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研也好,读大学也罢,在校期间往往会觉得自己的院校不够好。于是就想通过考研的途径逃离,去更好的院校读书。然而我们清楚,近几年考研人数呈增加的态势,这必然会加大考研的竞争程度和压力。要想被录取,并非是一件轻松的事。许多同学在毕业之后处于两难的状况,不清楚自己是报考本校的研究生还是报考外校的研究生。这两者存在哪些不同之处呢?如何进行取舍也是个难题。今天我们针对报考本校还是外校的研究生展开一个话题讨论,来看看怎样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
1、如果报考与本校同档次的院校,建议报考本校的研究生
通常来讲,若想要报考一所实力与自己所在大学相近的院校,个人认为最好报考本校的研究生。因为在面试以及笔试方面都具备更多优势。老师会给予一些切实可用的建议,对于知识点的把握也会更精准,能让自己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并且在面试过程中,导师也更倾向于招收本校的学生。如果贸然报考一个院校,而这个院校与自己大学的实力相差不大,那么这对自己来说是很冒险的。其他院校的导师不会对你宽容,要是你自身能力一般,就很容易被淘汰。这样就不得不又准备一年,等到来年再次尝试。不仅时间上要多一年,对自身来说也会承受很大压力。一年的机会和另一年的机会完全不一样。如果耽误一年的时间去准备考试,那么就业形势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能够一次性考上的话,就尽量在第一年去读研,因为越往后就业压力就会越大。
2、最稳妥的方式就是提高自己的实力
无论是报考本校研究生还是外校研究生,归根结底都需提高自身实力,这样才能有更多选择。若不喜欢本专业,想通过考研改变;或者不想就读本校研究生,若考不出优异成绩,所有想法皆成空,最后说不定还会选择调剂。调剂面临的风险较大,还可能调剂到一些冷门专业,这对自己未来的就业以及发展都毫无帮助。
有些同学初试成绩优异,但在复试中被刷。这对他们而言是得不偿失的。笔试和面试都要重视,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同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自制力才能坚持到最后,否则很容易在中途就失去信心而无法继续坚持。
能力超出了本校的录取线,那么就尽量选择报考综合实力较强的外校。
有些同学高考发挥失常,最终进入了与自己实力不匹配的大学,这类同学数量不少。我国的高考大省如江苏、湖南、山东等,这些省份高考人口基数大,而外省大学在这些省份招收的人数名额有限,所以这几个省份的高考生面临很大压力,竞争也很激烈。同样的分数在其他省份或许能够考上重点本科大学,然而这些省份的学生却只能进入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或者实力较强的三本院校。由于心中存有不甘,所以大部分同学到了大学之后都会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这样一来,考研的目标必然会更加远大,想要报考比自己所在本校层次更高的院校。如果自身实力允许,那么对于这类同学而言,应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尽量去考取外校的研究生。
报考本校或外校都有一定风险。我们能做的最好方式是提高成绩分数,这样才能有效控制落榜风险。考研路上会遇到诸多障碍与压力,希望同学们能调整好心态,战胜困难。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