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购买车险攻略
作者:勇说车险/
我们会不时收到一些网友关于如何买车险的咨询。实际上,这些内容在我们的历史文章中都有提及。在本篇中,我们将对其进行汇总。内容较多,建议有选择地阅读!!!
一、最高性价比购买2020版汽车保险险种之车损险介绍
2020 年版的《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示范条款》。此条款是全国统一的,以往各公司有各自不同的条款。从商品或产品角度来讲,车主购买各家保险公司的车险,原则上是一样的。当然,实际中存在区别,之前已有文章对此进行过介绍。2020 年版的条款内容与 2014 年版相比,总体上扩展了很多赔偿范围。同时,一些附加险的内容被并入了车损险中。这也是部分车主经常问我的问题,即为什么我的车险保费比去年贵了。因为这就好比,你去年买了一杯 200 毫升的奶茶,今年改成了一杯 300 毫升,自然就会贵了。当然有不贵的情况,这取决于你的车型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因为车险费率变得越来越细致,各位车主可以简单思考一下,对于购置价都是 20 万的车,在发生事故且损失零件相同时,A 车的维修费是 5 万,B 车的维修费仅为 3 万,那么你觉得保费哪一个更贵呢?这就涉及到车辆零整比的问题。汽车厂商并非傻子,他们的应对策略如下:降低不常用配件的价格,同时大幅提升常用件的配件价格。这就是现在会出现一些车型中,2 个大灯、保险杠、冷凝器加散热器这几个配件的价格约为整车车价一半的原因。
本人进行这样的介绍后,相信大部分车主能够了解,为何一些车型在费改后保费反而变贵了。那么,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车损险到底是否需要购买呢?当然,主险的购买比例通常很高,且没有其他替代方式。所以,车损险是需要购买的。在目前国内的保险市场中,车损险的赔付率接近 65%。这意味着,所有车主所花费的 100 元中,约有 65 元会赔付给一些车主。而寿险和意外险等保险,最后赔付出去的金额较少,少的只有 20 - 30 元,一般的也只有 40 - 50 元。当然,这里所说的赔付率是整个车险的赔付率。如果车龄超过 10 年,个人觉得购买的必要性不大。因为车龄 10 年以上的车辆,其维修费用通常只有新车维修成本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这个车龄的汽车,车主一般不会去服务站,也不会使用原厂配件。所以,即使发生事故,有时维修费也不会比新车高。最关键的是,这个事故不一定会发生。中国的汽车事故发生率一般在 20%到 25%,也就是说,每十台车在一年时间里,会发生事故的一般在 2 到 3 台之间(包括一台车多次事故)。另外,损失大的情况比例更少。总结:车龄 10 年以上的车不建议购买车损险。5 至 6 年车龄的车建议购买车损险。6 至 10 年车龄的车可选择性购买车损险。当然,这只是个人建议,是实用性与经济性相统一的最优选择。若你不缺钱,当然可以购买所有险种,但有些险种纯粹是在送钱,此部分后面再介绍。
二、如何最高性价比购买保险险种之三者险介绍
上篇编者介绍了编写几篇系列文章的背景,还介绍了车损险的一些内容,主要是关于车险费改后一些车主保费反而变贵的问题。本篇则是介绍机动车第三者险的内容。本人从业多年,见过只买交强险的,见过只买商业第三者险的,也见过买其他险种的。但从未见过只买车损险的。也就是说,一般只要购买商业保险,就基本没人不买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只买交强险的除外)。特别是随着中国法制化进程的加快,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如果不按法律规定赔偿受害方的赔款,后果可能会极为严重。最后,当事人的财产可能会被保全并拍卖,还有可能被列为失信人员名单,这会对个人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编者时常听到这样的话:我宁愿舍弃自己的车子,车子撞了之后也不修理,也要购买商业三者险。这意味着,对方的损失必定是要进行赔偿的。另外,新闻时常会报道碰撞豪车的相关新闻,这进一步增强了几乎所有车主购买第三者保险的意愿。因此,强烈建议购买三者险。对于购买 50 万保额、150 万保额还是 200 万保额,这由各位车主自己来决定。然而,编者建议部分车主可以好好利用“法定节假日限额翻倍险”这个附加险种。原因是什么呢?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上班族,市区交通极为拥堵。平时的工作日,他们大多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上下班。真正使用车辆的,几乎都在法定节假日。对于这部分车主,完全可以选择 100 万的三者险加上“法定节假日限额翻倍险”。这样做的效果就等同于购买了 200 万的三者险,还能省下小几百元的保险费。
