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是我国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工程,是面向社会大众的知名招牌。近日,广东的多所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发布了“喜报”,正式宣布学校以“优秀”的等次通过了第一轮终期验收。与此同时,新一轮“双高计划”名单即将公布,那么在广东,哪些学校有望率先脱颖而出呢?记者将进行细致的分析。
广东多所“双高校”报喜
在我国,提及普通本科院校时,“双一流”这个词汇经常被提及。提及专科院校时,国家“双高计划”(即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存在感较为突出。
2019 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了第一轮“双高计划”建设。随后公布了首轮名单,在全国范围内,有 197 所院校的 253 个专业群入选。其中,“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包含 56 所院校,这些院校每所都有 2 个专业群入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有 141 所院校,每所院校仅有 1 个专业群入选。
在广东,有 14 所院校的 19 个专业群入选。其中,有 5 所是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这里面包含 1 所 A 档的和 4 所 B 档的。还有 9 所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其中包含 3 所 B 档的和 6 所 C 档的。第一轮经过 5 年的建设,这 14 所院校的办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社会口碑也变得更好。每年夏季的高考招生热度比较高,投档线呈现出稳定且有上升的态势,很多特色专业的录取最低分都超过了本科线。
近期,第一轮“双高计划”的终期验收工作已经结束。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发布了“喜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也发布了“喜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同样发布了“喜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发布了“喜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发布了“喜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也发布了“喜报”。据悉,广东有 14 所第一轮“双高计划”院校。其中 13 所的得分超过了 90 分,并且所获等次为“优”。另外 1 所的得分未超过 90 分,所获等次为“良”。
第二轮“双高计划”名单2月底前公布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 年)的通知》。通知指出,第二轮“双高计划”将会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及教育强国建设的新要求来展开。并且会集中力量去建设大约 60 所左右的高水平高职学校,以及大约 160 个左右的高水平专业群。每个高水平专业群的经费投入为每年 1000 万。
记者获悉,第二轮“双高计划”是以“办学能力达到高水平、产教融合达成高质量”作为导向的。此计划将进行 3 个重点的布局,其一为服务区域发展进行布局,其二为支撑产业发展进行布局,其三为推动教育对外开放进行布局。包含 6 大遴选标准,其一为学校思政工作具备强大引领力;其二为学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需求高度契合;其三为学校办学条件和产教融合基础良好;其四为项目建设措施与建设目标高度相符;其五为项目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的保障性良好;其六为学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贡献显著。在 2025 年 2 月底之前,教育部和财政部将会复核确定并公布立项建设单位的名单。
新一轮“双高计划”220个名额在各地区如何分配?据悉,教育部、财政部在进行测算时,将重点考核 7 大指标。其中,第一轮“双高”建设成效的赋分占比为 30%。事业发展规模方面,即本省高职学校的数量,占比 15%。职教总体改革方面,包括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试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以及国家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等,占比 15%。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即本省高职毕业生的去向落实率,占比 10%。服务区域布局方面,是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在本省的布局情况,占比 10%。支撑产业布局方面,为国家级产业集群在本省的布局情况,占比 10%。助力大国外交布局方面,涵盖边疆职教布局和职教出海情况,占比 10%。
测算结果表明,第一轮有 197 个立项数。与这相比,整体呈现出稳定且有所增加的态势,并且实现了全覆盖,填补了西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轮“双高”立项的空白。同时,还实现了非均衡布局和差异化布点,具体情况为:4 个省份增加了 2 个,15 个省份增加了 1 个,13 个省份保持不变,这些情况与本省的事业发展态势基本相吻合。
业内专家称,广东的高职教育办学规模在全国处于靠前位置。其第一轮建设成效较为显著,同时还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有望在第二轮“双高计划”中增加 2 个名额,从而达到 16 个。
广东这些高职院校或率先突围
依据上述通知,只有省级及以上的“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才有资格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名单。在第二轮建设方面,现有的“双高校”和其他院校处于相同的起跑位置,然而表现较为优异的院校毫无疑问抢占了领先的地位。从这个视角来看,广东的 14 所“双高校”具备较大的可能性进入第二轮名单。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获评“优秀”。他们有望晋级第二轮“双高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高等职业教育有“创新强校工程”考核。这一考核是观测能否入选第二轮“双高”的重要维度。近三年的结果表明,在上述 6 所在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期评估中得分较高的院校之外,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的综合表现较为靠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综合表现较为靠前,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的综合表现较为靠前,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综合表现较为靠前,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综合表现较为靠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综合表现较为靠前。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曾俊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映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