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与爆料内容
近期,社交媒体上流传出快手内部员工揭露的消息,他们透露公司对商业、产品以及运营等部门的员工作出规定,要求大家每天在快手App上观看至少一小时的短视频,此规定甚至涵盖周末。据揭露,员工还需将使用情况记录发送给上级领导。这一事件很快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据可靠消息透露,相关条款实际上早已确立。其背后原因在于快手的管理层认为,部分员工,尤其是产品与运营岗位的员工,并未充分运用自家产品。这一现象导致了产品更新换代未能紧贴用户真实需求,同时也增加了推荐算法优化的难度。这种“内部使用不足”的状况,被视作制约产品进步的关键所在。
快手官方回应与内部声音
对于网络上的相关传闻,快手内部知情人士向搜狐科技透露,网络传播的信息大多缺乏根据。公司确实鼓励员工积极使用和感受自家的产品,然而,并未对全体员工施加必须刷视频的硬性规定,更没有将此行为与员工的业绩考核相联系。
然而,据悉快手内部员工透露,早在去年,便有传闻称主站的产品、运营、增长以及市场部门的员工面临此类规定。近期,商业化产品和销售部门亦被要求每日观看一小时的快手短视频。部分非主站员工虽未接到明确指令,却得知管理层确实下达了相关任务。
措施背后的产品逻辑
快手员工分析指出,这种规定对增加日活跃用户数(DAU)的影响并不显著,即便假定员工之前未曾使用快手,每日强制刷一小时也只能促使日活用户增加约2.77万。这一增量在快手庞大的日活用户总数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该员工指出,这样的举措更有助于员工深入理解产品,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商业化、产品开发、运营等核心岗位工作的员工。他们通过亲自体验,能够更精确地捕捉用户感受,识别产品中的不足,进而制定出更贴合用户需求的产品策略和改进措施。
快手当前用户数据表现
快手发布的2024年度报告揭示,该平台日均活跃用户数量成功越过了4亿这一重要门槛。在快手平台上,用户每日的平均使用时长达到了125.6分钟,与此同时,用户的总使用时长同比实现了5.8%的增长。
《2025年全景生态流量春季报告》揭示,到了2025年3月,快手平台的月度活跃用户数已攀升至5.73亿,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8%。此外,用户平均每月使用时长达到了29.74小时。由此可见,快手在短视频这一领域,不仅维持了稳定的用户群体,而且呈现出持续的增长趋势。
行业竞争态势:抖音的领先地位
该报告指出,快手的主要对手抖音及其极速版,其月度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10亿,具体数值为10.01亿,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3%。由此可见,抖音的用户数量几乎相当于快手的1.75倍。
抖音的用户平均每月使用时长已攀升至46.54小时,这意味着每个人每天至少花费1.5小时在平台上。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快手用户的月均使用时长仅为29.74小时,在用户忠诚度上也显现出较大差异。
AI商业化进展与未来投入
在AI商业化领域,快手公司公开表示,自AI商业化启动至今,截至今年二月,其累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已经超过了1亿元人民币。这一数据充分显示出,快手在将AI技术转化为商业价值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初步成果。
在财报会议上,快手的高层管理人员提到,2025年的资本投入在人工智能领域将比2024年有所增加,尽管如此,这种增长的幅度将会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他们预估,2025年在AI领域的投资对经调整后的净利润率将产生大约1%至2%的影响。
行业观察:产品体验与员工参与
互联网领域始终倡导“员工应成为产品的使用者”,众多科技公司普遍要求员工体验自家的产品。这种内在的体验文化普遍认为,它对产品的优化和革新具有积极作用。
然而,将产品使用的时间要求具体化并确立为制度,这在业界并不多见。这样的举措可能会激起员工的不满,甚至导致他们产生敷衍的态度,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无法实现提高员工对产品理解初衷的目的。
可能的替代方案
相较于对使用时间作出硬性规定,部分互联网企业采纳了更为弹性化的策略,旨在激励员工投身于产品试用,比如:
定期组织产品体验分享会
建立员工反馈机制
设置产品改进创意奖励
开展内部测试活动
这些措施或许比仅仅延长观看视频的时间更能调动员工的热情,并且还能搜集到更具价值的优化提议。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