这些属于技巧,不过,仅能适用于特定的人群。进一步来讲,各位车主购买三者险,主要是为了避免在意外碰到“人”之后产生的费用问题,担心碰到豪车的人大概不会很多。从概率方面来说,碰到人时,损失程度通常在八、九级伤残这个范围之内。因为致人死亡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并且近 2 年,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严格检查非机动车佩戴头盔的要求,还有后续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所以致人死亡的事故比例应该会有所降低。从购买保险成本的经济性和实用性角度来看,同时考虑对应的损失风险,通常只需要考虑致人构成八、九级伤残以内的赔偿情况就可以了。目前,城镇居民构成八级伤残的费用大概是(5 万到 6.3 万)乘以 20 再乘以 0.3,结果在 30 万到 38 万左右。加上其他的医药费、务工费、被扶养人费用等,一般不会超过 20 万。所以,大部分的赔偿费用大约在 50 万左右。再加上费改后交强险限额调整为总计 20 万,这样就有大约 70 万的保障。因此,绝大部分的事故损失在 50 万以内。编者依然强调,这是经济性与实用性的最佳状况。倘若你不介意花费,能够购买 2000 万的额度。上述内容仅仅是个人的看法,若你不喜欢,请勿进行攻击,同时我也不会对这些观点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无论是法律方面还是道德方面等!总之,三者险是强烈建议购买的。对于特定的人群,可以恰当运用一些技巧!
三、如何最高性价比购买保险险种之车上人员责任险介绍
2020 年车险综合费改后,本篇介绍的是主险中的最后一个险种,也就是车上人员责任保险。这个险种没什么可介绍的。本编主要对车上人员责任保险和驾乘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简称:驾乘险)进行比较。驾乘人员意外伤害保险对应的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驾乘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示范条款(2020 版)》的内容。将这两个险种比较后,从性价比角度来看,大家会发现车上人员责任保险的性价比很低。下面,编者从保险最重要的几个方面展开介绍与比较:其一,保险责任方面,两个险种的保险责任大致相同,主要针对发生事故时车上的人员,其中包含司机和乘客。这意味着,倘若车上人员责任险可以进行赔付的情形,驾乘险也能够给予赔偿。三、保险金额方面:车上人员责任险仅赔付医疗费,然而驾乘险不仅包含医疗费,还涵盖了伤残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并且是分项列明保险金额的,以此来确保更为全面。从保险金额和保费的比例角度来看,总体上驾乘险的保险费用更加便宜,其性价比相对更高,也更实用。
五、赔偿方式:车上人员责任险与驾乘险的最大区别在于赔偿方式。车上人员责任险的责任是需依据事故责任比例来进行赔偿。例如,若 A 车与 B 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使 B 车车上人员受伤,且 A 车负全责,然而 A 车未投保交强险和商业险。根据车上人员责任险的条款内容,B 车有人员受伤。B 车因是无责,所以车上人员受伤所产生的医疗费不能向 B 车的保险公司进行理赔。因为车上人员责任险是按责任赔付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按责赔付”。这是该险种存在的一个不足之处。此外,车上人员责任险存在一个责任免除的方面。其赔偿计算公式为:对于每座的受害人,当(按照合同约定核定的每座车上人员人身伤亡损失金额减去应由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赔偿的金额)乘以事故责任比例,高于或等于每次事故每座责任限额时,就意味着车上人员责任险的赔偿,需要扣除对方交强险的赔偿限额,这是强制性的规定,即便对方未投保交强险,也需扣除交强险应承担的金额,超出的部分,车上人员责任险才可进行赔偿,这是车上人员责任险的第二个不足之处。在驾乘险中,依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驾乘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示范条款(2020 版)》的第十二条规定:在保险期间内,倘若被保险人已经从其他途径获取了补偿,那么保险人仅仅承担合理医疗费用剩余部分的意外伤害医疗保险金的给付责任。被保险人发生意外伤害保险事故,不论一次还是多次,保险人均按第六条(三)规定分别给付意外伤害医疗保险金。这意味着,即便对方未保交强险,驾乘险依然可以进行理赔。也就是说,若对方耍赖且不肯赔偿,你也能够找自己的保险公司来赔偿驾乘险的损失部分。
