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八方信息/正文
元宵节起源与习俗探秘:从汉武帝到汤圆与元宵的差异

 2025年02月24日  阅读 11

摘要:一年之中又到了元宵佳节。元宵节属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众多人的观念里,他们认为“过了十五才算过完年”,并且有的地方直接把元宵节称作“小年”。元宵节是如何产生的呢?作为节令美食,汤圆与元宵存在哪些差异?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的讲师贺少雅进行了介绍,元宵节作为年节的...

一年之中又到了元宵佳节。元宵节属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众多人的观念里,他们认为“过了十五才算过完年”,并且有的地方直接把元宵节称作“小年”。

元宵节是如何产生的呢?作为节令美食,汤圆与元宵存在哪些差异?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的讲师贺少雅进行了介绍,元宵节作为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春节的最后一个节目,它地位的突出与正月初一“岁首”的确定有着紧密的联系。

人们喜欢吃的元宵和汤圆,它们的外形相似,然而制作方法却略有不同。民间流传着“包”汤圆和“滚”元宵的说法。另外,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在元宵节吃生菜,其寓意是“生财”。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

元宵节的起源在民间存在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较有影响的说法是,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前往甘泉寺,进行燃灯祭祀太一神的活动,而元宵节便源于此。

贺少雅称,《史记·乐书》有记载:“汉朝时常在正月的上旬辛日在甘泉的太一祠进行祭祀,在黄昏时分开始夜间祭祀,一直持续到天亮结束。时常有流星划过祠坛之上,还会让七十名童男童女一同歌唱。”

她认为,元宵节的起源包含着复杂的历史文化元素。这些元素包括传统的生产生活周期,还有天文历算知识,以及民间对月亮的信仰,同时也有“年”的时间体系等。

汉代“太初历”制定颁行之后,正月十五的夜晚成为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这轮圆月,寄托着人们对农业风调雨顺的期许,也寄托着人们对生活幸福美满的期许。

它是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诸多传统节日依循自然时序而产生。例如,清明节与清明相关联,端午节与夏至相联系,中秋节与秋分相契合,冬至节与冬至相连接。

贺少雅称,元宵节并非与特定的时序相对应。元宵节是年节的重要部分,也是春节的压轴节目,它地位的凸显与正月初一“岁首”的确立存在密切关系。

正月初一确立了岁首,所以正月十五的圆月便具有了“一年明月打头圆”的特殊意义。

“闹”是元宵节的节日主题?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大节。通常来讲,它包括忙年(迎年、迎新春)以及辞年(辞旧年)这两个部分。在时间方面,一般是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结束。

元宵活动的主题是“闹”。“闹”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游人喧哗,还有锣鼓喧天,以及灯火光彩。

明清时期,老百姓把元宵节过得十分热闹。各种响器纷纷登场,歌舞也竞相表演。顾禄在《清嘉录》中记载,清代苏州在元宵前后,家家户户都用锣鼓铙钹,敲击出有节奏的声音,称之为闹元宵。

此外,有放焰火这一活动。据清雍正《朔州志》记载,民间会“架鳌山,烧旺火,张灯放花,群相宴饮”,将其称作“闹元宵”。经过这一“闹”的过程之后,人们又重新回到了生活的日常状态。

“汤圆”也称“浮圆子”?

农业小知识_农业知识小妙招大全_农业知识小技巧

要说元宵节的节令食物,那就不得不提“汤圆”。

汤圆,也被称作圆子、汤团等。有记载表明:“京城的人把绿豆粉做成科斗羹,煮糯米做成丸子,用糖做成羹汤,把这些叫做‘圆子’。”

这里的“圆子”后来成为了汤圆。当时的圆子做法和食用方法与现在不一样,那时的圆子没有馅,而是蘸着糖臛(即糖浆)来吃。

宋代周必大创作过一首诗叫《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尝赋此坐间成四韵》。此诗中提到:“星星在乌云里闪烁。”“珠子在浊水中漂浮。”浮圆子就是汤圆,在元宵节煮食浮圆子,其寓意为月圆人圆、幸福美满。

“汤圆”“元宵”傻傻分不清楚?

元宵和汤圆外形相似,但制作方法却有所不同。

贺少雅介绍,在明代之后,宋代时被称作圆子类节令食物的,又有了汤圆和元宵这两种称呼。“元宵”这种叫法主要在北方地区流行,而在南方地区则较多被称为“汤圆”。

《清稗类钞》中说:“汤圆又叫做汤团,北方人把它称作‘元宵’,因为在正月十五上元节的晚上必定要食用它。”从制作方法方面来看,民间有“用包的方式做汤圆”以及“用滚的方式做元宵”这样的说法。

二者在馅料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元宵大多是甜馅,其中有豆沙馅以及黑芝麻馅等。汤圆的馅料既有甜的,也有咸的、荤的和素的,像水果馅、肉类馅等。

时代在发展,元宵和汤圆的馅料变得更加丰富了。有些商家推出了各式各样新奇口味的元宵,还有的商家推出了低糖以及木糖醇汤圆。

还有哪些美食?

