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在此祝各位读者虎年大吉,新年快乐!
有句话说:胃里的那块空白,只有家的味道才能填满。
在全家团聚的时候,邀请您把过年的美食分享给大家,同时也分享您的快乐。
今天是春节。小编带你去“吃”潮汕的过年美食。大家都知道,潮汕地区的美食小吃有很多很多。在春节期间,更是有着许多特别的“年味”。
潮汕保留着众多被赞为“活化石”的中原古典文化遗存,其中一个尤为突出的民俗是传统的祭祀文化。在潮汕地区,从大年三十到正月期间有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这些活动催生出了种类丰富多样的祭品。除了鸡鸭鹅、鱼虾蟹、甜品、水果等食物之外,最能体现潮汕特有文化的祭品当属这种独特的“粿”了,从而形成了特有的“粿文化”景观。
“粿”,《康熙字典》中解释为:是一种米制的食物。然而,潮汕地区的“粿”的概念,远远不是仅仅“米食”这般简单。首先,粿的原料除了米之外,还有面以及薯粉等。其次,粿的类别非常多。仅从形式方面来划分,就有有皮无皮这两大类。皮包馅的种类有红桃粿、鼠粬粿、朴籽粿、无米粿、菜粿、猪朥粿、笋粿、粿条卷等。没有粿皮的有粿条、甜粿、草粿、菜头粿、芋粿、栀粿、发粿、麦粿、糕粿等。还有那种分不清皮馅的鲎粿。此外,还有按照季节、按照功效等进行分类的,以及归不了类的咸水粿、炸粿肉、粿汁等。种类繁多,各不相同,潮汕到底有多少种“粿”呢?恐怕没人说得全。
潮汕有一句谚语与“粿”相关。这句谚语说的是时节到了就做相应的粿,时令变化要预防相应的疾病。这说明了“粿”在潮汕饮食里有着重要的地位。
不同的节日要做不同的粿品,如春节做红桃粿、鼠粬粿(潮汕话:鼠壳粿);元宵节要做甜粿、发粿(潮汕话:酵粿)、萝卜粿(潮汕话:菜头粿),也就是“三笼齐”,寓意甜、发且有彩头;清明节用陶模蒸制朴籽粿;端午节做栀粿(潮汕话:支粿)……
时令防时病,指的是粿品的防病功能。做粿的原料一般为蔬菜,这些蔬菜具有防病治病的功能。吃粿能够防止各种节气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例如,鼠粬粿可预防春天的春寒咳嗽;红桃粿可消食健脾;菜头粿可祛湿;麦粿利便护肝;栀粿可助消化。
粿品是养生益寿的保健食品。
下面我们来说几个春节必备的”粿“
红桃粿
红桃粿还有红壳桃、粿桃、桃粿等称呼,几乎每个潮汕人都品尝过这种粿。
古人有言:天上存在一种桃,其名为蟠桃。听闻此桃能让人存活百年,品尝此桃则可存活千年。正因如此,人间才有了“寿桃”这一说法。而红桃粿正是以这一传说为原本进行创作的,它传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对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的祈愿。
老一辈人讲,以前过节前,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制作红桃粿。首先,把大米泡在水里一个晚上,让大米变软。接着,第二天把泡软的大米晾干。之后,用石臼将晾干的大米舂成粉,再筛出足够细的部分做成粘米粉,而这粘米粉就成为了粿皮的原料。
现在制作红桃粿,主要以糯米粉为原料。会配以广东河粉,或者是将煮熟的面条、熟地瓜泥加入其中。并且还要加入红曲粉一起和成面团。如果仅仅用糯米粉拌和成面团,那么做出来的红粿容易不结实。
红桃粿一般有三种馅料:糯米饭、豆沙、花生馅。
蒸好的糯米加上香菇粒,然后加上虾米,再加上瘦肉末,接着加上腊肠丁等原料,将它们拌匀之后,一起下锅炒,就能够做成浓香的糯米馅了。
平时吃到的豆沙馅大多是甜味的。然而,红桃粿的豆沙馅有所不同。它除了能够放糖做成甜味之外,还可以加些盐做成咸味。
花生炒熟后除去外皮,接着放在石臼里杵成碎末,然后加些白糖并拌匀,就制成了花生馅。
粿印:用于制作红桃粿的模具
红粿桃做成红色,是因为潮汕人觉得红色象征着吉祥如意。它做成寿桃的形状,是因为寿桃象征着长寿和平安。
每年过年过节时,潮汕的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制作红粿桃用于祭祖拜祖宗。食用红粿桃时,既可以将其蒸热,也可以先蒸好后再用薄油煎至金黄后食用。
小编最喜欢的是糯米馅的红桃粿。在从小到大的每个春节期间,都要吃上几天的红桃粿。这红桃粿承载着记忆中的“年味”。
