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在大多数时间里,他们不会特别关注呼吸,除非是在跑步的时候。实际上,当外出慢跑时,呼吸有时可能是他们唯一会注意到的事情。
为什么跑步会导致呼吸困难呢?原因在于跑步对肌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针对腿部肌肉。
为给身体提供能量,你需加快呼吸速度,使更多氧气进入肺部。氧气从肺部进入血液,接着进入组织。要让这些过程发生,你不能像休息时那样平静呼吸。所以,呼吸频率必须提升,从每分钟 15 次提升到 40 至 60 次。
运动生理学家认为,肌肉的工作依靠氧气。更好地进行呼吸,能够让更多的氧气流向肌肉,从而防止肌肉紧绷。并且,当我们掌握了控制呼吸的技巧后,就可以减少所感知到的努力。
总的来说,这表明控制呼吸能够降低心率,并且能够减轻身体的疲劳程度。以下 7 个技巧能够帮助你在跑步时进行正确的呼吸。
在休息时检查呼吸
跑步时改进呼吸技术的第一步是留意自身的呼吸方式。无论是在电脑前,还是在看电视,亦或是在散步的时候,都要保持这种留意。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在跑步时很好地掌控自己的呼吸,原因在于他们在跑步之外的呼吸技术不够好。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进行的是浅层的胸式呼吸。这种呼吸方式只是用氧气填满了一部分肺。它限制了进入身体的空气的体积,进而也限制了肌肉和大脑的功能。正确的技术是采用腹式呼吸。也就是说,当你吸气时,腹部会膨胀,这表明你正在使用膈肌。
休息时进行腹式呼吸是很好的练习,能为跑步时正确运用呼吸技术做好准备。若平时不习惯用膈肌呼吸,跑步时就无法用膈肌呼吸,进而会使呼吸变浅。每天可多次将双手放在腹部,用鼻子吸气,专注于让腹部扩大;接着,用嘴呼气。
用热身活动来预热呼吸功能
在跑步前进行轻度热身有两个目的:
让身体为后续的运动做好准备,同时让你具备正确的心态。跑步确实是缓解压力的一种良好方式。倘若你为此而有压力,便无法实现有效的呼吸。
先尝试走一段路,接着进行动态热身运动。比如可以做原地踏步走,还可以做侧向和前后方向的箭步蹲,甚至可以在家里跳舞。将双手举过头顶,让肺部充满空气,做几次平稳的深呼吸。这些就是开启跑步时呼吸的方法。
从鼻子里吸气,从嘴里呼气
当你进行呼吸这个动作时,需要思考是应该用鼻子呼吸还是用嘴呼吸吗?实际上,应该将这两种呼吸方法结合起来,也就是通过鼻子吸入空气,通过嘴呼出空气。倘若你察觉到自己有强烈地通过嘴巴吸气的倾向,那么这很可能是用力过度的一个表现。也就是说,当我们采用嘴巴进行呼吸的时候,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跑步时用力过猛了。
通过鼻子吸气和嘴巴呼气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能让跑步的节奏更稳定均匀,而这在完成跑步时是很重要的。如果呼吸费力,就无法让人平静下来。当你感觉跑步很费劲时,就更有可能半途而废,这会使跑步过程变得更加艰难。
当你感觉自己无法呼吸时,就好像撞上了减速带一样。这会增添精神上的负担,并且大脑会向你发出不能继续跑步的信号,使得消极的想法充满大脑。
考虑吸气和呼气的长度是重要的。建议呼气时间比吸气时间稍长,这有助于清除二氧化碳。即便吸气和呼气速度较快也无妨,因为跑步时呼吸速度本身就快。然而,当呼吸速度较快时,建议专注于保持呼吸的平静与平稳。
尝试有节奏的呼吸方法
如果你想要尝试某些特定的呼吸技术,以查看这些呼吸技术是否适合自己跑步,那么你可以查看由跑步教练巴德·科茨(Budd )所写的一本名为《在空气中跑步》( on Air)的书。
他说明了我们希望在呼气时用双脚交替踩地,因为呼气时能生成更多力。所以,你可以跑三步吸一口气,跑两步呼一口气。一开始这样做可能会觉得笨拙,但之后会使呼吸更顺畅。
遵循“谈话测试”
谈话测试可根据目标提示你是否以正确速度前进。若刚开始跑步训练或跑步是为了娱乐,大部分时间应保持能对话的速度,即能边跑步边和伙伴聊天。在这种速度下,耐力会逐渐增强,而这是跑更长距离时所需要的,此时呼吸节奏是稳定的。
感到上气不接下气时就停下来
如果你确实有喘不过气的感觉,那就把速度放慢。即便停下来走路也可以。如果你原本计划全程跑步,那么这样做可能会让你自然地感到有点失望,或者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然而,把步行当作一种调整和休息的方式,能够增强整体的跑步能力。
上瑜伽课的时候,若你需要休息,教练会建议你做婴儿式。同理,在跑步期间,你也可以运用同样的方式来休息。
跑步是很有挑战性的运动。你刚开始跑步时,要给自己自由,允许自己步行休息。等你的呼吸恢复到正常状态,心率平静下来后,再重新开始慢慢跑步,并且试着保持能对话的节奏。
即便如此,在运动时呼吸更沉重,甚至有点喘不过气来是正常的。但不应该上气不接下气,上气不接下气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如果你的胸部紧绷,或者在运动时出现喘息或咳嗽,你可能患有运动性哮喘这种疾病,需要进行治疗。
冷却放松
跑步完成后需要让自己冷却放松。步行 5 到 10 分钟,这样能有效地让呼吸恢复至正常速度。随后就可以进行恢复休息,比如做做拉伸,用泡沫滚轴按摩,或者喝杯奶昔。
内容及商务合作,请发邮件至
— END —
新刊
上市
健
与
美
2022年10月刊
←(点击左图购买)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