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9 年 9 月 13 日这一天,终于完成了连续 100 天每天 5 公里的跑步。这算不上是一个很宏大的目标,因为早就有人能够连续奔跑 1000 天、3000 天甚至更久。
但这是自身进步的一小步,无需在意与他人的差距。人只要不忙着刻意去进行对比,就比较容易找到快乐。关于跑多远和跑多快的话题,自己之前就在打卡群里表达过看法:国王和冠军的宝座早已有人占据,不必着急。
这次奔跑的开始是因为体重突然增加了。之前的几年里,其实一直都保持着比较好的健身习惯。我天生不太喜欢运动。人到中年了,必须保持一定的身体活力。之前每周都去爬一次山,体重基本能控制住。2018 年下半年有失控迹象。今年五月份不知不觉飙升到 95 公斤左右。我身高不到一米七八。这体重爬山就显得吃力了。前几年有不错的户外徒步底子。
我属于典型的天生易胖体质。平时走五公里或者一万步,减重效果几乎为零。必须是那种能够加倍流汗,并且结合饿肚子节食才会开始消耗热量的类型。天生不爱运动的我,瘦身一直是很煎熬的。以前每周能坚持到户外徒步,是因为我平时爱游山玩水,一天不知不觉走下来就能达到瘦身效果。但如果只是为了减重而选择每天枯燥地跑步,就会让我发愁。
这次突然变胖是为什么呢?自己基本能保持每天走五公里的习惯,然而对于易胖体质的我而言,这最多只能保证不会继续胖,在瘦身方面几乎没什么作用。变胖的元凶其实只有一个。自己爱喝啤酒,这一年来基本每天都要喝一瓶。而且基本只喝进口啤酒,国外啤酒纯度可能较高,一瓶的热量等同于两瓶国产啤酒。所以看起来啤酒喝得不算多,但增胖速度很快。
想想确实有点不爽。别人既吃不运动,又不会发胖。而自己除了爱喝点啤酒外,生活上也没有暴饮暴食的习惯,仅仅有这点小爱好,却竟然变成了一个胖子。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天生差异吧。有的人出身就在罗马,而有的人却一辈子都在赶往罗马的路上,真是令人感慨。
六月很快就到了,北京的天气逐渐热了。看着自己的身躯日渐发胖,心中仿佛有一千只草泥马在奔腾。看到两年前买好的跑步机落满灰尘的样子,心里顿时生出一丝落寞。既然已经这么胖了,那就姑且试试吧!
开动了跑步机的电源,发现它完好无损。试着以最慢的速度拼命跑了五公里,因为之前有过户外徒步的底子。每公里的配速是 8 分多钟,非常惨不忍睹。好歹算是拿下了重回胖子后的第一个五公里。这一天是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这速度和小朋友们真的差不多。
之前就讲过,我的体质是那种必须经受折磨才会变瘦的类型。虽然我已经比较胖了,但是只要开始跑起来,那么第二天整个人就会轻松很多,也自在很多。自己琢磨着既然已经开始跑了,那就不妨坚持下去试试。不去在意速度和距离,也不考虑能坚持多久,只要以自己感觉舒适的方式跑下去就好,不用理会外界的各种看法和设定,就这样开始了再次尝试跑步的行动。
为什么选择跑步机呢?首先,北京的天气变化较大。其次,自己虽住得离奥体中心较近,步行一趟大概只需 20 分钟左右。然而,自己天生就是个懒人,一想到要换装,还要准备饮水和背包,心里就很烦躁。于是心里想着,算了算了,已经是个胖子了,何必在意这些繁琐的程序呢,懒就懒吧,干脆就在跑步机上跑。何必在意奔跑的形式呢?要明白,许多爱好跑步的同学,不论住得有多远,动不动就会前往北京的跑步圣地奥森去跑一圈。对此,我只能报以冷笑,因为自己实在太懒了,不然也不会变成胖子。
