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学令人无法拒绝的新加坡美食
来到新加坡,需要介绍几种新加坡的地道食品。新加坡(.sg)资深专家王玲珊老师知晓,新加坡是多元种族的国家,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还有欧美等西方国家的人士。因此,食品也是多元化的。新加坡是一个美食天堂,多元的文化和丰富的历史让新加坡拥有了值得骄傲的美食。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等许多国家的饮食文化在这个亚洲美食的大熔炉中激烈碰撞,各自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吃是新加坡人的一大乐趣。因此,美食成为了新加坡的另一个形象代表。越来越多的各国游客来到新加坡后,就迅速投身于美食的世界,并且乐此不疲。不管是休闲游客,还是商务客人,他们在新加坡的旅程也是一次奇妙的味觉之旅。
辣椒/黑胡椒蟹 Crab& Crab
新加坡位于热带地区。据说当地人为了排出暑气、去除毒素,所吃的各种料理的口味自然就偏重麻辣。在各种新加坡传统的麻辣口味料理当中,辣椒螃蟹和黑胡椒螃蟹最为出名。
辣椒蟹是把整个大螃蟹切开,连肉带壳与茄汁、辣椒一起拌炒。吃的时候,蟹肉鲜嫩,茄汁甜,辣椒冲,十分过瘾,可称得上绝配。黑胡椒蟹将中式酱油、印度黑胡椒、马来小辣椒和西式牛油融合在一起,才形成了这种另类冲鼻的独特味道。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的海蟹个头较大。一个蟹脚很粗,粗如两根手指。蟹壳厚且脆。用蟹钳一夹,能发出清脆的碎裂声。只见红汁从嫩白的蟹肉中溅出,这会引得你开怀大吃。这里的海蟹肉质细腻,十分鲜美。
海南鸡饭 Rice
海南鸡饭在新加坡是一道类似国菜的菜品。鸡肉味道鲜美且嫩滑,米饭散发着芳香。可以搭配鸡汤,还有切成片的黄瓜以及辣椒酱一同食用,这种搭配妙不可言。它极其简单,但味道却美味无比,堪称一绝。海南鸡饭制作方法讲究。需将全鸡用水煮至嫩熟,然后切块并装盘,接着洒上芝麻油与酱油。饭是用鸡汤和鸡油一起蒸煮的,故而特别香滑可口。食用时蘸点黑酱油、蒜末或特制酸辣辣椒酱,口感极佳。海南鸡饭的鸡肉不能全熟,骨头周围的肉应略带桃色,鸡的骨髓带血才算合格。海南鸡饭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由海南移民带到了新加坡,并且受到了当地人的意外欢迎。最初的海南鸡饭是白饭搭配着鸡肉和姜茸,之后不断演化,如今除了原本的口味,还有粤式鸡饭和马来鸡饭等口味。
肉骨茶Bak Kut Teh
这道美食以药材、大蒜和香料,以及猪肉骨一起烹煮。食用时,会配以米饭和辣椒黑酱油。它既是大众的早餐,也是大众的夜宵。若要去新加坡吃到原汁原味的肉骨茶,就应该前往唐人街牛车水的大排档。茶客坐下后,店主就端来热气腾腾的大碗鲜汤。碗里有五六块排骨,还配有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以及一盘切成寸把长的油条。茶客依据各自的口味,可以加入胡椒粉、醋、盐等调味品。吃完一大碗肉骨后,接着就上了一小盅潮州的功夫茶。这种茶杯极小,泡的是很浓且微带苦味的普洱茶,但喝起来滋味却很浓醇,馨香能入肺。肉骨茶的来历有两种。其一,有一广州男子把这一秘方交给了南来新加坡的好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肉骨茶。其二,是本地福建人创制的。当年的华人劳工很喜欢这种实惠的美食,据说经常食用的话,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肉骨茶对新加坡的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还间接影响到了新加坡其他招牌美食的烹调。在新加坡吃完海南鸡饭之后,接着会吃潮州粥。吃完潮州粥后,又会品尝咖哩鱼头。品尝完咖哩鱼头后,还会享用沙爹。在吃完这些美食之后,总会端上一盅热乎乎的潮州茶。甚至,在开始上菜之前就喝茶,这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个程序。
沙爹
近年来,各地美食族们逐渐开始追求到新加坡领略东南亚沙爹文化这一新时尚。沙爹指的是传统的马来串烧羊肉、牛肉和鸡肉,它容纳了东南亚许多国家美食的精华。牛肉、羊肉、鸡肉串需事先腌好,然后用木炭烧烤,并且要把控好火候。别看它的模样跟中国的烤肉串差不多,但味道却大不一样,其中的秘诀在于当地特有的沙爹酱。东南亚的沙爹酱由花生酱、椰酱、幼虾等多种异国香料调制而成,味道香醇无比。入口时能感受到浓浓的南洋风情,让人眷恋不已。在享用一串串沙爹的时候,不要忘记再来点椰叶或班兰叶包裹的传统马来米饭、小黄瓜以及洋葱等。这样,入口的沙爹才会更加味道分明。沙爹这个名字的由来十分有趣。早期有从远方来的福建移民,他们看到马来人在烧烤肉串,因为语言不通,后来发现肉串上有三块肉,就用福建话“三块”(Sar Tae)来命名,时间久了就被人们称作沙爹了。还有一种说法是,沙爹源自中东的烤肉串,是早期来新加坡经商的阿拉伯商人带来的。
