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7 日,地点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这里有一个 7800 平方米的芙蓉厅。图为记者杨旭所拍摄。
长沙新增一个打卡地,那就是长沙国际会议中心。这里将会成为长沙承办各类国际中高端会议的场所。
11 月 17 日,记者对位于长沙市高铁会展新城会议会展片区的长沙国际会议中心进行了探访。接着走进了被称为“中国馆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先生设计的会议中心,从而感受到了这座历经 8 个月建设的恢弘建筑。
设计师太阳底下思考近一个小时
每座大城市都有标志性的地标,像 G20 峰会的杭州馆、上合峰会的青岛国际会议中心等。长沙也有国际会议中心,它与那些地标相对应,成为了长沙乃至湖南省面向世界的新名片。
从很多细节能够看出其不凡之处。东入口有着祥云之路;北入口呈现出中国传统竹简书卷的美感;西入口的不锈钢雕塑是山水雕塑的标识,并且打造出了漂浮的山水景象。
长沙国际会议中心的吴周进行介绍,何镜堂先生在设计西入口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让现场的施工人员难以忘怀。西门的三面水池都能够倒映出会议中心的全貌。当时正值艳阳高照的时节,何院士在太阳底下,面对着正前方的水池,站在测量位置处,思考着倒影以及水立面等方面的测算。他看着水中的倒影,思考了将近一个小时。
吴周进行介绍,长沙国际会议中心的占地面积大约是 21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大约是 17 万平方米,其建筑高度为 49.8 米。有一个主会场芙蓉厅,面积为 7800 平方米;有一个圆桌行政会议厅,面积是 1800 平方米;有一个宴会厅,面积为 3400 平方米;有一个展厅,面积是 5100 平方米;有一个户外中式屋顶花园,面积为 7000 平方米;还有各型多功能厅、会议室、接见厅、展厅、新闻中心及休息厅,总共 60 个厅房。
芙蓉厅包含芙蓉全厅以及三个芙蓉厅。芙蓉全厅最多能容纳 7000 人。三个芙蓉厅各自都能容纳 2330 人。另外,面积为 3400 平方米的湘江全厅最多可容纳 3000 人,媒体发布厅最多能容纳 2100 人。
芙蓉厅的设计理念源于“芙蓉国里尽朝晖”。17 日下午 5 点时,迎着从窗户透进来的夕阳的光芒,记者透过位于三楼的高端且气派的玻璃外墙,能够俯瞰长沙国际会展中心。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户外花园位于三楼且是其亮点。记者获悉,中庭有大约 5900 平方米的屋顶花园以及 1200 平方米的后花园。其景观设计主题源自岳麓书院,屋顶设计“赫曦亭”,其来源为屈原的《离骚》,“赫”意为红色,“曦”意为朝霞,两者合起来就是“旭日东升,红霞满天”的意思。
家门口的“城市客厅”以细节打动来者
长沙国际会议中心对外开放后,长沙在对外“走出去”方面的发展进程将获得一个重要的助力。长沙的对外发展将因国际会议中心的开放而更上一层楼,增添一个关键的砝码,推动其在国际舞台上的步伐。
吴周回忆起长沙国际会议中心的建设历程。它是以发展作为主题的。从一开始的是村庄的土地,后来逐步发展成了如今的国际会议中心。在这一片区,长沙高铁会展新城会展片区国际交流区一期项目得以实施。这一项目标志着“长沙国际礼宾会客厅”项目正式启航,它承载着国际文化交流展示窗口、长沙对外事务交流门户、湖南“走出去”发展平台以及国际级城市核心配套这四大功能。目前,长沙与五大洲的一些国家建立了友好城市或友好合作关系。这些国家有 30 个,涉及的城市有 50 个。长沙还成功举办了多场重要的国际会议。并且,长沙成为了中非经贸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
长沙国际会议中心区位交通优势较为明显,被称作是家门口的“城市客厅”。它靠近四个高速互通口,到雨花互通口只有 5 公里的距离;与长沙高铁南站隔河相对,相距仅 2 公里,坐地铁 1 站就能到达;规划中有 5 条地铁线和 1 条磁浮快线在运营,机场高速以及磁悬浮列车与长沙黄花机场相连接,距离为 18 公里。
该中心正努力打造成为一个具备高标准且国际化的国际会议中心与星级酒店群。这里拥有单/双间客房一千余间。会议中心配备了大型的中央后厨系统。同时,它能为万余人的大型项目提供餐饮服务。它填补了长沙会议硬件方面的完全空白,能够全面满足中大型国事活动、专项学术会议以及多元商务活动等中高端会议活动的需求。
吴周表示,要包罗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饮食习惯。中西方特色餐饮与长沙本地美食相融合,这样能让来到这里的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并且能从细节上让来者感到舒适。
潇湘晨报记者易思含长沙报道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