事后表明,这是一个很微小的选择,然而实际上它是一个极为明智的决定。你看,有那么多人在朋友圈里信誓旦旦地立下目标,可最后却屡屡被现实打脸。如果你工作不忙,或者住的离运动圣地很近,又或者有非常强的毅力,那么在都市里每天准备妥当后去固定场地跑步,其实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因为最起码也要花费一个小时的在途时间,还没开始跑步,一个小时就已经过去了。
这时候跑步机的优势得以体现。它简直是懒人必备之物。当还想偷懒时,看看房间里的跑步机,开启电源只需一秒钟。如果自己还不起身运动,就会不好意思再欺骗自己。即便从最拖沓的节奏开始,到穿好运动鞋跑起来,前后也不会超过十分钟,此时欺骗自己已不太可能,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跑下去。那些有着超强毅力的同学,每天都能前往圣地进行运动。别人仿佛生来就在罗马,所以不要去在意别人的厉害之处。如果非要进行对比,那只会让自己受到伤害。
跑了半个多月,不知不觉。全程没有压力,试探着自己能坚持多久,对速度也没要求。随着每天运动深入,体重慢慢减轻。看到没继续胖,心里窃喜。于是很机智地把晚餐管起来,逼着自己再瘦些。盘算着好不容易开始运动,万一不想跑步了,多瘦一点就赚了。
刚开始控制晚餐时很痛苦,常有被饿疯的感觉。不过好在明白罗马非一日建成,晚餐我采取逐渐减少的策略,一点一点少吃,尽量避开高热量食物。之前已领教啤酒的威力,心里已暗自定下目标,以后每周只允许自己喝一瓶啤酒,且最好在周末中午,以此犒赏自己一周的辛苦运动。
很多同学猛练之后瘦身失败。原因大多是用力过猛。他们上来就制定了太牛逼太完美的计划。结果发现自己其实没想象中那么厉害。于是纷纷败下阵来。包括要完成的距离具体是多少,速度需控制在何种程度,一天的餐食严格限制到何种地步,事实表明这仅仅能作为达成目标后的最终效果,一开始就用完美结局的幻想来束缚自己,只会将痛苦留给自己。
同时担心过度控制晚餐会伤害胃,导致胃病。于是采取了逐渐减少晚餐量的办法。半个月后,胃已经能很好地适应了。晚上随便吃几块饼干或一点零食就基本足够了。人的适应能力很强,但前提是不要一开始就追求完美的状态。
但是一想到零食的热量,还是不太好把握。有些零食看起来其貌不扬,然而热量却非常惊人。于是就琢磨着,反正处于挨饿状态,不如来点有营养且比较好吃的东西。在葡萄干、核桃、巴旦木、榛子、腰果中挑选,最后觉得腰果应该不错。当然买了一些各种干果来试吃。结果表明,自己最喜欢的还是腰果。腰果比较容易控制数量,每次运动完可以吃几颗,睡觉前如果太饿也能再吃几颗。在不吃晚饭的情况下,总体能将腰果的数量控制在最多不超过十颗。
牛奶是需要喝的。运动对钙的消耗较多。牛奶的营养很全面。喝一杯牛奶能迅速补充各种营养物质的缺失。这样就不会再去胡乱补充其他营养品了。我每天早上会喝一杯牛奶,且不敢多喝。牛奶和啤酒对于易胖体质的我而言,都是很厉害的东西,会导致发胖。我只敢在早上喝,要是晚上喝,锻炼效果肯定会变差很多。对于我们这种一直都在努力奔赴罗马的人来说,有时候真的很无奈,只能无奈地笑笑。
信命有时很重要。建议喝全脂牛奶,它未被过多过滤处理,营养更丰富全面,口感也更好。若担心长胖,可尽量少喝。这两者并不矛盾,自己要学会适时灵活处理生活小细节。
跑完 20 天且心无挂碍比较顺利后,终于有勇气在朋友圈发出本月跑完 100 公里的 Flag 了,心中不免有一丝小骄傲。晚餐节食有叠加效应,整个人状态挺好,心里想着继续坚持,没打算跑完 100 天,只想提升 5 公里速度,先从时速 8 公里开始,达到这个目标 5 公里只需 38 分钟跑完,在目前速度基础上稍提升就能达成,开始行动吧!
