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它也是《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 - 2020 年)》的配套规划。记者日前采访了农业部发展计划司的相关负责人,针对《规划》展开了进一步的解读。
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农业资源面临着哪些困难呢?农业生态环境又面临着哪些问题呢?
“十二五”期间,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业资源保护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极为重视。他们持续加大投入的力度,实施了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旱作节水农业、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在内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并且这些工程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然而,农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资源存在过度消耗的情况,投入品大量增多,农业面源污染进一步加重,农业生态系统明显退化。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遭遇诸多困难和问题。其一,部分区域的耕地质量退化问题依然较为显著。东北黑土区的耕地,其有机质含量在下降,理化性状也变得变差了;南方部分地区的耕地,存在重金属超标的情况,治理起来难度较大;西北旱作农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很多欠款,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还不是很高。其二,草原的生态环境依然较为脆弱。全国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原的面积依然占比超过 1/3;部分地区存在乱开乱垦、乱采滥挖等破坏草原的现象,且这种现象时常发生;草原旱灾、鼠虫害以及毒害草灾害频繁发生。其三,外来入侵生物呈现出蔓延的态势且仍然存在。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在传入数量上增多,传入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发生危害也更加严重。其四,渔业物种资源的保护形势依然很严峻。社会经济活动如拦河筑坝、围湖造田、交通航运和海洋海岸工程等产生影响,重要水生生物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以及洄游通道被不同程度地污染和破坏,鱼类的栖息地不断丧失,天然渔业资源的量急剧减少,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另外,农业面源污染依然较为突出。另外,农业湿地侵占破坏的问题依旧很严重。重要水域的农业湿地遭到破坏和开发,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了破坏,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都有所下降。
“十三五”期间需实施重大工程项目,以此不断夯实农业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要走上产出高效的道路,要走上产品安全的道路,要走上资源节约的道路,要走上环境友好的现代化道路。
当前,农产品连年丰收,并且需求增速有所放缓。这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那么,《规划》在“十三五”时期为农业绿色化发展定下了哪些具体目标呢?
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也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还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规划》明确提出,努力 5 年,要让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水平明显提升,要让农业环境的突出问题治理取得积极进展,要让农业生态功能得到改善恢复,要让农业绿色化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一是初步遏制了资源过度开发的趋势。努力做到耕地重度污染面积不扩大,使土壤清洁率达到 80%及以上。基本达成农业“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超过 0.55,主要农作物的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 40%,农膜回收率达到 80%,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达到 75%。
一是东北黑土退化区、南方重金属污染区、京津冀地下水超采区、西南石漠化区、草原生态治理区的治理技术体系和推进机制已基本建立;二是耕地轮作休耕工作在全面推进,主要农产品产地能够实现农产品安全达标生产;三是北方农牧交错带、西北干旱区的农业结构适应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三是农业生态功能得到了恢复和增强。重大外来有害入侵物种得到了有效遏制。
四是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机制已基本建立。构建了科学的考评机制,构建了合理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了市场化的投入交易机制,构建了法制化的监督问效机制。
问:《规划》的核心内容涉及哪些方面?
《规划》提出了 8 项重点任务,分别是:加强耕地质量的建设与保护;推进农业投入品减少使用;开展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推广高效节水的农业模式;强化退化草原的治理修复;养护渔业的资源环境;加强对外来生物入侵的防控;实施农业湿地的保护修复。划定了 7 个重点区域,分别是东北黑土区;南方有耕地污染的区域;京津冀存在地下水超采情况的区域;北方农牧交错的地带;西北进行旱作农业的区域;西南出现石漠化的区域;以及草原生态需要治理的区域。明确了 10 个重点工程,分别是:东北黑土地保护工程;南方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工程;京津冀地下水超采治理工程;西北地区旱作节水农业工程;草原生态保护工程;渔业资源及生态保护工程;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工程;外来入侵生物综合防控工程;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农业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等。
《规划》起到引领作用,能加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那么,它的实施会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呢?又会带来怎样的生态效益呢?
《规划》的实施能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能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能提升粮食和牧草的生产能力,能保护和丰富渔业物种资源,能促进生产与生态的协调发展,能给农、牧、渔业生产带来经济效益。并且,还能解决当地一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规划》的实施能够起到以下作用:能有效缓解重点区域耕地和草原的退化态势;能够有效控制外来入侵生物的蔓延;可以全面扭转水生生物资源衰退的趋势以及濒危物种数目增加的趋势;还能丰富各类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与此同时,还能有效控制典型流域中农田氮磷流失、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污染等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进而改善土壤和水体的环境质量。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