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预交金,降!
群众的健康关切事,正是医改着力点。
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国家医保局等6部门不久前联合发布通知。通知要求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自2025年3月31日起执行。还要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自2025年3月31日起执行。并且要求军队主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自2025年3月31日起执行。同时,这6部门的通知要求全国公立医疗机构降低住院预交金额度,自2025年6月30日起实施。要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降低住院预交金额度,自2025年6月30日起实施。要求军队主办的医疗卫生机构降低住院预交金额度,自2025年6月30日起实施
为何调整预交金?
国家卫生健康委财务司司长刘魁介绍。这么做是为了切实减轻患者预付资金压力。也是为了提升群众看病就医体验。
交纳住院和门诊预交金。这一做法最早能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其初衷是减少患者排队次数。还要缩短缴费等候时间。同时它作为后续治疗的押金。结算时会多退少补。
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渐渐健全。信息技术促使自助缴费等手段广泛应用。预交金的作用慢慢变弱。国家在脱贫攻坚时要求各地对贫困人口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还鼓励各地针对脱贫人口等特殊人群继续执行这类制度。这得到群众广泛认可。
近年来 国家卫生健康委引导各地 逐步降低预交金收取额度 指导医疗机构 积极采用各种移动支付方式 扩大结算渠道 为患者提供便利 今年初公布的2025年为民服务八件健康实事里 调整预交金是其中一项
那么,住院预交金降多少?
以此合理确定住院预交金额度
其中 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 要有额度 需降至同病种 同保障类别 个人自付平均水平
就不得超过3000元
另外 医疗机构需公示常见病种预交金收取额度 以此接受公众监督
少了这些预交金,患者看病住院之后的结算会不会排长队?
预交金调整看着好像是“小事”。但背后涉及多个部门、多个机构进行“流程再造”。公立医疗机构会持续改进内部工作流程。还会积极探索运用信息技术。并推行“一站式结算”“床旁结算”“线上结算”等便民措施。
按照要求,公立医疗机构原则上需在患者出院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住院费用结算。今后还会逐步改进。要实现24小时内结算。
当然,取消门诊预交金、降低住院预交金后。医保部门会协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更好地落实医保预付金管理办法。提升医保基金结算效率。保障医疗机构资金运转基本需求。共同维护好医疗服务秩序。
健康以民为本,就得把实事做到群众的心坎里。像预交金改革这类实事逐一办好,群众就会记在心里。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