这个时候已经对一个人跑步时的枯燥感到厌倦了。心里在想,如果能加入一个跑步打卡群,大家互相激励打气,那该是多么好的事情啊。于是在各种微信群和朋友圈中四处询问,是否有好的运动打卡群可以将自己拉进去。然而,喊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回应。心里便想,实在没办法的话,那就自己创建一个群吧。手头刚好之前有一个阅读分享群,干脆将其合并成健身阅读分享群。说干就干,立刻更改了群名称和介绍,接着每天开始在群里分享自己的跑步截图。
刚开始这个群里基本没人理会,有些人看到后还冷嘲热讽,说太难坚持肯定做不到,说最好的监督是自己无需别人等。呵呵,人性有时很奇怪,你不动时没人搭理,你想做改变时总有人热心站出来告诫你。
但是,我并未死心。因为以前做过互联网的运营工作,所以我开始在每天的早上和晚上,尤其是在周末,仔细地翻阅朋友圈。我在朋友圈中寻找那些爱发运动轨迹动态的朋友,找到一个就发出拉群的邀请。群里渐渐有了些热度。每天,我会坚持把运动轨迹的截图发到一些户外群里。在每月跑完 100 公里以及每月结束的时候,我一共会发两次动态到朋友圈里,然后再附上阅读健身群的二维码。
以前的那个阅读群逐渐被成功改造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在群里发自己的运动打卡。自己被一些跑步群的同学发现了,还被别人拉到专门的跑步群里。这是开始跑步两个月之后的事情。回想起来,这算是另外一个意外的收获,有幸认识了一帮爱好运动和跑步的小伙伴们。
建立自己的运动打卡群之后,心里就不敢懈怠了。每天运动结束后,都会积极地发出打卡截图。速度方面也开始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对配速的要求不高,只想把 5 公里跑的基础打扎实。对跑步距离暂无要求,心里只想着 6 月要完成时速 8 公里,7 月时速 9 公里,8 月时速 10 公里。这个目标对于热衷跑步的同学们而言是入门级的。即便以时速 10 公里的跑步速度,每公里配速也仅为 6 分钟,属于刚起步的新手级水准。
起初目标定得不高,配速提升过程较为顺利。7 月份上半个月,先尝试在最后一公里加速,接着逐步在全程加到时速 9 公里,到 7 月份下半个月时基本就完全适应了,7 月份成功地达到了新的配速。每次在提升配速时,会有一些小痛苦。最明显的感受是跑 5 公里时,出汗会更多且更频繁,饿得也会更快。不过此时胃已能很好地适应平日运动,最大的代价就是多吃几颗腰果。
7 月份快要跑完的时候,也就是跑了 50 天之后,我才想到可以试着跑到 100 天。打卡群逐渐热闹起来,有了良好的激励效果和分享氛围。每天跑步时能与小伙伴交流,不再枯燥。大家时不时会分享运动小技巧和经验,能从他人跑步过程中汲取更多,可更科学地制定运动计划。跑前要进行热身和伸展。刚开始我只知道直接开始跑,接着腿肚子就会很难受。学会一些常见的热身伸展动作后,不适很快就得到了缓解,不会再出现一开始就硬跑而难以承受的情况。
在这个互联网的新时代,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运动,都要善于向身边的朋友学习和分享。要选择建立适合自己的圈子,主动为自己创造和营造好的氛围,这些都很关键。每个人探索世界的角度和形式各异,但总能带来不同的视角和成果。在分享的过程中,也有利于我们自己加速成长。在这个新时代,一定不能做一个吝啬于分享的人,也不能自作聪明地独自做事而不与他人交流合作。
学会热身之后,跑步前的焦虑得到了很大缓解。身边有跑步机,能在 5 分钟内跨到跑步机上。然而,每天何时开始行动,有时仍需经历漫长的心理酝酿期,毕竟自己天生就是个懒人。跑了 50 天了,仍不敢说自己拥有了跑步习惯。常听人说 21 天能养成新习惯,那多是针对工作和学习的小习惯。而跑步这种有难度的习惯,我觉得起码得乘以 10 倍时间。自己跑完 100 天之后,依旧不敢说已拥有雷打不动的跑步习惯。
