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10 公里是很多跑步爱好者,特别是初学者所设定的里程目标。
跑步老手也有很多。在众多跑步目标里,10 公里这个目标很特别。它既有挑战性,又有实现的可能性。所以,10 公里也是许多跑步老手的“心头好”。
10公里时间
一般人完成 10 公里的速度会因个体不同而有差异。身体状况不同会影响,年龄不同会影响,体能基础不同会影响,训练程度不同也会影响,这些都会对最终的成绩表现产生作用。
在众多比赛里,10 公里跑的关门时间是 90 分钟。这意味着如果能够在 90 分钟之内跑完 10 公里,那么就已经达到了官方所认可的比赛合格标准。
在跑步的圈子里,一般会把 60 分钟内跑完 10 公里当作一个标准。这表明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不错的水平。
能在 60 分钟内跑完 10 公里通常具备一定的跑步经验。能够掌握合适的跑步节奏。能够掌握合适的呼吸技巧。
如果能跑进50分钟,那已经是业余跑者中的佼佼者了。
部分训练更有素的跑者可以把成绩控制在 45 分钟之内,甚至能控制在 40 分钟以内。这显示出他们在跑步时能够更高效地运用体能,具备更强的速度以及耐力。
中国田径协会有一个针对大众跑者的 10 公里标准。一般人如果能在自己所处的年龄段达到二级水平,那这就是非常好的成绩了。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跑步并非仅仅是为了追求速度。我们在欣赏沿途的风景,陶冶身心的同时,也在运动中收获了健康。
所以,不要过度看重成绩,而用心去感受跑步的过程,这或许才是我们应当秉持的跑步态度。
提升跑步成绩的方法
许多跑者在提升 10 公里成绩时,会将长距离慢跑(LSD)作为首选。
LSD 能提升有氧耐力,也能增强心脏和肺部的功能。这种训练方式要求跑者以舒适的速度进行长时间跑步,一般时间大概为一个小时或者更久。在这样的情况下,身体能够把氧气有效利用起来,进而燃烧脂肪,以此来提高耐力。
间歇跑是一种能增加速度和耐力多样性的非常有效的训练方法。它包括在高强度与低强度之间交替进行快速跑和慢跑,这样做能够提升心肺功能和乳酸阈值。
初期,跑者可采取简单方式,比如进行 400 米全速跑,接着进行 400 米慢跑恢复。随着时间流逝以及能力提升,跑者能够增加全速跑的距离或者缩短恢复时间,以此进一步提升成绩。
此外,力量训练这一环节不可忽视。核心力量对跑步姿态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集中进行增强腹肌、背部和腿部肌肉的训练,能够促进更稳固的姿势以及更快速的步伐。像深蹲这种训练方式、核心稳定性训练以及腿部弹力带练习,都可以被纳入跑者的每周常规训练计划当中。
这些训练方式进行交叉。这样能让跑者的训练更有乐趣和挑战。还能帮助他们在比赛以及日常跑步中取得更好的表现。
10公里训练计划
10. 第十周:进行模拟 10 公里比赛的训练,每次慢跑 55 分钟左右,然后进行 10 组 30 秒的快速跑,每组之间休息 1 分钟,每周 3 次。
**周一:轻松跑**
- 距离:5 公里
配速方面,比 10 公里的目标配速要慢 30 到 60 秒每公里。举例来说,倘若目标 10 公里的配速是 6 分钟每公里,那么轻松跑的配速就可以在 6 分 30 秒到 7 分钟每公里之间。
目的是帮助身体去适应跑步的节奏,让肌肉得到放松,把耐力基础提升起来,并且推动身体进行恢复。
**周二:间歇跑**
- 热身:快走或轻松慢跑 10 分钟,活动全身关节。
进行 400 米快跑的间歇训练,快跑时以接近最大速度的 80% - 90%奔跑。进行 200 米慢跑的间歇训练,慢跑用于恢复体力,配速比轻松跑稍快即可。这种间歇训练共重复 8 - 10 组。
训练结束后,要进行 15 分钟的全身拉伸。要重点放松腿部肌肉,像大腿的前侧、后侧以及小腿等部位。这样做可以减少肌肉酸痛和受伤的风险,有助于肌肉恢复弹性与长度,还能提高柔韧性,为后续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周三:休息日**
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去恢复和修复,防止因过度训练而导致受伤或者疲劳不断积累。能够进行一些较为轻松的散步,或者开展简单的伸展活动,以此来保持身体的活动状态,然而要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
