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八方信息/正文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南京农业科技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在哪

 2025年04月19日  阅读 3

摘要: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历经63年办学历程。在这过程中,学校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学校牢记初心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校践行“以人为本,立德尚能”校训。学校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行业共进步。学校累计培养了8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为社会发展和行业...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历经 63 年办学历程。在这过程中,学校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学校牢记初心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校践行“以人为本,立德尚能”校训。学校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行业共进步。学校累计培养了 8 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为社会发展和行业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发挥大健康专业的特色与优势,持续对专业布局进行优化。形成了这样一种专业格局:以食品药品生产作为核心部分,以质量安全与健康管理作为两翼,并且以服务大健康产业链的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以及市场营销作为支撑。这种专业格局被称作“一体两翼三支撑”。同时,也丰富了“良心、诚信、包容、创新”的校园文化底蕴。学校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全面推动了“双高计划”的建设。学校持续对机制体制进行创新,使其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在党的建设方面取得了标志性成果,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有突出表现,同时打造了技术技能平台,建设了教学资源,提升了服务能力,还开展了集团化办学等诸多工作。在国家“双高计划”建设的赛道上,学校跑出了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快速步伐,并且在国家“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中被评为“优秀”等级。

五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双高”建设工作。预期目标已全部达成,其核心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服务贡献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国际影响力更是显著增强。学校成功建成了中国食品智能生产技术专业特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高地,以及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服务的高地,同时还建成了“一带一路”国际食品人才的培训高地。学校为中国食品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与蒙牛集团印尼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合作创建了“蒙牛印尼培训学院”,签订了校企海外“现代学徒制”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开发的标准和资源在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获得认证并得到推广。

五年来,学校持续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学校成为了中国食品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食品工业职业教育集团)的副理事长单位,也成为了中国食品学院联盟单位。同时,学校还是江苏省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培育单位。学校主持了 31 项国家职业教育标准,还参与了 31 项国家职业教育标准。学校举办了“职教国培”示范项目,也举办了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等国家培训项目,这些国家培训项目共有 18 项。340 多所高职院校来校学习交流建设改革经验。在首届产教融合发展大会等国内重要会议上,学校作了“双高”建设报告,并且进行了 20 余次交流。学校的办学经验和成果被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聚焦目标精准发力 迸发职业教育新能量

探索党建工作的新路径。构建“3331”党建工作模式,凭借构筑“三主体”“三重点”“三功能”“一特色”,全方位强化党的领导,使得学校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申获 2 个全国、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 个江苏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获评 14 项省级以上党组织或个人荣誉,包括江苏高校特色党支部、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获评 17 项省级以上优秀文化成果,如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学校、江苏省思政工作先进集体、江苏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优秀单位等。

筑牢人才培养的新高地。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目标,持续为教育教学赋予新的力量,深入推进“五三四”教学改革,开展“五位一体”的课堂革命,对“训赛考”三维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构建起四个层级的精准学业支持体系,以此来培养大健康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获得 14 项职业技能大赛国家级奖,68 项省级奖;获得 3 项国家级双创类大赛奖,45 项省级双创类大赛奖;获得 4 项国家级教学类竞赛奖,77 项省级教学类竞赛奖。申报了 9 项以上省高等教育教改课题,拥有 3 门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激发服务产业的新动能。着力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工作,逐步构建起“平台 - 团队 - 项目 - 转化”四位一体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体系,精心打造长三角地区的“智囊团”,以提供建议和策略的方式来服务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获批 1 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获批 1 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获得 131 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获批 6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 1 项全国教育规划课题。获批 3 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获批 1 支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获批 1 个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协同创新基地。获得 1 个省级领导批示,获批 158 项省级科研项目,获得 12 项省级成果奖。

重塑健康专业群新格局。紧紧抓住学校大健康办学特色,持续对专业布局进行优化,从而形成了这样的专业格局:以食品药品生产作为核心,以质量安全与健康管理作为两翼,以服务大健康产业链的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及市场营销作为支撑。着力强化专业群的内涵建设,获得了 1 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8 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 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 项全国教材建设奖、10 部国家规划教材、13 部省级重点教材,立项了苏北食品药品产教融合共享型实训基地“十四五”教育强国工程,牵头制定(修订)了新版教育部职业教育食品药品大类专业目录,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群的竞争力在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中位列全国第一,引进了 11 个国际职业标准、7 种国际职业资格证书。

