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0 日,2019 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在京举办,该论坛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赖建强出席了本次论坛,他同时还是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冠生也出席了,他是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此外,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毛学英也出席了本次论坛。
在“关注婴幼儿营养健康”的专题论坛中,与会嘉宾针对“中国婴幼儿营养现状以及怎样提高婴幼儿营养产品的安全和品质”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他们一致觉得,要改善婴幼儿的营养和健康状况,一方面得加强政策的引导以及科学知识的普及,从而提升母乳喂养率;另一方面必须重视母乳的研究工作,研发出更符合中国婴幼儿成长需求的配方奶粉。
提升母乳喂养率 加强生命早期营养
2017 年 6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 年)》。此计划明确提出,在 2020 年的时候,我国 0—6 个月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要达到 50%以上。
马冠生指出,《“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把国民健康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要达成全民健康这一目标,首先就得重视婴幼儿的健康,也就是要“从娃娃抓起”。在婴幼儿出生后的前 6 个月,纯母乳喂养能够满足孩子的全部营养需求,这对母亲和孩子都有很大益处。而当孩子 6 个月过后,就应当及时地添加辅食来补充营养。当母亲患传染病或者处于其他不能满足孩子需求的情况时,6 个月以内的婴幼儿能够选择配方奶粉,以此来满足其成长所需要的营养。
马冠生指出,目前中国的母乳喂养率处于较低水平。人们对母乳喂养的认识普遍不够。还需要有综合性的政策来进行引导,同时也需要开展更加深入且广泛的科普宣传工作。这样做是为了能够创造出支持性的社会氛围,进而进一步提升母乳喂养率,改善中国婴幼儿的营养和健康状况。
赖建强认为,儿童生命早期的 1000 天指的是婴幼儿时期。这 1000 天影响着儿童的体格生长,也影响着儿童的智力发育,还影响着儿童的学习能力以及疾病抵抗能力。它是决定人一生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基础与关键阶段。而目前在我国,婴幼儿喂养和生长发育面临着地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时母乳喂养率普遍不高。
建立全国母乳数据库 助力开发更适合中国婴幼儿的配方奶粉
母乳是婴幼儿营养的最佳标准。然而,并非所有家庭都能做到纯母乳喂养,所以作为母乳替代产品的配方奶粉就显得极为重要。配方奶粉必须依据母乳的成分来设计配方,它以乳牛或其他动物的乳汁以及动植物提炼成分作为基本组成,并且会根据不同阶段添加合适的营养元素,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调配,从而给婴幼儿提供所需的营养。鉴于此情形,怎样研制出适合国内婴幼儿的配方,成为了与会嘉宾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
马冠生提出,从国家层面以及整个配方奶的发展和开发角度来看,我们国家有必要建立更完善的母乳数据库。因为母乳成分会受到种族、地域、营养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分析和研究中国妈妈的母乳成分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要把数据进行整合,形成能够代表整个中国母乳营养的数据库,以此共同推动中国母乳研究。
毛学英表示,建立母乳数据库,能够让我们了解母乳里包含的营养成分,也能知晓国内宝宝的营养需求。这为研发更符合中国婴幼儿营养价值和生长特点的奶粉配方,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目前,我国已开展了许多关于母乳成分的研究工作。然而,现今尚未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母乳数据库。马冠生指出,母乳数据库的建设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这样才能确保其具有代表性。他建议,业界各方应进行合作,共同创建一个能够反映全国整体情况的母乳数据库。
赖建强提出,互联网时代需有共享理念。目前伊利等一些业界力量已建立母乳样本库。下一步应进行数据共享,以形成我国母乳数据库。这对配方奶粉标准制定和企业研发都将有有利影响。
伊利建立了首个企业“中国母乳成分研究数据库”。
母乳研究需要大量数据支持,对母乳样本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很高。所以数据共享很重要。伊利是首个建立“中国母乳成分研究数据库”的企业,它率先推动母乳研究数据共享理念。2018 年 1 月 8 日的母乳研究白皮书中提及,要与业界共同创造,分享百万母乳数据。
婴幼儿是祖国和人类的未来。婴幼儿的发展质量会决定未来人口的素质。所以关注和提高婴幼儿的营养健康需要大家共同去努力。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