**周四:节奏跑**
- 距离:6 - 8 公里
配速接近 10 公里的目标配速,其上下浮动不会超过 10 秒每公里,要保持稳定的节奏以及呼吸。
目的是提升身体在目标配速下的耐力与适应能力,并且增强心肺功能以及肌肉力量,与此同时培养跑步的节奏感和专注力,让身体和心理都能更适宜 10 公里比赛的强度要求。
**周五:轻松跑**
- 距离:4 公里
配速和周一轻松跑的配速相同或者稍快一些。同时,要一直保持轻松的状态,防止疲劳不断积累。
目的是维持身体的跑步状态,并且给予身体适度的刺激,以此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帮助身体在经过前几天的训练后能够进一步恢复和调整,从而为周末的长距离训练做好准备。
**周六:长距离慢跑**
- 距离:12 - 15 公里
配速比 10 公里目标配速慢 1 到 2 分钟每公里。以稳定且舒适的速度前行,要注重呼吸的均匀以及深度,不要过度追求速度,重点在于逐步积累里程,以此提升耐力和意志力。
补给时,要根据个人情况,每隔 30 到 45 分钟补充一次水分和能量胶。这样做是为了维持体力以及血糖水平,避免在跑步过程中出现脱水、低血糖等状况,从而确保训练能够顺利进行,并且保证身体的健康。
**周日:休息日或交叉训练**
选择完全休息,使身体能得到充分的恢复与修复,以此来应对下一周的训练计划。还可以进行一些低强度的交叉训练,像瑜伽、游泳、骑自行车等。通过这些训练,能锻炼不同的肌肉群,增强身体的综合素质。并且能减轻跑步对关节的压力,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心肺功能。这样有助于提升跑步成绩和预防运动损伤,但要留意控制强度和时间,防止过度疲劳。
注意事项:
每次训练前,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这些热身活动包括快走以及动态拉伸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帮助身体预热,从而预防运动损伤。
逐渐提升训练的强度,同时增加训练的里程,以防因过度训练而受伤或产生疲劳。倘若在训练期间出现疼痛或者不适的情况,就应当立刻停止训练,并且去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
要保持合理的饮食以及充足的睡眠,以此为训练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身体恢复所需的条件。在饮食方面,应当注重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健康脂肪进行均衡摄入;而在睡眠方面,建议每晚确保能有 7 至 9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定期记录自己的跑步数据,像配速、心率、里程等。同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这样做是为了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训练计划,从而确保训练既有效又安全。
开始这份训练计划之前,你要确保自己具备一定的跑步基础,同时身体状况也要良好。如果可以的话,去咨询专业的跑步教练或者有经验的跑者,他们能依据你的个人情况给出更具体、更专业的建议。
一般人跑完 10 公里所需的时间在不同人身上或许有所差异。跑步本身的意义,远远超过了速度和成绩。
您寻求健康时,跑步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您追求减肥时,跑步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您进行自我挑战时,跑步也是一种积极而有益的生活方式。
你每跑一步都有意义,因为跑步既是在追逐目标,也是在品味过程。
无论起点怎样,重要的是,在这个旅程之中,我们选择了去坚持以及选择了热爱。
愿每一次起跑,都是为健康与快乐奔跑的一个新的开始。
你跑10公里需要多长时间?欢迎留言分享!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