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是一场教育的旅行。
伴着星夜和晨曦,我们携爱前行。
以教育之名,促成长之实。
一场双向奔赴的美好正在开启......
家访富有温度,共育才会有方向。小班幼儿刚入园时,容易出现一些不适应的情况。为了能更好地知晓孩子在家和在园这两种不同生活环境中的表现;了解家长对于教育的期望以及需求;构建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小班年级组的全体教师一起进行审议,明确了本次家访的重点内容以及要求。各个班级的教师积极行动起来,与家长预约家访的时间和形式,并精心准备家访的内容。一场教育的旅行拉开了序幕......
.
实地家访
咚咚咚,轻轻的敲门声响起。孩子露出了可爱的笑脸,家长也发出了热情的招呼声。老师们走进不同孩子的家庭,询问他们在家的生活习惯,了解他们的表现,感受孩子的生活。同时,老师们积极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的情况,耐心细致地解答家长的疑惑,以达成教育意见的一致。
.
预约式谈话
家长除了进行实地家访之外,还可以预约教师,在放学后来到班级里与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家长能够看一看孩子生活与游戏的环境,包括孩子的座位、床位以及衣帽柜等,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教师会主动和家长分析探讨孩子的心理、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情况,达成共识,然后在育儿的道路上共同前进。
.
线上沟通
老师们针对工作比较忙碌的家长朋友,采取了微信线上沟通的形式。通过这种方式,以文字和语音等方式与家长聊聊孩子在园的情况以及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同时,也借此了解家长的育儿观念,并向他们传输新的教育理念,以此来形成教育合力。
家访结束后,老师们开始对家访信息进行处理。他们逐条整理家访信息,接着分析这些信息,最后总结这些信息。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依据孩子的个体差异,给予更具针对性的指导。从而真正做到“访而有馈”“育儿有策”。本次家访活动使得家园之间的距离得以缩短,让爱能够在家园之间进行传递,真正实现了家园共育,让教育变得生动且充满希望。
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一百个儿童便有一百种个性。幼儿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这体现了他们成长过程中阶段性的特点。正因如此,我们需要时常进行家园沟通。教育从来都不是某一方单独的事情,让我们携手形成家园合力,用爱陪伴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