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一座融合了现代文明与古老文化的城市。它的一半展现着快速的现代发展,另一半则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沉淀。
这座五朝古都如今是每个人心中的向往。人们想要亲眼看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想要感受故宫的威严与辉煌,想要一览长城的恢弘气势,也想要品尝具有京城特色的老北京美食。
北京的美食有很多。其中,闻名中外的北京烤鸭很受欢迎。老北京炸酱面在全国都很风靡,也受到许多外地游客的喜爱。口感细腻柔软的豌豆黄同样如此,也受到了外地游客的喜爱。
老北京传统小吃中,有一些是外地人享受不了的,却是老北京人独爱的特色美食。今天将为大家介绍 6 种老北京“怪味”小吃,外地人吃不下,而本地人却将其当成宝贝,看看你能吃得了几种!
一、豆汁儿
说起老北京传统小吃中最令外地人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豆汁儿了。只因它的味道特别,确实让人难以接受。许多外地人是冲着豆汁儿的名声去品尝的,品尝后都表示豆汁儿的气味很独特,口味也很独特。甚至有人这样形容豆汁儿:那股子味道就像馊水一样。
但在大多数老北京人的心中,豆汁儿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他们时不时就会去豆汁店打上一桶,然后带回家慢慢品味。甚至在老北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喝豆汁儿的都不能算是地道的北京人。”
其实豆汁的酸馊味是由神奇的发酵产生的。绿豆磨成细浆后,下层沉淀的是淀粉,上层漂浮的淡青色汤水就是发酵前的豆汁。接着经过时间的催化,生豆汁经历一系列化学反应后实现了完美蜕变。煮熟后的豆汁与金黄酥脆的焦圈以及辣咸菜一同食用,这便是老北京人最喜爱的一口。
外地人其实要卸下防备去喝豆汁。喝的时候能感受到酸臭味消退后会有回甘。淡淡的豆香味也会慢慢散发出来。越喝就会越觉得香。大概这就是老北京人对它偏爱有加的原因。
二、卤煮火烧
老北京人看到满满一碗装着猪肺、猪肠、五花肉的卤煮,眼中能直冒光。再淋上蒜汁,放上香菜后,即便用一只再昂贵的烤鸭来换,他们也不愿意。喜欢卤煮的人,恨不得一天能连吃三顿卤煮火烧;而不喜欢的人,一见到它就想拔腿就跑,实在无法忍受这充满浓浓腥臭味的卤煮。
爱吃卤煮的人觉得,猪肠口感软糯且有嚼劲,猪肺鲜嫩之余还带有脆感,五花肉肥瘦搭配恰当,被卤得咸香入味,吸满汤汁的炸豆腐散发着油香,切块的火烧则有着面香,吃起来既柔软又不失筋道,这些味道全都汇聚在一碗里,其香味远远超过那一点点的腥臭味。
三、炒肝儿
炒肝儿在清朝同治年间诞生。它是在“白汤杂碎”的基础上,减去了猪心和猪肺,然后勾上芡汁,从而形成了“初代”炒肝儿。后来,选用了酱油、味精等调料替代了原本的口蘑汤,却出乎意料地受到了北京人的欢迎。它逐渐成为北京城小吃中的佼佼者,使得北京人心甘情愿地一大早就去买上一碗来喝。
然而,有这么一碗炒肝儿,它能够开启北京人的美好一天。外地人的接受度与卤煮相比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要么无法接受腥臭的猪大肠,要么不喜欢奇特口感的猪肝,又或者是在看到那一碗黏糊酱色的芡汁时就被劝退了。
其实炒肝儿能流传至今,是因为北京人爱吃“下水”。在北京人看来,一碗炒肝儿,汤汁晶莹且透亮,肝香肠很肥,咸香与蒜香相互混合,配上二两包子蘸着吃,托着碗沿着碗边转圈吸溜着喝,那味道醇香且美味,让人感觉十分舒坦。
