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是比较常见的运动健身方式。它对脚有诸多好处,能促进血液循环,能强化肌肉,能增强足部稳定性,能提高足部灵活性,能提高足部感知能力。然而,它也存在一些坏处,比如可能导致肌肉拉伤,可能使足弓支撑不稳定,可能引发足底筋膜炎,可能引发跟腱炎,可能导致跖骨应力性骨折。
一、好处
跑步能锻炼腿部和脚部肌肉,从而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进而改善脚部冰凉的现象。
强化肌肉方面,对于脚步持续运动和冲击的情况,能够增强脚部的肌肉力量,进而提高对身体的支撑能力。
跑步时身体要保持平衡和稳定,通过强化脚踝和足部的稳定性,能够增强足部的稳定性,从而减少扭伤、摔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脚部持续运动,会使足部的灵活性和关节活动范围增大,从而减少脚部僵硬现象,进而提高足部灵活性。
跑步时能提升足部对地面的感知能力,这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协调性与平衡感。
二、坏处
跑步后容易出现足部肌肉酸痛现象。
跑步姿势不正确且未及时纠正的话,长时间就容易导致足弓支撑不稳定,进而使足弓稳定性下降,出现足底肌肉疼痛等现象。
引发炎症反应后会出现足底部疼痛症状。
长时间进行高强度跑步锻炼有可能引发跟腱炎,这种情况会导致跟腱根部疼痛。
长时间进行高强度跑步训练,会使足部反复受到压力,这样就容易增大跖骨应力性骨折的发生几率。
跑步的时间各不相同,强度也因人而异。建议要保持正确的运动方法,以此来促进身体健康。倘若跑步之后出现了肌肉酸痛或者肿胀等这类现象,就应当及时前往骨科就诊,并且要遵照医嘱进行治疗。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