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开
1951 年在福建省福州市出生。青少年时期,跟随陈子奋、谢义耕、何敦仁等先生,分别学习书法、篆刻、绘画以及诗文。1998 年搬迁至北京。曾历任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同时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
艺术和金钱
石开先生访谈
您写的一篇年轻时候拜访林散之先生的短文,结尾处有这样一句话:“但凡事物一旦被金钱所侵入,人类情感方面的东西就会被排挤掉。”这句话一直给我带来很多益处。当您出游回家后收到林老寄赠给您的作品,这让您至今都深受感动。尽管那个时候书画不是以货币来计价的,但其中蕴含着林老对您的知遇之恩和勉励之情。当下,书画成为了商品。万物似乎都和金钱存在着某种关系。您是怎样看待当今艺术与金钱这一话题的呢?
石开称,他所认识的所有老先生,都对金钱有自己的想法,并且都很喜欢金钱。他没有认识到一位老书画家会对金钱视如粪土。在他所认识的人当中,但凡有人跟他们谈起能够换成钞票的事情,那些人都会两眼放光。当时社会很贫穷,书画家们的生活也处于贫困线附近。倘若这些钱是正当获得的,那绝不能说它们是脏的,反而是很光荣的事情。然而在那个时代,收获与付出之间存在一些未理顺的情况,老先生在那时谈不上有收入。我所认识的那些老先生是在七十年代,如今随着交往的普遍,全国乃至世界都在交往,人们便不再稀罕,变得懒惰起来。现在回想这些事情,在收获与劳动未理顺的时代,林先生对金钱和物质观的处理方式令人敬佩。
当今社会是商品社会。艺术品被金融利用后,只能按照金融方式进行运作。比如说我,已经摆脱了贫困,并且将贫困远远地抛在身后。艺术家不应该去追逐艺术品的价值,也不应该与他人在这方面过于计较。然而,当艺术品与金融相联系之后,之前的一些朋友在我们身上进行了投资,用大量的金钱购买我们的东西。在定价时,我们就需要考虑先前投资者的利益,要保持价格的稳定性,只能顺应金融的趋势,这是非常无奈的事情。现在我的亲弟弟都不敢向我索要艺术作品,哪怕只是一张半张。我有时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失败,因为金钱在这当中起到了阻碍作用。
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使艺术品具备了一定价值,即价值保存。有人觉得价值稳定更利于流通。前段时间,艺术品曾作为礼品,然而最近社会对礼品市场进行整顿,导致其大大萎缩,萎缩到在正常情况下艺术品可以作为礼品赠送的程度。任何事情达到正常状态就比较好,社会也能理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是中国有史以来作为书画家受到时代赠予最多的,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最容易赚钱,也很荣幸。现在来北京做艺术的艺术家数量众多,有一整个地区都居住着艺术家,这种现象不太正常,也是社会未理顺的原因。作为艺术家,不应过多考虑这些方面的事情。我在金融或书画交易方面的投入较多,我需要自我检讨,做艺术家不应把太多精力用于研究这些,而应把更多精力用于提高自己艺术作品的质量。当衣食无忧时,就应更好地让艺术品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品而非商品,这才是正道,才能抓住本体,这点很重要。
喜欢请点在看分享朋友圈也是一种赞赏
The more ,The more we have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点击链接开始咨询↑
可选专业有:东洋画;有创作研讨会;还有书法;包含东方美学;有西洋画;涉及东西方美术比较;包括美术评论;涵盖韩国美术史;有雕刻;包含展览企划;涉及立体造型;包括工艺设计。
《当代美术》
植 根 传 统 立 足 当 代
推 介 当 代 最 具 收 藏 潜 力 的 艺 术 家
主 编 | 马占伟
艺术总监 | 徐雪天
执行主编 | 王秀林
副 主 编 | 王朝贵
E-mail:
—投稿咨询 —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8866601
电子邮件
wx888866603@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