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跑步机上挥洒汗水的时候,是否有想过这些能量是可以被回收并加以利用的呢?近些年来,在国内外出现了一批“自发电健身房”,它们号称能够把运动所产生的电力供给到场馆当中,甚至还能供给到电网上。这种带有环保概念的情况听起来十分美好,然而在现实里,技术方面的瓶颈以及商业化所面临的难题仍然是不可被忽视的。
1. 你的每一步,都在“发电”?
部分高端健身房的动感单车、跑步机等设备搭载了能量回收系统。比如:
美国的“Gym”,会员骑行 1 小时能够产生约 100 瓦时的电量,这些电量足够把 3 盏 LED 灯点亮。
中国深圳有一个试点项目,该项目通过踩踏“发电地板”来为健身房的走廊提供电力,然而,其覆盖范围是有限的。
英国的“Eco-Gym”,它将太阳能与人力发电相结合,并且宣称能够减少 40%的外部用电。
专家解读:
清华大学能源研究所的李教授指出,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健身房想要依靠人力发电来实现自给自足是不现实的。
2. 三大瓶颈:效率、成本与体验
发电单车的发电效率较低。一台发电单车需要连续工作 5 小时才能够充满 1 度电,这 1 度电的成本约为 0.6 元。同时,维持健身房的运营,每天的耗电量超过 200 度。
设备改造成本较高。普通跑步机的售价大约为 1 万元,而发电型号的价格是普通跑步机的两倍。其回本周期长达 5 到 8 年。
部分会员反馈,在使用过程中,发电设备的阻力变得更大了,这种情况可能会对运动效果产生影响。
3. 未来方向:环保象征>实际供电?
尽管技术受限,这类健身房仍被赋予更多意义:
上海某健身房推出了“发电积分换课程”的活动,该活动使得会员的参与率提升了 30%。
荷兰一家健身房通过会员的发电量来种植树木,并且成功地吸引了环保主义者。
欧盟有政策扶持,计划在 2030 年前把“绿色健身房”纳入碳积分体系。
4. 普通人如何参与?
健身从消耗转变为“生产”之时,这场绿色革命或许才刚刚拉开帷幕。尽管现阶段的发电量十分有限,但每一次的踩踏都在为未来进行储能。要知道,改变世界的不只是技术,还有每个人所做出的选择。
(本文数据来源:国际能源署、清华大学能源研究所公开报告)
互动话题: 你愿意去“发电健身房”吗?投票→
支持!环保又有趣
拒绝!不如专注锻炼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