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康洁食品的总经理唐帆直面记者,毫无保留地阐述了他作为企业继承人的角色定位和深入思考。他坚信,在父辈创立的基业之上,取得成绩是理所当然的,而一旦表现不佳,就可能遭受“败家子”的指责。这种清醒的认识,正是这位归国留学的高才生——“米粉少帅”——引领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出发点。
身为英国伯明翰大学商务管理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唐帆在2014年完成学业归国后,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在面临留居海外拓展事业或是前往深圳寻求机遇的选择面前,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加入父亲的企业,从最基础的工作岗位开始。这一抉择,标志着康洁食品公司变革的起点。
唐帆在企业基层的工作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了设备革新的迫切需求。彼时的康洁食品,作为一家根植于衡阳的传统米粉生产企业,其生产设备和管理模式均显得较为陈旧。正是基于对这些问题有着清晰的认识,唐长明最终作出了将公司全面托付给儿子管理的决定。
"权杖"易手之际,唐帆迅速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举措。他引进了八条规模庞大的自动化生产线,使得日产量激增至八万斤米粉。这些米粉若首尾相连,其长度堪比从衡阳至华盛顿的距离,如此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产能的显著提升。
然而,改革之路并非坦途。在设备改造和升级的过程中,我们遭遇了严峻的管理挑战。老员工对于新设备和流程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而高额的人力成本投入也让前辈管理者对唐帆的改革举措产生了疑虑。提及那段时光,唐帆至今仍记忆深刻。
面对挑战,唐帆彰显出他独到的经营管理才智。他并未选择正面冲突的激进策略,反倒是巧妙地将先父的“传统手段”与当代的管理思想融为一体。他始终坚守在基层,亲自对公司的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在这套由防尘服和警示标签构成的标准化体系中,既继承了工匠精神,又融入了现代管理的精髓。
唐帆改革将人才战略作为关键一环。为了与全面改革相匹配,公司增强了对人才的投入。尽管这种具有远见的规划在短期内带来了成本负担,但它为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打下了稳固的基础。唐帆明白,无论哪一代的企业家,若想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坚持深入一线的工作作风是不可或缺的。
在品质把控上,唐帆坚持着近乎严苛的要求。无论是大米的精挑细选,还是生产工艺的每一个步骤,他都亲力亲为。为了更深入地掌握产品,他每年都会品尝多达500碗米粉。这一数字不仅是市场调研的量化数据,更是他对先辈事业的深深敬畏的体现。
唐帆的独到见解在解构和提升传统工艺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挤汁机安装等关键技术的改进过程中,他引入了国际化的视角,为传统的米粉产业链注入了新的生机。这些革新并非对传统的全盘否定,而是秉承着前辈的初衷,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积极开拓和进取。
康洁食品如今已成功实现产能和品质的双重提升,并在行业内树立了全新的标杆。唐帆引领企业迈向科技化和标准化的发展道路,不断开拓更宽广的市场空间。那承载着衡阳家乡风味的米粉,正散发着香气,飘向更遥远的地方。
唐帆身上,"拼搏"的内涵得到了全新的阐释。这不仅仅代表着两代人的接力传递,更是中国民营企业不断进化、提升的生动体现。海归精英的耀眼光环与古老米粉厂的蒸汽缭绕相碰撞,这场新旧之间的激烈交锋,不仅揭示了一家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更描绘了一位“拼二代”破茧成蝶的蜕变历程。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