跑出了产教融合的新速度。构建了一种“四位一体,三层联动、三共三体”的“433”产教融合工作机制,这种机制推动了产教的深度融合,也推动了校企的协同育人。荣获 1 个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联盟)集团;有 1 名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有 1 个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有 3 个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典型案例;有国家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2 项、省级 52 项;有 2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有 12 项省级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有 1 个省级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培育单位、1 个省级众创空间、1 个省级产教融合集成平台、1 个省级产业人才培训基地、2 个省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组合培育项目;联合申报并获批 11 家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3 次获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考核“A 等高校”。

打造新的国际化职教品牌。既要引进,又要输出,构建起国际国内一体化推进的格局。“引进来”与“走出去”如同两翼齐飞,为走出去的企业输送人才,让其参与国际产能合作,为国际教育标准和资源建设提供支撑,从而形成“一体两翼三支撑”的国际合作交流新生态。建设海外培训学院,如蒙牛的海外培训学院。运用现代学徒制模式,以此来开展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助力蒙牛等食品药品类企业能够高质量地走出去。入选了人文交流经世项目,还入选了德国 TüV 莱茵数字创新赋能计划等国家级项目,一共有 11 个;入选了德国高职教育合作联盟等省级项目,有 2 个;获得了“中国 - 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等国家级成果,共 6 项;被评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 100 强。

创新引领特色发展 树立职业教育新标杆

引培兼聘,全力锻造双师型团队的硬实力。构建起“师德为先”的工作机制,进行分类引进;构建起“分层培养”的工作机制,进行分层培养;构建起“优化平台”的工作机制,优化平台;构建起“考核激励”的工作机制,实施考核激励。从而建成了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一支梯队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一支教育教学精湛的教师队伍,一支科学研究精尖的教师队伍,一支实践创新精进的教师队伍。在建设期内,教师个人及团队入选省级以上项目 100 余项。学校获得了国家级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也获得了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示范单位。并且在连续 2 年中入选了全国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 100 强。这里拥有 1 名全国产业导师资源库技术技能大师,有 1 项国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还有 6 项国家级培训项目以及 2 项省级培训项目。

数据给予力量,去打造“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应用进行深入落实,构建基于云架构的智慧校园。建成了一组双活数据中心,完成了 158 间教室的智慧化改造,还建成了“互联网+”学习支持中心。这些举措为汇聚优质数字化资源以及推广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把教学资源建设当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部分,建成了 6 门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还有 45 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主持建立了 2 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 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0 个校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 个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 个食品营养与健康公共服务系统。聚集了优质的颗粒化教学资源条,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2022 年,学校成功入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江苏省的试点学校。

精准支持,促进学生全面成才。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工作,以学生成才规律作为标准,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标,面向所有专业进行调研。出台《学业支持工作管理办法》,充分借助教育大数据,建设起一套完备的精准化学业支持体系。该体系涵盖重点帮扶、能力提升等四大模块,能够实现个性化帮扶与指导,促进学生全面成才。通过加固底板、补齐短板、加装新板等方式来推进这一体系的建设。在学业支持体系的作用下,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率达到了 90%。同时,技能考级一次性过线率超过了 60%。并且,首届联合培养的本科学生考研达线率达到了 30%,这一数据十分突出。

传承创新,打造“仁和精诚”校园文化。坚持“大健康”的办学主基调,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双高计划”以及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培育创建目标,强化“仁”文化的导向,夯实“和”文化的基础,弘扬“精”文化的理念,规范“诚”文化的行为。做到仁心仁爱,实现中西融合,追求精益求精,怀有心怀至诚。从而形成以“仁和精诚”为特征的中医药校园文化品牌,该品牌入选了江苏省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并且被国家教育部门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学校,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

目标起到牵引作用,能提升学校的治理能力。以章程作为纲领,以《职教法》作为核心,构建起“335”内控标准体系,打造出“三维导向,四级联考”的目标牵引机制,从而形成“三层三力”的治理典范。获批为首批教育部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在全国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方面入选 25 强,有 3 件案例入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现代化治理典型案例,立项了 6 项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和治理现代化研究项目,连续两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校园,荣获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