所以说,综合来看这几点,尤其是赔偿方式的区别内容。车上人员责任险有按责任比例赔偿以及先扣除交强险赔偿部分的约定。而相比之下,驾乘险就不同。所以说,车上人员责任险相较于驾乘险是很逊色的。因此,建议各位车主,不要去购买车上人员责任险,而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驾乘险。
四、如何最高性价比购买保险险种之附加险介绍
以及是否值得购买的详细内容
1、附加绝对免赔率特约条款
这是一种减费险种。所谓减费险种,就是当你选择了这个险种后,保险费会变得便宜,但相应的保障会减少。例如,你若选择了这个险种,且选择的是 10%的绝对免赔率,那么保险费会便宜,然而一旦发生事故,商业险的赔偿就需要扣除 10%,也就是说只能赔付 90%。如果事故损失为 元,那么保险公司就只赔 9000 元。个人建议,车主不要选择这个险种。
2、附加车轮单独损失险
车主正常情况下投保车损险后,若仅导致轮胎、钢圈、轮罩这三种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全部受损,且车辆不存在其他损失,此时保险公司不会对这些损失进行赔付;然而,倘若投保了车轮单独损失险,那么这些损失就能够得到正常赔付。个人认为,目前的费改政策中,赔付一次会对后续产生影响,这种影响长达三年。依据之前文章的介绍来看,对于一辆价值 10 万左右的车辆,若损失在 1500 到 2000 左右,向保险公司进行理赔的意义已经不是很大了。10 万左右的车辆,更换轮胎、钢圈、轮罩的费用接近 1500 到 2000 元,因此,即便真的遭遇这样的事故,车主也会在赔与不赔之间感到纠结;并且,要是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故,若车主不进行理赔,这个附加险的保险费用就相当于白白给了保险公司。所以,编者觉得,这个险种购买的意义不是很大。
3、附加新增加设备损失险
这个险种较为小众。它的作用接近车损险,但存在区别。关键在于新增加设备的安装位置,由于事故发生率方面,前部损失的概率最高。所以,若新增加设备安装在车辆前部表面,可考虑购买;若安装在车辆内部或后部上方,意义不大,因为这些位置受损概率低。
4、附加车身划痕损失险
这个险种的性质和附加车轮单独损失险较为类似。其理论是,一旦索赔就会被算作一次理赔次数,由此导致的 NCD 系数提升所带来的保费上涨,与理赔金额十分接近。再综合考虑购买这个险种所需的保险费,它绝对是没什么用的,甚至比鸡肋还要差。同样地,编者觉得购买它的意义不大,不过高档车除外。
5、附加修理期间费用补偿险
这个险种,编者之前曾做过详细介绍。它是车主能够赚取保险公司钱财的唯一险种,也是唯一的机会。然而,在费改之后,这个险种的实用性丧失了。因为现在对于小金额的理赔,车主都不会去赔付了,这使得车主获得该赔偿的概率大幅降低。所以,编者认为,购买这个险种的意义也不是很大。
6、附加发动机进水损坏除外特约条款
这个是减费险种。车主若选择了此险种,当车辆在涉水行驶或被水淹等情况下,导致发动机受损,保险公司将不予赔付。此险种由车主自行决定,因为其费用不高,并且与车辆所在的省份有很大关联。
7、附加车上货物责任险
这个险种是专门为货车而设立的。然而,编者主要讲解的是私家车方面的内容,所以对于这个针对货车的险种就不进行介绍了。
8、附加精神损害抚慰金责任险
这个险种之前的文章介绍过。交强险可以优先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且一般只有在构成伤残时才有。所以整体来看,这个险种的作用不大。因此,编者认为购买这个险种的意义不大。
9、附加法定节假日限额翻倍险
这个险种对特定人群作用很大。具体可详见《2020 年车险综合费改后如何最高性价比购买保险险种之三者险介绍》的内容,其中有详细介绍。另外,对于喜欢自驾游的车主,以及节假日经常外出的车主,强烈建议购买该险种。
10、附加医保外用药责任险
这个险种类似于 2014 版本中的“机动车损失保险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险”。它的作用在于,当造成第三者人伤时,医保外的费用能够正常进行理赔。考虑到这个附加险的费用,编者建议购买该险种。
11、附加机动车增值服务特约条款
这个险种,车主有完全的决定权。本质上,它就是用花钱来购买服务。其实,编者的观点是,这个险种不属于保险的范畴,因为它不符合保险的射幸原则。
总结:这 11 个附加险中,仅“附加医保外用药责任险”值得购买。“附加法定节假日限额翻倍险”可根据特定人群进行选择性购买。其余险种不建议购买,有些附加险纯粹是在给保险公司送钱。最后需说明,编者的建议是基于最高性价比和实用性,并非绝对的需要购买或不购买。若你不差钱,这 11 个附加险可全部购买!
勇说车险:专注于保险方面的内容,不会售卖保险。能够为大家答疑解惑,为大众提供服务。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并咨询。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