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纷纷出台青年返乡创业政策,其中补贴的额度最高能达到 50 万元,创业担保贷款的额度提升到了 50 到 100 万元。从表面上来看,这是一些利好的消息。然而,真正重要的是,返乡创业并不仅仅是“回家”这一行为,而是一场需要进行系统规划的人生抉择。
为什么要返乡?
当下城市生活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房价在不断攀升,物价也在持续上涨,教育资源的竞争愈发激烈,医疗费用也在逐渐增加,这些都构成了一道道“生活高墙”。与此同时,乡村振兴战略正全面地推进着,县域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家乡所蕴含的机遇正在默默地增多。
数据表明,2023 年全国有返乡创业的人员数量突破了 1000 万。在这些返乡创业人员当中,85 后以及 90 后所占的比例超过了 60%。这并非是单纯的“逃离北上广”这种行为,而是一种较为理性的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方式。
3. 要有坚定的创业决心和毅力。
对家乡有深刻了解
拥有一技之长或资源整合能力
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如果这三点你都具备,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如何"回得来"?
必须明确指出,返乡创业面临的第一道门槛是信息不对称。很多年轻人想要返乡创业,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
目前,各地返乡创业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资金支持方面,包括创业补贴、低息贷款以及税费减免;其二,场地保障方面,有免费提供办公空间以及厂房租金补贴;其三,技能培训方面,涵盖创业指导和专业技能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政策申请通常存在“隐形门槛”。例如,在某些地区,创业补贴规定必须先注册公司且正常经营半年以上才可以申请,这就使得创业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造血能力”。
我建议返乡青年:
如何"留得住"?
真正的挑战在于回到农村之后。农村的创业环境和城市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年轻人怀着浪漫的想法回到家乡,然而却因为无法适应而又返回城市。
以下三点尤为关键:
调整心态:放下城市思维,接纳乡村节奏
数字经济服务是近年来的热门方向。
建立圈子:加入当地青年创业协会,寻求同伴支持
一位 90 后,他返乡创业已经 5 年了,他告诉我:“创业本身并非最难的,最难的是从城市回到农村之后所产生的生活落差感。”这一情况值得每一位准备返乡的年轻人进行深入思考。
如何"干得好"?
纵观成功的返乡创业案例,无一不具备这三个特质:
扎根本土,放眼全球:利用家乡资源,对接外部市场
创新形式,保留内核:用新思维激活传统产业
短期生存,长期布局:创造稳定现金流的同时谋求升级
令人意外的是,那些最终取得良好成效的返乡创业者,通常不是独自行动,而是推动了整个村镇的产业进行升级。这不但属于个人的成功,更是对乡村振兴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返乡创业是国家战略与个人发展相互契合的选择。一方面能够实现个人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家乡进行回馈。在这场逆向而行的行动中,期望每位返乡的青年都可以找到契合自身的创业道路。
毕竟,家乡不只是你出发的地方,也可以是你归来的终点。
—— 民生观察家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8866601
电子邮件
wx888866603@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