、中配和高配。对于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东西,怎样挑选才能买到性价比最高的车子呢?下面就来谈谈这个让人纠结不已的问题。
低配车要等
低配车型,即所谓的乞丐版车型,在厂商眼中更像是一款“战略”车型。这是出于定价的考虑,其存在是为了在定价时拉低售价区间,从而吸引消费者。因为配置较低,所以利润相对较少,这使得低配车型的产量很少,经销商店里几乎没有现车。若要选择低配车型,通常需要面临漫长的等待。
拥有一辆低配车后,若车友们想让爱车更漂亮,在大中国,万能的淘宝以及充满各种改车店的环境下,低价格高配置不再是难题。可以随心改装,从车厢到钥匙,从电子导航到座垫,各种改装需求都能满足。淘宝的性价比很高,自己动手改装比让别人动手更能让人感到满足且实惠。
高配车贬值快
为什么高配版车更不具性价比呢?其一,它的售价更高,并且后期的保养和维修费用也比低配车型要高。其二,过去一款车能够 10 年换代一次,5 年改款一次;然而,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如今要想保持更高的竞争力,市场上的车型大多是 5 年换代一次,2 到 3 年改款一次。这种趋势使得车型的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同时,高配车与低配车相比,其在市场上的保有量较小,所以二手车贬值的速度也就更快。
买车高低配建议:
15万以下买顶配
不仅简配,行驶舒适性也很差。顶配车的配置会多一些,内饰质量会好一点,这样才能够看得上眼。
20万—30万之间中配够用
20 万到 30 万的车,都具备基本配置。低配车质量稍差,配置也不多。中配车比低配车好,功能更多,内饰做工等方面也更优,开这种车出去不会丢面子。高配车配置增加不少,但有些是多余的,不实用,所以中配车最好。
30万以上的车都可以
30 万左右的车子建议选择低配。需要明确的是,低配并不等同于乞丐版。通常来讲,30 万左右的车子在配置方面不会有太大差别。即便没有自己期望的某项配置,也可以进行加装。倘若选择高配,多花费的钱仅仅是满足了虚荣心罢了。而且豪车的保值率相对偏低,后续出手也不是很划算。
高配上那些没用的配置:
真皮座椅一般是高配的配置
真皮座椅能给人带来高贵的感觉,也能给人带来大气的感觉;其缺点是冬天会冷,夏天会热;如今,外面的汽车装潢公司通常都具备给汽车座椅包真皮的服务,倘若不购买高配车型,也可以前往外面自行寻找相关公司进行包制。
中控大屏
高配车才具备,中配车不一定有,还有人花费几千元进行改装以更换大屏。然而,在开启导航的同时听音乐时会出现卡顿问题,并且车载导航的升级也是一件麻烦事,如今手机导航是免费的,也无需花钱升级。因此,中控大屏的意义就变得不那么大了。
驾照网【.COM】
天窗
很多朋友在买车时,将天窗视为一项很华丽的配置,怀揣着买车后与心爱的人一同坐在车内看星星的梦想。然而,买车后真正使用天窗的次数能有多少呢?打开天窗后忘记关闭的又有多少呢?并且,现在空气质量很差,难道你想戴着口罩开天窗吗?最为重要的是,天窗导轨需要定期进行清理保养,不然下雨时出现漏水情况,就违背了购买它的初衷。
自动空调
绝大多数人认为,空调温度调得越低就越耗油。然而,实际上影响油耗的并非温度,而是风量。据我观察,当点击多部汽车的空调 auto 键时,空调就会开始呼呼地吹,不管吹向哪里,不仅噪音大,而且还耗油。所以,我现在一上车就会把空调调成手动模式,将风量调为 1 档,温度调至最低,并且调节好吹风的角度,这样就会感觉非常舒适。空调分区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前提是温差必须要大。
救命的必备配置,多花钱也得要:
车身稳定系统
ESP 被称作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它是众多主动安全配置里重要的一部分,能为防止车辆打滑失控提供保障。ESP 整合了 ABS 和 TSC,能够防止车轮在制动和启动时打滑,还增加了横摆力矩控制—防侧滑功能,以此避免事故发生。在紧急操控的情况下,比如快速转向、反向转向、紧急变道、紧急避让等这些危急的情形中,ESP 可以帮助驾驶者维持对车辆的操控,从而确保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倒车雷达
如果要我评论汽车最实用的配置之一,我觉得非这个配置莫属了。我原本打算把倒车影像列为鸡肋配置中的一个。然而,考虑到部分女同胞的驾驶水平,还有雨夜天气下后视镜难以看清的情况,以及上次雅阁倒车压死小孩的新闻,我便放弃了这个想法。但是,我实在无法理解,倒车雷达这项成本很低却又非常实用的配置,各大厂商为何不能将其作为标配。如果能标配前雷达,那就更好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