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前上网查看网友的好评,已成为许多用户的主要决策方式。正因如此,近年来,一条日益成熟的刷评分评价的黑灰产业链时常若隐若现。
多个平台都采取了措施来进行打击和治理,然而,仍有一部分商家为了能够抢夺更多的交易机会,竟然不顾危险,不惜去铤而走险地购买刷分刷评的服务,正因如此,刷分刷评的团伙始终难以被完全消灭。
近日,记者发现部分电商平台上存在一些情况。有店铺披着“口碑运营”“代运营”的外套,实际上在提供刷分刷评服务。在淘宝上,有的店铺月销最高能达到上千单;在拼多多上,有店铺显示月销能达到上万单,并且有的店铺还宣称“保证商家没有一条差评”。
一年元包刷好评,有店铺月销5.6万
去年开始,中央网信办以及市场监督总局等相关部门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主要针对打击刷单炒信、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抖音、小红书、大众点评等多个平台也对流量造假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
然而,在一些电商平台上,相关的灰黑产业链并未被彻底清除,依然存在。本该是反映消费者真实感受的评价,却被当作商品进行“明码标价”。
记者在淘宝上输入“代运营 评价”这类关键词,结果发现了几十家在售卖刷分刷评服务的店铺,其中一家店铺的月销量显示为 7000 多单。当在拼多多平台进行搜索时,有店铺显示已经拼单 5.6 万件。
淘宝一家店铺的人员透露,能够提供在抖音、淘宝、饿了么、美团等多个平台的刷评服务。这种服务分为两类,一类是商家自主提供图片,然后写手直接在网上写点评,每条的价格是 80 元;另一类是高等级用户真实消费之后进行点评,每条价格为 150 元。
拼多多一家店铺的人员称,若评价掉了,能在 3 天之内补上,并且可以指定内容的方向。
记者发现,购买服务之后,代运营人员会将单派给微信群里之前招募好的写手们。这些写手会到线上进行评价的撰写。在小红书以及豆瓣等平台上,存在着大量招聘点评写手的招聘广告。其中,一些高等级用户特别受到青睐,成为了香饽饽。
有的店铺除了刷好评,还会提供一条龙服务,其中包括提供优质评价以及进行推广数据分析等。一家客服透露,这类套餐每月价格为 3000 元,半年价格为 8000 元,一年价格是 元。对于小商家而言,价格是比较高的。
近年来,抖音、小红书等新平台兴起了。刷评产业链迅速盯上了这些新平台。多位淘宝店家和拼多多相关店家都向记者主动推荐了“抖音小店刷分”“小红书笔记代写代发”等近期热门商品。
在淘宝中输入“抖音口碑分”以及“抖音小店”等关键词,能够同样搜到有几十家店铺在提供抖音小店刷分的服务,这些服务涵盖了抖店体验分和达人带货口碑分等方面,其中有的店铺月销售量高达上千单。
闲鱼平台上有一些商家在提供笔记代写代发服务,一篇几百字的笔记标价几块到几十块不等。
在拼多多,这些店铺的藏匿之处更为隐蔽。有些店铺表面上打着“推广运营课程”的旗号,而暗地里却在开展笔记代写的生意。
专家建议:应首先斩断黑灰产的获客来源
种草经济兴起后,流量造假的黑灰产蔓延到了点评、抖音、小红书等新兴互联网平台,其形态多种多样。“刷”出的好评和高分会严重误导消费者的决策,还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不但损害了平台辛苦建立的社区氛围,还触碰到了法律的红线。
公开报道表明,受影响的那些平台正在加大打击的力度。从 2021 年 12 月起,小红书开始对平台上的违规内容进行整治。它封禁了 81 个品牌以及线下商户,还处理了 17.26 万篇相关的虚假种草笔记,以及 5.36 万个违规账号。并且,多个代写平台也被下架了。大众点评方面披露,2021 年上半年处罚了“刷好评”的用户账号,数量为 5 万个。同时,处罚了“刷单”“刷评”的商户,数量达 1 万余家。此外,还协同各地市场监管局查处了 27 家非法刷单的网络灰黑产公司,涉案金额超过 1000 万元。
上述平台有一位相关人士指出,在黑灰产业链范畴内,平台也时常遭受其害。倘若消费者看到了虚假的好评并遭受了金钱损失,就会对平台丧失信任。所以,平台一直在与进行刷评的商家以及背后的产业链展开斗争。
各平台整治力度已经如此之大,为什么灰黑产业链总是无法斩尽?
一位行业人士称,操控这类行为的黑灰产代运营形式多样。其中有专业化的公司形式,还有松散的作坊型,以及个人形式的。尽管一些平台已与市场监管部门、公安机关等展开了一系列打击行动,但由于缺少群防群治机制,致使这类黑灰产时常会重新活跃起来。从监管治理的角度来看,因为缺少对这类非法行为的刑事定性,所以很难对这类团队产生真正的威慑力。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主任薛军对此指出,要真正实现切断黑灰产,需从利益链的角度着手。首先要让黑灰产无利可图。例如,倘若各大电商平台能够协同起来,对存在相关违法行为的店铺进行治理,那么黑灰产就会因缺乏需求来源,获客成本大幅提高,从而这个行业的利益链会被截断。
前述行业人士认为,相关电商平台在自查的同时,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对销售其他平台刷分刷评服务的违法店铺,应一视同仁地严厉打击,不能只封禁本平台的相关刷评店铺,对于涉嫌其他平台的黑灰产店铺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的副秘书长陈音江指出,刷分控评以及刷单炒信这类乱象会对信用体系造成破坏,并且不利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他还建议,打击黑色产业链需要市场监管部门、网信部门、公安部门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应当构建起协同共治的机制,同时加大监管的力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8866601
电子邮件
wx888866603@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