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担当职业教育新使命

创新帮扶模式,为乡村振兴精准护航。构建“1234”帮扶模式,其中“一核”起到引领作用,通过党建来引领乡村振兴,把“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员”的四级联动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推行定点帮扶工作的“一把手”工程,并且探索出“校地高层互访、院镇对口联系、院企结对合作”这样的工作机制。“两翼”一同飞翔,“智慧”以及“绿色”这“两翼”一同飞翔。通过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手段,达成农业生产的数字化与品质化目标,推动农户增加收入并走向富裕。发挥专业集群所具备的优势,集中力量提升在食品精深加工、预制菜研发与创新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破解难题,培育优势,凭借“产业生态化”来构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三链”相融合,着力抓好“全链条”体系的建设工作,从而形成一种闭环生态圈,这种生态圈是“以人才链去撬动创新链,以创新链来服务产业链,以产业链把人才链集聚起来”的深度融合状态。“四轮”发挥驱动作用,通过强化科技的赋能,聚焦产业的升级,积蓄人才的锻造力量,切实抓好消费的帮扶工作,积极为乡村振兴增添光彩和赋予力量。

校地共建平台,旨在助力区域食品产业升级。它积极响应“健康中国 2030”国家战略,以服务江苏“1+3”战略布局、江淮生态经济带以及淮安“4+2”特色产业发展为基础,致力于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并且与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食品专业优势高校以及中粮集团、双汇集团等食品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建设食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重点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高附加值新型食品、特医食品、益生菌赋能食品等高端产品的研发问题;二是阻碍食品工业发展的高能耗、低效益、智能化程度低等共性技术问题。持续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地,同时打造创新服务平台。与淮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携手合作,共同建设服务绿色食品产业的综合性研发检测中心。此中心已通过 CMA 资质认定以及 CNAS 认可。能够服务企业的委托研发工作。还打造了科教与思政融合的教学实践基地。走出了一条道路,这条道路是“源于产业、起于项目、成于标准、忠于服务、敢于创新、乐于公益”的校地企精准对接之路,也是产学研高度融合之路。

输出中国标准,共同构建国际融通共同体。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坚持将人才及资源的引进与标准的输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初步形成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互结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格局,通过中外合作的方式共同建设国际人才交流项目。与泰国兰纳皇家理工大学合作,共建了“泰国经世学堂”项目;与爱尔兰斯莱戈理工学院合作,开展了药学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获批了国家教育部门的“人文交流经世项目”以及“德国 TüV 莱茵数字创新赋能计划”等国际合作项目的建设单位。开展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标准输出项目,并且制定了坦桑尼亚食品加工技术员 5 级以及食品检验检测技术 4 级的职业标准;同时开展郑和中心项目,还为巴基斯坦讲授了“食品分析”和“食品营养学”这两门课程。政行企校共同建设了国际淮扬菜学院,该学院受邀前往法国参加“首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食文化艺术博览会”,同时还协办了“中国食文化艺术馆”;此外,还受到了西班牙、德国等国家餐饮组织的邀请,在这些活动中交流淮扬菜烹调工艺的融合创新,向世界传播中国的美食文化。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一直深入地贯彻《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国家职业教育战略部署,并且一直采用“三融三促”机制来全面推动双高建设。在 2023 年即将收官之时,学校全体师生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他们精心进行准备,努力确保能够高水平通过教育部和财政部的双高验收。同时,他们还将全力以赴,在新一轮的双高遴选中争取先进位次。他们要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再次立下功劳,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en.bjhwtx.com/post/22881.html

标签:

博览广文网

博览广文网为所有文学爱好者、新闻爱好者、关注生活多方面内容的观众朋友提供多方位的内容呈现、提升阅读空间、填充碎片时间,开阔读者的视野、增长见识、了解民生、一个让您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的网站平台!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博览广文网,让阅读更简单,让知识更有温度。这里汇聚了各类优质文化信息,无论是全球热点、历史故事,还是实用百科、趣味探索,您都能轻松获取。我们希望用阅读点亮您的世界,让每一次浏览都充满收获和乐趣。
导航栏A标题
博览广文网
扫码关注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0755-88186625
Q Q:8705332
Email:admin@lanyu.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海雅缤纷国际大厦5层501
Copyright 深圳市蓝宇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8012600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