飞饼Roti
印度飞饼又被称作印度抛饼,在众多新加坡人当中,它是早餐和夜宵的最爱。飞饼的一个显著独特之处在于其制作工艺的独一无二。厨师如同变戏法一般。他们用娴熟的手法将准备好的面捏搓成富有弹性的小面团,接着有节律地进行旋转式抛掷,从而能变幻成一张薄薄的圆饼。把这张圆饼放入小平锅中略微加热,小平锅旁边有一个简易的小炉子,没有锅子的屏障,淡蓝色的火焰在空气中欢快地舞动。小平锅中的饼开始有点膨胀。厨师小心翼翼地用手将其拎起。接着迅速扔到炉子上。饼被火一烤,仿佛被施了魔法,悬在了蓝色火焰之上。很快,厨师把它取出来放在盘中。不到三分钟,一张新鲜出炉的飞饼就飞到了食客面前。
印度飞饼色泽金黄且略带焦香,它吹弹即破,就像六月里的桃子那般饱满。轻轻一戳,一股热气便奔涌而出。其外层金黄酥脆,内层柔软白嫩,嚼在嘴里的感觉妙不可言。印度飞饼可以加蛋,也可以不加蛋,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咖喱或者蘸着白糖吃。有些人干脆用手抓着吃,这确实是一种让人吮指的美味。
如今的飞饼有很多创新吃法。你能够根据自己的口味,让厨师在饼上撒上沙丁鱼、番茄等。甚至还可以撒上奶油或者冰激凌等。在吃飞饼的时候,如果再搭配上香浓的印度拉茶,那就更加完美了。
娘惹叻沙
据说娘惹美食见证了马来人与华人联姻时的喜庆氛围。中国素材所具有的内敛特质与马来料理的奔放特点相互碰撞,调和出了在人间极为罕见的爱恋热情。早期马来人与华人通婚所产生的后代,男性被称作巴巴(Baba),女性被称作娘惹()。因此,娘惹美食自然而然地融合了马来菜与中国餐的烹饪美味。在娘惹美食中,最具代表性的叻沙充分体现了浪漫且丰富的娘惹美食特色。
正宗的娘惹叻沙注重椰浆的鲜美、鲜虾的甜以及自制辣椒油的辛辣。其中的主食必须用粗米粉。轻轻尝上一口,那浓浓的香味与辣椒的霸道,如同洪水般侵袭着舌蕾的触觉。咽入喉中时,仿佛还能听到滋滋的声响。精神瞬间振奋,萎靡的胃口立刻兴奋起来,已吸饱叻沙汤香味的米粉和佐料,在诱惑着你赶紧把它吃完。当下顾不得烫,把它唏哩呼噜地吃得一干二净。接着再来一壶工夫茶,便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满足感。在新加坡,推荐你务必尝尝有超过 50 年经营历史的正宗加东叻沙。据说加东叻沙现今所使用的辣椒油还是其创始人当年亲手制作的。
咖喱鱼头Fish Head
咖喱是印度的特色。鱼头是华人的最爱。二者能结合在一起,算是新加坡自创的印度佳肴。这道菜由新加坡的印度人最先开创,起初只是做给爱吃鱼头的华人吃。渐渐地,马来人和印度人也开始喜欢这道菜。经过多年的改良,咖喱鱼头的名声开始广泛传播。
这道佳肴洋溢着印度风味,通常以一大块石斑鱼头或者红鲷鱼头作为主料。先使用姜葱和蒜头进行爆香,接着用浓稠的咖喱酱汁来焖煮鱼头。鲜嫩的鱼头与香辣的咖喱汤相结合,辣中带有甜味,香味十分浓郁,辛辣的程度也很够劲。然而,虽然辣,但却异常顺口,并且其中还蕴含着赤道阳光般亮晃晃的多种香料滋味。用香酥的烤饼沾满汤汁后送入口中,只感口感十分饱满。这使得你的五脏六腑仿佛都随着味蕾一同被惊醒并苏醒过来,着实既刺激又令人满足。
菜头 Cake
菜头被称作萝卜糕,萝卜糕其实就是萝卜的俗称。菜头原本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一种年糕。起初是把萝卜的皮去掉并刨成丝,接着加入腊肠粒、虾米粒、香菇粒、芹菜粒等配料进行蒸制,它外酥内嫩,味道清香且不甜腻。而如今我们所吃到的新加坡菜头早已经过融合改良,是用白萝卜加上蒜和蛋酱,以合适的火候煎炒到金黄色,就变成了美味可口的炒萝卜糕。新新加坡的菜头分为黑白两种,它们各具风味。黑菜头是加了黑甜酱进行翻炒的,味道咸中带甜,入口就会融化;而要品尝原味的话,就选择白菜头,它外脆内软,香味扑鼻,也会让你喜爱。
罗惹
罗惹在马来文中的意思是大杂烩。它既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餐前开胃菜和配菜,也是一道健康的营养小吃。其用料包含各种新鲜水果和蔬菜,像凤梨、黄瓜、甜萝卜、豆芽、青苹果、生芒果等。材料被切成细块,油炸豆腐干、油条和虾片等被一同放进碗里,特制的虾膏酱、新鲜辣椒、柠檬汁和烤花生碎末也被加进去,然后一起搅拌均匀,这样就做成了一道清凉爽口的特色沙拉。
这道菜看似普通,但其口感相当不错,成为了新加坡菜的一道亮丽景致。罗惹的口味是酸甜的,酱料与新鲜蔬果融合得恰到好处。色泽黑黝黝的虾膏酱虽其貌不扬,却味道鲜美,令人难以抗拒。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