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鲁迅出生于 1881 年 9 月 25 日,逝世于 1936 年 10 月 19 日。他原本名叫周樟寿,字豫山。之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他是浙江绍兴人。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他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人物事迹
1874 年,鲁迅前往日本还不到一年就剪去了辫子,以此宣示他的反清意志,这成为他革命的第一步;他是东京弘文学院江南班中第一个剪去辫子的留学生。1902 年,他与厉绥之和钱均夫一同前往日本公费留学,之后在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906 年,在课间观看了“日俄战争教育片”。观看之后深受刺激。于是决定放弃医学,转而从事文学创作。
1908年,从章太炎先生学习 ,译《域外小说集》。
1911年,出版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
1918 年,参与了新青年的改组工作,并担任编委。之后,以鲁迅这个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且这篇小说是用现代体式创作的。
1923年,小说集《呐喊》出版。
1926年,相继出版《死地》《纪念刘和珍君》《彷徨》。
早年经历
早年家中遭遇变故,家道开始衰落。一系列的逃亡以及遭遇的白眼,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他进入了南京水师学堂(南京路矿学堂)。1902 年,他前往日本,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后来,他决定弃医从文,选择用手中的笔来抨击当时中国的黑暗统治,发表了很多篇文章,在我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爱书情结
鲁迅先生一生过着节俭的生活,购置了许多书籍。他平时对图书十分爱护,在看书之前总是先洗手,当书脏了的时候就会小心翼翼地将其擦干净。他自己还准备了一套用于整理书籍的工具,订书、补书等这些事情他样样都会。一本原本破旧的书,经过他的整理之后,往往会变得焕然一新。他平时不会轻易地把自己用过的书借给别人,倘若有人来借书,他宁可再去买一本新书送给人家。
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自幼便认真对待学习。少年时期,他在江南水师学堂求学,首个学期成绩十分出色,学校给予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刻将其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售卖,接着用卖得的钱买了几本书,还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夜晚天气寒冷之时,他就摘下一颗辣椒放入口中咀嚼,辣得额头直冒汗。他凭借这种方式来抵御寒冷,始终坚持读书。
珍惜时间
鲁迅先生曾言:“哪有天才存在呢?我是将别人用于喝咖啡的时间都投入到工作当中的。”鲁迅工作时不知疲倦,时常白天从事其他工作,夜晚撰写文章,一写便到天亮。到了晚年,他对时间的把控更为严格。他如饥似渴地进行学习,日夜不停地投入工作。在生病之时,他心中想着病好后要做的事情,病情稍缓一些,便立即着手去做。他在离世前不久,体温处于较高状态,体重还不足八十斤。即便如此,他依然持续地以笔当作武器,与敌人展开战斗。鲁迅先生不但爱惜自身的时间,还很珍惜他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时,从不会迟到,绝对不会让别人等待他。哪怕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着雨准时抵达。他曾经说过:“时间如同生命一般,毫无缘由地耗费他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什么差别。”
读文有感
鲁迅是勇于与现实进行抗争的人。他了解到日俄战争教育片后,毅然决定弃医从文。他要用自己手中的笔去抨击中国当时的黑暗统治。他对待敌人,绝不低头。对待人民群众,无私地奉献。他在《狂人日记》中多次揭露和批判封建制度与礼教,主张进行变革,传播新的思想。
(卢思彤 会计2006班)
美编:段晓红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8866601
电子邮件
wx888866603@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