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资组合调整:从零售转向能源与金融
沃尔玛持仓的退出
2018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毅然决然地出售了其长期持有的沃尔玛股份,这一行动标志着该公司长达20年的投资旅程就此落下帷幕。沃尔玛,作为巴菲特早期“消费垄断型”投资的杰出代表,过去一直因其稳定的现金流和低成本优势而受到市场的广泛青睐。然而,电商的冲击波逐渐显现,实体零售业的扩张速度开始减缓;在2016至2018年这三年里,沃尔玛的营业收入增长率连续三年未能突破2%;这一变化最终促使巴菲特将投资目光转向了那些具有更高增长潜力的其他行业。
能源板块的逆势加码
在2019年的第四季度,伯克希尔公司对西方石油公司进行了股份增持,购入了1146.6万股,同时,对森科能源公司也实施了增持策略,购买了426.1万股。这两项增持举措使得伯克希尔公司在能源领域的持股总价值一举突破12亿美元。这一行为与市场对传统能源行业普遍持有的悲观态度形成了强烈反差:尽管2019年全球油价下跌了12%,然而巴菲特却对页岩油技术取得的突破及其带来的成本优势给予了高度评价;西方石油公司在二叠纪盆地的项目已成功将盈亏平衡点降低至每桶35美元。
金融股持仓的结构性调整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对美国银行的持股比例,由于股票回购的原因,自然而然地增至10.4%,这一行为引起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监管注意。但事实上,其持有的股票总数并未发生变动,依旧维持在9.25亿股的水平。与此同时,高盛的持股量却下降了35%,降至1200万股,这一变动反映了沃伦·巴菲特对传统投资银行模式的审慎态度。金融领域的内部变革显示出,该领域正逐渐向零售银行业务模式倾斜。在2019年,美国银行的存款总额实现了5.2%的增长,这一数据进一步印证了上述观点。
苹果持股的战术性减持
2019年的第四季度,该投资组合对苹果公司的股份进行了减持,具体减少了368万股。这一操作大概为组合带来了约10亿美元的现金流入。尽管如此,苹果公司的股票在组合中的持仓量仍然是最高的,占比达到了29%。减持的操作恰逢新款iPhone 11的销量高峰期,该季度销量同比上升了7.5%,这样的减持可能旨在锁定部分已实现的利润。需特别注意,在2016年至2018年这段时间里,伯克希尔总共收购了苹果公司的股票,数量达到了2.55亿股;这些股票的平均购买成本大约是每股157美元。按照2019年末的股价来估算,这笔投资已经带来了高达230%的账面盈利。
核心持仓的高度集中化
前五大主要持股企业为苹果公司、美国银行、可口可乐公司、美国运通公司以及卡夫亨氏,这些企业合计占据了投资组合的57.3%。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公司和美国银行的总持股比例高达43.2%。这种集中的投资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前十大重仓股的加权回报率达到了44%,这一成绩超过了标普500指数31个百分点。尽管卡夫亨氏正承受着商誉减值的潜在威胁,然而巴菲特依旧坚定地持有其27%的股份,这一举动充分显示出他对食品行业未来长期价值的深切信心。
投资组合的年化收益表现
2020年开年之际,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投资组合规模已膨胀至2480亿美元之巨;在这庞大的投资组合中,年化收益的44%主要得益于以下三大动力:苹果公司为收益贡献了180亿美元,美国银行贡献了65亿美元,此外,油价的上涨亦推动了能源股收益的22%增长。通过集中资金投资于优秀企业并合理调整各行业投资比例,伯克希尔哈撒韦在2019年度成功实现了高达814亿美元的账面利润。
持仓变化背后的逻辑演变
沃尔玛清仓,能源股加码,这一连串的动作揭示了巴菲特投资哲学的演变,其由“护城河”理论转向了“合理价格成长”的战术。与此同时,对于苹果公司和美国银行的巨额持股,则是对“重押确定性机会”这一投资传统的延续。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变动主要是由投资经理托德·库姆斯与泰德·韦施勒引领并实施,这一现象亦显现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正逐步塑造一个全新的投资决策架构。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