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板的困境与花呗的价值
疫情期间,众多小微企业主承受了巨大打击。在朋友圈中,一位从事装修行业的老板分享了自己的账目,指出在疫情最为严峻的数月里,其店铺收入锐减至零,全家人不得不依赖花呗来维持基本生活,甚至发放工人的工资也需借助借呗。随着生意逐渐回暖,那段充满挑战的时光仍让人心生感慨。
花呗的两极争议
花呗作为一种消费信贷工具,在年轻一代中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赞同者觉得它为理智的消费者带来了诸多便利,不能因为个别人的非理智消费行为就全盘否定这一产品。而持反对意见的人则批评花呗如同高利贷,助长了“透支消费”的不良风气,并呼吁取消此类金融服务。
理性看待金融工具
有观点提出,面对突发状况,诸如花呗等正规金融服务能够有效压缩非法网贷的生存空间。"工具中性论"的拥护者将花呗视为一个中立工具,强调关键在于使用者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网络流行语:"立场一旦转变,正义亦会显现锋芒"。
房贷与花呗的对比
值得深思的是,尽管两者均为贷款形式,房贷却鲜少遭到批评。这主要是因为房贷市场仍处于卖方主导地位,申请条件相对严格。相较之下,花呗在刚问世时,对于80后、90后群体来说,获取这样的金融服务颇为不易。那时,信用卡分期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利息都相对较高。
信贷市场的发展变化
微粒贷、京东白条等类似金融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导致花呗的稀缺性优势不复存在。更令人遗憾的是,714高炮等非法网贷的猖獗,使得正规信贷产品也受到了波及。这种“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舆论风波,我们必须保持警惕。
成熟社会的金融素养
正规消费信贷既不宜过度推崇,亦不应遭受过分诋毁。我们应当秉持理性消费的原则,这是明智之举。然而,作为一个成熟的社会成员,掌握并恰当使用正规的金融工具,无疑是必备的素质。这不仅要求个人具备自我约束的能力,同时也呼唤市场规则的完善。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