在饮食方面,元宵节习俗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一面。

有的地方在元宵节食用面灯,这种面灯又被称作“灯盏儿”。“灯盏儿”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底部是用黏性的黄米面做成的小面饼。上面插上裹着黄裱纸的麦秸段,并且在黄纸上蘸上食用油,这样便于燃烧。

元宵节当天,人们将灯盏点燃。这些灯盏被放置在家里的窗台、门口等地方,以此来祈福吉祥。点完灯盏之后,就只剩下了黄米面做成的小饼,这些小饼可以被油炸或者煎熟后食用。

在广东,元宵节有吃生菜的习俗。生菜的“生”与“生财”的“生”谐音。人们这样做是为了讨个好彩头,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够发达,财源能够滚滚而来。

贺少雅称,在江苏的扬州以及南通地区,存在“上灯圆子落灯面”这样的说法。其意思是正月十三的晚上开始上灯,此时要吃汤圆;而到了正月十八落灯的时候,就要吃面条。在浙江的台州,元宵节的时候会吃糟羹。

元宵节是中国古代的“狂欢节”吗?

元宵节被称作中国古代的狂欢节。它的狂欢性在传统节日中是比较少见的。

古代城市有宵禁规定,入夜会有执金吾(仪仗棒者)进行执勤。然而在元宵节时,官方会给予假期并且特许夜游,其目的是便于人们观灯。在这个时候,无论是官民士族,还是男女老幼,都纷纷走出家庭,参与到饮宴玩乐、赏灯夜游的活动中。

农业小知识_农业知识小妙招大全_农业知识小技巧

唐代刘肃的《大唐新语》有记载:在神龙年间,京城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有盛大装饰灯影的集会。当时金吾卫解除了禁令,特别准许人们在夜间出行。无论是尊贵的游宦之人、亲近的亲属,还是地位低下的工匠、商人,没有不出来夜游的。

另外,古代在元宵节的时候,女性能够借着节日的机会走上街市,尽情地游玩玩耍。也正是因为这种狂欢的氛围,男女青年在这个时候有机会相互结识,并且许多文艺作品都对元宵节时发生的爱情进行了描写。

宋代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里写道:去年的元宵夜之时,花市上的灯火如同白昼一般明亮。月亮爬上了柳树的梢头,人们相约在黄昏之后。今年的元宵夜之时,月亮和灯火依旧如故。却不见去年的那个人,泪水湿透了春衫的衣袖。

元宵节俗何时出现?

元宵节的定型时期存在争论。一般认为在汉魏六朝时期已经出现了元宵节俗。唐宋之后,元宵节俗随着城市生活的发展而逐渐变得繁盛,并且诸多节俗一直传承到了现在。

张灯。据《如梦录》记载,在明代开封一带,诸王府和乡绅家都摆放花灯并宴饮。各家拥有的大梨园有七八十班之多,各街的庙宇都设有灯棚,各家都摆放花灯,门前都点着门灯,争相放花炮。

耍社火是元宵节的习俗之一。社火是一种通过歌舞杂耍来娱神娱人的活动。到现在,在河北、山西、甘肃等地,元宵节时耍社火依然是年节的重要活动。

贺少雅举例说,河北井陉县桃林坪有花脸社火,这种社火属于武术社火。它主要是表演古典名著里那些民众很熟悉的片段,并且还有跑阵仪式。

为何此时要“走百病”?

古代有正月十五“走百病”的习俗,这种习俗也叫散百病、走桥等。在元宵节的晚上,妇女们会相约结伴出去游玩,只要遇到桥就一定会走过,她们认为这样做能够祛病延年。

明代刘侗在《帝京景物略》里记载:“妇女们相互结伴在夜晚出行,以此来消除疾病,这种行为被称作走百病,也被称作走桥。”

每逢元宵节,一些地方有这样的习俗,即拜紫姑。紫姑是古代妇女所拜的“姑娘”神。迎紫姑的习俗从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提到:在元宵这一晚,人们会迎接紫姑,通过这种方式来占卜将来的蚕桑之事,同时也能占问其他各种事情。

如何传承元宵节习俗?

节日的传承需要多方面元素的整体性存在,比如时间、空间以及仪式活动等。元宵节具有社会性和公共性,这与现代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相契合,并且它还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贺少雅称,如今能够把声光电等新的技术和元宵张灯的传统以及传统彩灯的制作工艺相融合在一起。通过新的工艺和新技术来促使彩灯的设计与制作得以推进。利用知识性与趣味性相融合、现代性与传统性相融合的“灯市”,以此来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例如,可以借助元宵节重视社区集体娱乐以及重视成员交流的这一传统,组织街道社区开展灯会活动,还可以开展集体包元宵的活动,以及进行互动游戏等。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增进社区成员之间的熟悉程度,从而重建人群联结等。(记者上官云)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en.bjhwtx.com/post/6094.html

标签:

博览广文网

博览广文网为所有文学爱好者、新闻爱好者、关注生活多方面内容的观众朋友提供多方位的内容呈现、提升阅读空间、填充碎片时间,开阔读者的视野、增长见识、了解民生、一个让您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的网站平台!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广文舒阅网—让天下读者有家可归!这里汇聚了各类优质文化信息,无论是全球热点、历史故事,还是实用百科、趣味探索,您都能轻松获取。我们希望用阅读点亮您的世界,让每一次浏览都充满收获和乐趣。
导航栏A标题
广文舒阅网
扫码关注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0755-88186625
Q Q:8705332
Email:admin@lanyu.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海雅缤纷国际大厦5层501
Copyright 深圳市蓝宇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0131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