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的“锁座”与选座费:合理还是霸王条款?
航空公司“锁座”现象普遍
李晴回忆道,她在支付过程中发现,许多座位已被航空公司预定,可供选择的仅有少数。类似现象在多家航空公司的航班中均有发生。记者的调查显示,不同航空公司的锁座规定差异显著:有的航空公司对靠窗、走道座位进行收费锁定,有的则将免费座位以点状形式分散布置,而有的则将大片座位全部开放。这种缺乏统一标准的现象无疑增加了乘客选座的难度。
全价票乘客的质疑
郑先生,这位频繁出差的人士提到,经济舱的前几排座位往往被预留,即便持全价票,旅客仍需额外支付费用或使用里程积分来选择座位。他主张,全价票应当包含免费选座的权益,只有与安全直接相关的座位(例如应急出口)才应受到限制。王悦的经历恰好证明了这一点——若不支付额外费用,在办理登机手续时,旅客只能选择靠后的座位。这种“先付费、后免费”的做法引发了对其是否变相强制消费的质疑。
选座背后的商业逻辑
航空公司新推出了付费选座功能,旨在为乘客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比如,某航空公司的应用程序上,那些标有淡蓝色标识的座位,乘客需要额外支付“优享套餐”费用才能选择;而另一家航空公司则明确表示,会优先为乘客预留舒适座位区域。然而,存在的问题有:一是锁定的座位范围过于广泛(比如经济舱的前十几排),这已经超出了国际上的通常做法;二是,航空公司并未明确告知乘客免费座位的具体数量。社交平台上的经验分享帖子表明,有些航班的出发当天,线下服务柜台会解锁之前被锁定的一些座位,这表明锁定座位可能仅仅是商家的一种销售手段。
消费者权益保护视角
陈音江,中国法学会成员,强调指出,航空公司应当全面公开所有选座途径以及座位余量情况。若故意营造“座位紧张”的虚假印象,可能会损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在当前的操作模式中,乘客往往难以区分座位锁定是出于安全考虑还是商业动机,这种情况容易引发非自愿的消费行为。
行业规范待完善
国际上普遍实行的做法是:经济舱的全价机票中包含免费选择座位的权利,而折扣机票则可以适当收取费用;通常情况下,锁定座位的选项仅限于一些优质的座位(例如前排或者腿部活动空间较大的位置)。然而,在我国,一些航空公司却将收费座位范围扩展到了经济舱的前半部分,甚至全价票也需要额外支付费用,这显然有失公平。因此,监管部门有必要明确锁定座位的比例以及收费的具体条件等标准,以防止航空公司滥用自主定价的权力。
乘客应对建议
1. 优先线下值机:部分航班柜台值机时可免费选线上锁定的座位;
2. 合理使用里程:常旅客可用积分兑换选座权益,避免现金支出;
3. 主动维权若您购买的是全额票价却遭遇强制性的选座费用,您有权向民航管理局的消费者服务部门提出投诉。
航空公司需在追求经济效益与保障旅客合法权益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以免因座位收费过高而损害自身品牌形象和声誉。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