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天对话框中,输入自己期望购买的火车票车次,便会有人帮你预订车票,之后将车票邮寄给你。这种方式是否可信呢?近日,就有一些人通过这样的方式购买了火车票,然而却被车站安检挡在了外面。(1 月 12 日《都市快报》)
近年来,网购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途径。各种 App 走近人们生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越来越多旅客选择提前在网上购买火车票,就是为了图个方便。今年春节车票的预售期从 60 天缩短到 30 天,很多网民戏称今年是“最难抢票年”。于是各种抢票软件出现了,很多知名网站也参与到抢票行列中,它们费尽心思研发各种抢票软件,这使得抢票大战进入到非常激烈的阶段,一些热门线路的火车票常常在瞬间就被抢光,出现了很难买到票的局面。然而在这些抢票软件的背后,却潜藏着诸多的“套路陷阱”。
一些软件开发了所谓的“加速包”,旅客购买“加速包”后能拥有优先购票的权利,也能够提升“抢票概率”。然而,抢票软件的原理是运用企业级带宽或者多个账户反复去查询余票,借助技术手段来代替用户提交订单,其下单速度比手动购票快,但最终能否买到车票取决于放票情况,并非真的拥有优先购票权。很多旅客因着急买到票,所以很容易落入其“套路”之中,往往是多花费了钱,却依然没有抢到票。
如今购买火车票,无论是通过网购还是在窗口购票,都实行实名制购票。很多抢票软件在下单时,需要提供自己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因为第三方网站存在可信度不高以及监管不严等特点,所以旅客的个人信息容易被泄露。此外,平台工作人员也可能因私利而主动泄露旅客个人信息,以从中获利。这些个人信息若被不法分子利用,就可能被他人用来倒票或者开展其他违法活动。互联网安全机构发布的最新拦截数据表明,在 2016 年春运火车票开售之后到现在,已经截获了将近千款恶意篡改、伪装以及抢票软件的手机木马。从 2018 年 7 月 1 日到 11 月 30 日这段时间,假冒官网的钓鱼网站有 249 个之多,同时截获新增的虚假票务网站达到 1955 个。
近期又有新的票贩子发现了“商机”。他们依据旅客的出发日期、车次以及身份信息,为旅客“定制”车票。之后通过快递将车票寄给买家。而买家在乘车时被挡下,这才发现自己购买的是假票。此举不仅耽搁了自己的行程,还给自身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此,笔者提醒广大旅客,在购票时要提升自我保护意识。要尽量选择通过网站或手机客户端来购票。千万不能落入不良商贩所设的“套路坑”。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