通常来讲,5 分钟的热身伸展时间是足够的。时间既不充裕也不算少,只要身体开始微微出汗,就能够直接开始跑步了。做过热身运动后,前面一公里的不适感会大幅降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跑前的焦虑感。先完成轻松的 5 分钟热身和伸展,接着再开始跑又不那么痛苦的话,每天运动的信心就会无形中增强,不会再总是畏惧和拖延,最终避免不了了之。
8 月份起,自己的跑步配速顺利达到每公里 6 分钟,此速度相当标准。若按此速度结合距离训练,能顺利完成马拉松比赛。若全程保持该速度,完成比赛大约只需 4 小时。不过我没打算很快去挑战马拉松,因为对我而言还有些遥远。
8 月下旬,尝试依照新配速跑了几个十公里。过程很顺利,都在一小时内完成了。因为已经跑了快 3 个月,现在的配速适合入门级新手。十公里最后 500 米,自己能稍作冲刺,感觉良好。终于重回 10 公里跑步赛道,这对胖子来说很不易。
9 月份到了,还有大概十天的时间,100 天连续跑即将结束。心里想着,既然十公里跑能顺利完成,那就尝试下另一个小目标吧,把速度提升一下,达到配速五分半左右,也就是时速 11 公里,于是就立刻行动起来了。
这次速度的提升不像以往那样顺利。之前知道提升速度比提升距离难度大,尤其是配速在每公里 6 分钟的正常基准范围时。所以首次挑战新配速的过程十分痛苦,几乎是在上气不接下气的状态下勉强跑完的,尤其是最后的两公里,完全是靠心里默默数数来给自己打气,艰难地熬了过来。第一次的冲击没有表明是失败的,但却暴露出这波操作无法持续。如果这样强行去做,只会让自己疲惫不堪。
眼看着 100 天的终点即将来临,自己仍不甘心。于是拿出老办法,以一公里一公里逐步叠加的方式来完成提速过程,从最后一公里开始,接着到两公里,再到三公里。最终在最后的三天时间里,顺利达成新配速,即每公里配速五分半。自己对这个结果较为满意,在 100 天内完成了两项既定任务:顺利跑完十公里,并且取得了更好的配速成绩。
这 100 天连续跑步,几乎没有间断。只是因为有两天去爬山,一天去骑行游泳,还有一天感冒,所以一共中断了 4 天。总体来说,执行得非常好,减重成果也很显著,一共减了约 25 斤。
控制了晚餐和啤酒,然而早餐和中餐基本未做太多限制。并且自己每周还有一篇原创文章的任务,正因如此,没太敢对饮食进行过于苛刻的控制,担心脑子会因此而短路。对减重的最终结果比较满意。不过,目前体重仍在超标的范围。正因如此,最后的提速过程不太顺利。根据以往经验,若体重能再减轻 5 斤,挑战新配速会顺利很多。
首先来谈谈 100 天如何坚持的问题,前面已有所提及。我选择了跑步机这种方式,这样就不会给自己拒绝出门运动找借口。之后又结合了跑前的热身以及伸展,从而最大程度地规避了跑前的焦虑感。
其实隐含了一个每天坚持所带来的好处。在这期间,有那么几天,自己真的是一点儿都不想动。哪怕是经过了合理中断之后的接续,再次开始跑的时候,依然会非常辛苦。但彻底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每天坚持是进步的最佳方式。之前所写《为什么每天去做,才是养成一个新习惯的最佳途径》中有详细说明。既然中断一天再继续都很辛苦,要是真偷懒好几天,继续下去岂不是会把自己搞残?不如对自己好一点,乖乖每天坚持去跑。只有这样,每天的成果才能累计,说实话也是为了避免推倒重来让自己更辛苦。
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跑步机的不好传说。总有一些人声称跑步机会让自己的腿跑残、跑废掉,还会落下不好的跑步习惯等。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如果情况真是这样,那么为何每家健身房里都有一排排的跑步机呢?由此可见,跑步机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反而还是养成跑步习惯的优良利器。对于我这样之前体重 95 公斤的胖子而言,跑完 100 天两腿基本没有受伤,这就是实证。
不少人对跑步机有这样的错觉,原因有二。其一,他们没有习惯在跑步机上跑步;其二,可能是在身体超重的情况下用力过猛,一开始就只想着跑多快、跑多远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跑步机上最容易出现。因为在现实的跑步过程中,随时可以中断和放弃,但有些同学过于执着,在跑步机上定好了速度和公里数后,只要没到终点,就不会停下来,所以结果就不太好。
