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医保个人账户改革推出了一个极为便民的新政策。从现在开始,参保人去世后,医保账户中剩余的钱,其子女可以直接将其提现并继承,无需再去办理那些极为麻烦的公证流程。国家医保局的最新数据表明,在全国 3.2 亿多个医保账户中,大约 7%的账户存在“沉睡资金”。这一新规定一旦实施,将会有上百亿的民生资金能够回到我们老百姓的家中。如何能快速办好继承手续呢?哪些情况容易踩到“雷”呢?接下来就为您详细地讲讲操作的细则!
一、新规核心:死亡证明即办即领(附流程图解)
1. 继承范围扩大化
医保个人账户可以全额继承。其中既包含历年来剩余的钱,也包含产生的利息。从 2025 年起,之前规定的“未划入部分归统筹基金”这一限制不再存在,如今账户中的所有钱都能够提现。
跨省通办实现了全覆盖,这意味着子女无需专门回到参保地办理相关事务,在全国范围内的任意一个医保经办机构都可以办理。例如,在北京参保的人,其子女即便在广州,也能够直接进行提现操作。
2. 手续极简三步走
带上死亡证明,同时带上继承人自己的身份证,并且带上能证明亲属关系的材料,比如户口本或者出生证,然后前往银行或者医保窗口。
第二步:签署一份《医保账户资金继承承诺书》,在该承诺书中确认不存在其他有争议的继承人。
第三步,钱即刻就能到账。同时,可以选择将钱转到继承人的医保账户,也可以直接转到银行账户中,并且提现时不会收取手续费。
二、四大常见误区警示(附真实案例)
1. “未激活账户不能继承”陷阱
浙江杭州的李女士,她的父亲社保卡未激活。她便以为账户中 20.8 万的余额无法继承。然而实际上,新规表述得十分清楚:只要账户存在,就应将其视为有效账户,激活与否并不影响继承。
2. “必须公证继承”认知偏差
2025 年已不再有强制公证的要求。如今只需签署告知承诺书即可。例如江苏南京的王先生,仅凭借父子关系证明,在两小时内就成功提现了 8.6 万元。
3. “海外子女无法办理”漏洞修复
现在新增了一个通道,这个通道是“视频见证 + 电子签名”的。例如美籍华人张女士,她通过领事服务网实现了远程操作,完成了对她母亲医保账户的继承。
4. “无子女即归国家”政策纠偏
如果没有直系亲属,那么兄弟姐妹和祖父母可以继承。只有在完全没有一个能够继承的人的情况下,这笔钱才会转入医保基金池。
三、特殊情形应对指南
1. 账户余额争议处理
多子女继承时,所有子女都需要一起签署《资金分配协议》。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账户将会被冻结,直至大家的意见统一。
再婚家庭会产生纠纷,继子女如果想要继承遗产,就必须提供能够证明自己连续 5 年与被继承人一起生活的相关证明才行。
2. 历史遗留账户追溯
1998 年之前的旧账户:需要前往档案馆调取原始缴费记录,并且最多还能够补发利息差额。
跨省重复缴费的部分可以合并计算。例如,在深圳参保缴费且在武汉也参保缴费了,那么这两个账户的余额能够叠加并被继承。
四、未来延伸:医保账户“生前规划”
2025年还同步试点“医保遗嘱登记”,参保人可以提前指定:
- 定向捐赠:把账户里的余额捐给罕见病救助基金。
- 分期传承:按月把钱划到孙辈的医保账户,一直到孙辈成年。
本文是依据国家医保局在 2025 年发布的 12 号文件来进行整理的,并且参考了各地的实际操作案例,具体的内容以所在地区的医保局的解释为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