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结算改革试点事关医疗机构的资金周转,也事关医药企业的资金周转,还关乎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目前正在全国多地悄然推开。
3 月 25 日,河北省作为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全国试点。在全省所有统筹区,上线了医保基金即时结算试点工作。将医保基金的拨付周期压缩到了“T+1”,也就是定点医药机构费用发生的次日,就可以按一定比例拨付到账。这样为定点医药机构的运行持续注入了流动资金。
医保结算方式有重大改变,即时结算是其中之一。记者从权威人士处得知,今年医保改革的重点在于即时结算。这项改革把结算周期大幅压缩,提高了资金拨付的频次和效率,使有限的医保资金能以更快、更准、更及时、更充分的方式赋能医疗机构,从而缓解部分医疗机构因制度以及扩张式发展等原因而产生的现金流压力。
国家医保局将医保与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置于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 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的首位。国家医保局要求,在 2025 年年底之前,全国约 80%的统筹地区要基本实现与定点医疗机构的即时结算。
中国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副教授廖藏宜向记者表示,即时结算具备将医保拨付周期压缩到最短仅 1 个工作日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显著减轻医疗机构的资金周转压力,并且能够提升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与此同时,即时结算还能够促使医保自身提升经办服务的能力,增强医疗机构在诊疗服务方面的信心,缓解部分统筹地区因为不能及时拨付而引发的矛盾。
医保“秒付”让医院回款“日日到账”
今年 1 月,国家医保局把 6 个全省以及 76 个统筹地区确定为即时结算的国家试点名单。其中,河北省包含省本级在内的 15 个统筹区都被纳入了国家试点。
记者获悉,2 月 12 日,河北省本级定点医疗机构职工基本医保住院费用上线可进行即时结算。之后,试点范围逐渐扩大,先是将门诊费用纳入即时结算范围,接着又把门诊保障定点药店也纳入其中。3 月 25 日,河北省全省所有统筹区都已上线医保基金即时结算。
河北省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河北省在已向符合条件的定点医药机构预付周转金的情况下,进一步对医保基金支付方式和结算政策进行了优化。原本的医保部门资金审核拨付流程是“月结算、年清算”,现在调整为“系统自动对账审核、按比例日拨付、月度小清算、年清算”。这样做实现了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全流程的自动无缝衔接,使得定点医药机构感觉不到变化,但医保回款能够做到“日日到账”。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的主任邓勇指出,即时结算具备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的作用。在传统结算模式里,医疗机构需要垫付资金,这导致其资金压力较大,并且从费用发生到资金到账的时间较长。而即时结算能够缩短回款周期,从而缓解资金压力。当医疗机构的资金流转顺畅后,就可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设备更新以及人才培育等方面,进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就医体验。
《2024 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显示,2024 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的总收入为 3.48 万亿元,总支出为 2.97 万亿元。记者获悉,近 3 万亿元的支出主要流向了医院以及药店,医保基金对于医药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国家医保局医保中心主任王文君在年初的发布会上称,医保基金一方面是群众的“救命钱”,另一方面也是医药行业发展的“赋能金”。今年在进行医保基金预付“先给钱”这一举措的同时,还在积极推动“快给钱”,致力于加快达成即时结算。借助基金预付以及即时结算,使整个医保体系的资金周转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河北省人民医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贺波称,医保基金能每日注入医院账户是因为即时结算。这使得医院的资金周转变得更加顺畅,从而能更好地保障采购需求以及医疗服务的开展。同时,这也促使医院加强内部管理,进而提高运营效率。
目前,我国的即时结算试点正在迅速扩大范围。除了国家开展的试点之外,许多地方也在积极主动地自行选择进行试点。《2024 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表明,医保基金对医疗机构的即时结算已经在 170 个统筹地区展开了。这大幅缩短了医保基金的拨付时限,最短的情况已经压缩到 1 个工作日。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