鼠粬粿
南宋末年有传说,元兵入侵了潮汕地区。在兵荒马乱的时候,百姓们流离失所,只能靠野菜来填饱肚子。饥民们偶然间发现了一种野草,名叫鼠粬。这种野草没有毒性,还能充饥,并且有着特殊的香味。于是饥民们就把它采摘下来食用。后来他们发现这种野草可以掺入大米磨成浆,做成粿,便将其叫做鼠粬粿。
鼠粬草
鼠粬草味甘、性平。它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能降血压,还可祛风湿。可主治感冒、咳嗽、哮喘、高血压等病症。对外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也有效果。明代药物学著作《本草正》中曾记载,鼠粬草能温肺气,止寒嗽,散痰气。因此,鼠粬粿老少都适宜食用,尤其适合身体有寒症的人。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人们喜欢在腊月到第二年立夏这段时间食用鼠粬粿。
以前鼠粬粿的馅大多是番薯和红糖。如今潮汕人制作的鼠粬粿,会把各式各样的精致馅料融入其中。其馅料大体有甜、咸、双拼三种。甜的常以绿豆沙、红豆沙为原料,再加入芝麻、炒花生末、陈皮、白砂糖调制而成馅。据说著名的揭阳乒乓粿,是在鼠粬粿的基础上添加槟醅麸演化成槟醅粿的,具有外香内甜、外柔内脆的独特风味。咸香型的则有糯米饭加香菇、肉丁、虾米、花生仁等。双拼是一半甜一半咸,味道十分令人叫绝。制作方法得到改进,这使得鼠粬粿的皮变得柔软且不涩,馅料则是甜香且软滑的,从而让它成为了一道著名的潮汕小吃。
鼠粬粿做法和红桃粿相似。
加入了“鼠粬草”这种植物后,外皮呈现出墨绿色。并且,吃的时候粿皮的韧性变得更好,还带有鼠壳草独特的香气。
甜粿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甜粿好吃但糕难舂。”蒸甜粿是潮州地区农历年初的一种民俗活动。在每年的一个固定日子,每个乡村(或一个大的姓氏宗族)会举行隆重的拜神集体活动,而甜粿是拜神供品中的重要部分。
糯米糕过筛完毕后,将白砂糖或红糖按一定比例掺入其中,接着拌入水分并搅拌均匀,使其成为糯米浆糊。然后把糯米浆糊盛放到专用粿帕中,再放在粿箕上装入蒸笼,最后用炉火加热将其蒸熟。(在农村,一般会按照点燃一至二柱香的时间来蒸煮,以确保粿浆充分蒸熟。)
冷却后,用纱线牵拉,将其切成一片一片。接着,把切成片的东西放在平底铁锅(潮俗称为煎盘)上进行加热。之后,用植物油煎,直至变成金黄色。这样煎出来的东西香酥可口,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刚蒸熟的甜粿用纱线分割成片,蘸一些白砂糖吃着正好。
潮汕人比较喜欢的一种吃法是甜粿炒蛋,这在小编小时候是最喜欢的春节食物之一,味道甜甜的。
酵粿
酵粿属于发酵类的米制糕粿,潮汕人将其称作“发粿”。通常是在冬至、春节等节日才会制作,其寓意为“发财”,承载着人们美好的期望。发粿大多为放白糖的白色发粿以及放黄糖的黄色发粿,其中黄色发粿的数量更为众多。
人们习惯在发粿蒸熟后,在粿面盖上带有“福”“寿”字样的红色印纹,或者写上“答谢神恩”“合家平安”等吉利字句。此时,发粿表面因酵粉发酵膨胀而开裂,其形状如同一朵盛开的花。潮汕人将其称为“笑粿”,因为它象征着“喜笑颜开”的好意头。而且,发得越大、裂痕越深,就越象征着发大财、发好运。最后人们还会在酵粿分出的花瓣上点上一点红色,增添喜气。
潮汕还有各种各样的“粿”
菜头粿
笋粿
韭菜粿
糕粿
无米粿
咸水粿
朴枳粿
沙茶粿
潮汕有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粿”,这些“粿”体现了潮汕地区独特的文化,已然成为许多潮汕人特有的味蕾记忆和家乡的味道。你家乡的味道是怎样的呢?有什么特别之处或者记忆呢?欢迎将其发到我们的微信后台进行展示,参与我们的春节晒美食活动吧~
祖国大地幅员辽阔。每一种传统的美食,都承载着我们 5000 年的记忆。而创新的“舶来品”,则展现了中国人融合包容的口味。
在阖家团圆之际,邀请您与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过年美食,也分享你的快乐~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