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锻炼时纠结一个问题,即自己需要多长时间的锻炼才算是合理的。也有人会问每周锻炼三天够不够。这些疑惑的产生是源于对锻炼频率的理解。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制定出适合自己的锻炼频率呢?
锻炼频率是一个复杂且个性化的话题,它受诸多因素影响,像运动强度、年龄、体适能以及个人目标等。专家们普遍认为,普通人每周应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即每次 30 分钟且每周 5 天。另外一种选择是进行 75 分钟的剧烈运动,或者分成每次 25 分钟的密集锻炼,每周 3 天。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能看到,有的人在健身房里挥洒汗水,有的人在家中借助简单器械进行力量训练。这种差别,一方面在于个人的喜好不同,另一方面也与他们对锻炼方案的安排紧密相关。一套理想的锻炼计划,通常要将有氧锻炼和力量训练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且持续性很关键。
但具体到各类锻炼时,大家该如何进行选择呢?其一,需将不同类型的锻炼进行混合,其中包含平衡性锻炼、灵活性锻炼、有氧运动以及力量训练。平衡性锻炼,像单腿站立以及打太极,能够预防跌倒和骨折;有氧锻炼,例如骑车、游泳以及跑步,能够增强心肺功能,降低心脏病风险;灵活性锻炼,像瑜伽、普拉提,能够提升身体的柔韧性;力量训练,比如哑铃、阻力带训练,能够有效增强肌肉力量。
我们这一代人要认识到,锻炼的目标是因人而异的。倘若你刚刚开始,那么可以从简单的目标着手,例如在日常生活里增加活动的量,减少在办公室坐着的时间,每天饭后进行散步,或者有选择性地停得远一些。这些小习惯会逐步帮助你提升锻炼的信心以及能力。
然而,有一些额外的因素会决定锻炼的频率,其中包括健康状况和身体反应。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建议,普通人每周至少要进行 2 次力量训练,以此来增强肌肉。对于像关节炎或骨质疏松症这样的慢性病患者,适当的锻炼也能够改善症状,增强关节的稳定性。此外,监测静息心率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静息心率如果过高,那么可能是身体未完全恢复的信号。此时就需要调整锻炼计划。
首先,锻炼并非能够一下子就完成,它是一个持续进行且逐步提升的过程。其次,在规划锻炼计划的时候,需要倾听自身身体的需求,挑选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并且要保证每周有恰当的休息和放松时间。再者,像“你知道我的锻炼频率已经达到标准了吗?”这样的自我监测与调节行为,能够助力你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处于最佳状态,让你体会到锻炼的乐趣,提升健康水平。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