需要注意的是,跑步机上的难度低于现实中的跑步,跑相同距离在跑步机上更易。我每月会选一天进行户外跑,发现户外跑步强度比跑步机高 5%到 10%左右,这可能与风速、衣物配重、地面坡度变化有关。我还询问过几个专业朋友,他们说跑步机上参与运动的肌肉群会少一些,因为是被动式跑步。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调整跑步机的坡度得以优化。我当前选择的坡度为 2。当坡度增加后,跑步的难度会明显提升。而且加了坡度之后,跑完步双腿的感觉会更舒适,也更接近现实户外跑时的感觉。另外,跑步机对步频的训练效果非常好。在我进行户外跑步的这段时间里,完全不需要特意去留意每公里的配速,然而最终的结果却和在跑步机上跑步时一样精确。因此,我个人建议可以通过跑步机来更好地训练自己的配速和节奏感。
最后想说,100 天的连续跑步只是一个极小的目标。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成功坚持一件小事所带来的喜悦。这给曾经动不动就找理由放弃的自己,上了最好的反思教育课。我认为自己从此以后会更有韧性,不再轻易放弃,尤其是在一些看似不那么好的机会和时点,很多时候坚持下去或许就会发现是金矿。
此外,收获了一个更健康的身体以及良好的作息习惯。因为已经年过四十,身体不出现问题,就几乎是一种收获。不胡乱吃喝,不暴饮暴食,再加上适当的运动,将会在人生的后半程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通过运动让自己的精神状态得以提升,或许真的能够提升自己吸引运气和财运的能力。
另外,收获了一群爱好运动和跑步的朋友,周围聚拢了一批更具正能量的人脉。回想三个月前,遭遇了某些人的冷嘲热讽,自己还在四处寻找打卡群。蓦然回首,才发现那个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看来这句话是正确的。很多事情并非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因为有了一个新习惯,所以进入了一个新的圈子,并且收获了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看来人应该不断地去尝试和体验,这是精进自己的最佳方式。在坚持下去的多数时候,是能够收获不错的结果的。希望每天跑步分享打卡的小伙伴可以加我的微信,我会拉同学们进群。
新的目标自然地摆在面前,一是进行一次半马,二是进行一次全马。目前暂不确定完成这些目标所需的时间,但在 2019 年底挑战半马是有希望的。在 100 天里,打下了良好的 5 公里基础,增强了体质。后续只要开始更多的户外跑训练并延长距离,以目前的配速,半马目标并不遥远。至于全马目标,我先把半马目标圆满完成再说。
最后想说的是,回到最初的初心和目的。做一个胖子是没有魅力的,即便外在条件很优秀且有文化内涵,身体的笨拙也会降低我们的行动力,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惰性和不好的习惯,进而影响并降低我们进阶到更优秀层级的可能性,让我们失去本该属于我们的机会和机遇。既然我们都只活一次,何不从现在开始选择一种更优秀的生活状态呢?加油!
白领财富汇,关注白领在职场的发展情况,关注个人的成长情况,关注理财规划等相关话题。它是你的专属白领生活社群,会传递经过筛选的优质内容,大家一起对抗现实带来的焦虑。
人生最大的捷径,就是读一流的好书和文章
越来越火的“斜杠青年”,我为什么劝你不要当?
提高孩子财商有诀窍,美国妈妈的一堂趣味财商课!
《 视频教程138课》 | 学习福利!
分享好文章,就有机会获得微信现金红包
留言或评论推荐,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处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