四、麻豆腐
麻豆腐与麻婆豆腐仅有一字之差,实际上二者大不相同。大多数人初次见到它时,会觉得那呈现出绿中带灰颜色的豆腐,并且闻起来有着一股酸馊的气味,肯定是不好吃的。
麻豆腐和豆汁属于同一个家族。发酵好的豆汁烧开后,通过布过滤出来的是豆汁,而布中剩余的残渣就是麻豆腐,它们都散发着相同的酸香味。麻豆腐的名声虽不如豆汁和炒肝儿大,但它确实是老北京人的“心头爱”,要是一段时间不吃,心里的馋虫就会跑出来,急切地想尝上一口。
麻豆腐需要先炒。通常会搭配羊油、黄酱、青韭和雪里蕻这四种配料。如果喜欢吃辣,就再加上一勺炸好的辣椒油。喜爱麻豆腐的人,一顿能吃两盘。然而,一般的人,仅仅看到这盘豆腐的卖相,就很难下口了。那些敢于尝试的人,大多也被羊尾油的羊膻味和豆腐的酸味给打败了。
五、芥末墩儿
如果不是北京人,仅听“芥末墩儿”这个名字,肯定无法猜到它是以大白菜为原料制成的。在北方的冬天,甘甜爽脆且价格便宜的大白菜始终占据食材榜单的首位。北京人食用大白菜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拌着芝麻酱做成的乾隆白菜,有与肉丸子搭配烹制的熬白菜,有经辣椒炝炒而成的辣白菜等,此外还有由层层渗透着芥末的白菜叶码成的“芥末墩儿”。
芥末墩儿是老北京人年夜饭上必有的一道凉菜。吃了油腻的东西后,来上一块芥末墩儿,它口感清脆利口。等芥末的辛辣直冲脑门,眼泪流出来后,清爽感迅速袭来,大鱼大肉的油腻也随之被带走,只剩下一缕甘甜,回味无穷,非常妙。然而,如果顶不住芥末的辛辣,可能就再也不敢尝试这道传统的北京味儿了。
六、臭豆腐
老北京传统小吃臭豆腐与长沙、南京等地的油炸臭豆腐不同。在北京,一般所说的臭豆腐大多指王致和臭豆腐,它属于豆腐乳的一种。王致和臭豆腐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曾受到慈禧太后的喜爱,还被赐名为“青方”。
王致和臭豆腐与普通油炸臭豆腐有着相似之处,它们都是闻着臭但吃起来香。然而,对于那些无法接受它的人而言,一瓶臭豆腐所散发的气味和一罐鲱鱼罐头的威力是一样的,在开盖的那一瞬间,就能够把人熏得赶紧逃跑。
多数北京人能够从容地面对,细细地品味臭豆腐那特殊的香气。一块炸好的馒头片,上面抹上香油、花椒油和辣椒油,再加上小半块臭豆腐,吃起来既有酥脆的口感,又有咸香的滋味,其中的味道尽显。
——老井说——
老北京传统小吃中,有不少是老北京人喜爱,而外地来的人却吃不惯的。像传统名点茯苓饼,很多人吃它时会感觉如同在吃中药。另外,作为北京十三绝小吃之一的姜汁排叉,大部分人一听到“生姜”二字就难以接受,此外还有炸灌肠、面茶等。北京有很多好吃的特色美食,且容易被外地人接受。比如烤鸭,它味道醇厚,皮脆肉嫩;涮羊肉,鲜嫩多汁,涮食美味;门钉肉饼,外形独特,味道香美;驴打滚,口感软糯,香甜可口;爆肚儿,脆嫩爽口,味道香辣;炙子烤肉,香气扑鼻,风味独特。
大家若有比较喜爱的北京美食,或者有记忆深刻的老北京传统小吃,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进行分享,以便让更多人知晓北京的美食文化。
我是市井觅食记,在与世界交手的这些年里,依然保持着光彩,兴致满满。我喜欢专注于吃喝玩乐这些市井小事,每天都会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如果关注我,就能在享受美食的道路上不迷路。
#头条创作挑战赛#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