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八方信息/正文
黄河路原名派克路,其名字由来及附近变迁(附8分01秒音频)

 2025年04月07日  阅读 16

摘要:改编、朗读:何秀萍沪语指导:丁迪蒙点击下方收听音频,时长8分01秒。黄河路原本名为派克路(ParkRoad)。“Park”这个名字的由来,讲起来很有意思。通常的说法是,黄河路修筑于1887年,起初叫东台路,1904年之前改为派克路,1943年...

改编、朗读:何秀萍

沪语指导:丁迪蒙

点击下方收听音频,时长8分01秒。

黄河路原本名为派克路(Park Road)。“Park”这个名字的由来,讲起来很有意思。通常的说法是,黄河路修筑于 1887 年,起初叫东台路,1904 年之前改为派克路,1943 年 10 月改为黄河路,这是老版的《黄浦区地名志》中所写的,相信是比较准确的。但“派克路”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没有提及。望文生义这种说法,黄河路位于南京西路(静安寺路)旁边,它的对面就是人民公园,将其称作 Park Road 一眼看来也没有问题。但是人民公园是在解放之后进行了改造。1904 年的时候,它的里面还是跑马厅,英文名为 Race Club(上海跑马总会,按照现在的译法应该是上海跑马俱乐部)。如果以跑马厅来命名的话,叫 Club Road 或许会更加恰当。那为什么叫 Park Road 呢?有一种观点是,“派克路”的得名源自英国公使阿礼国的一个翻译亨利·派克,是为了表彰其在扩张租界方面的功劳。这种说法让我有些疑问,因为阿礼国和当时的苏松太道道台麟桂(有人说这是上海道,然而事实上当时上海只是县城,没有“道”这一级别的资格)签订条约扩张租界是在 1848 年(道光二十八年),之后在 1851 年修筑了花园弄(如今南京东路的前身,又名派克弄,Park Lane)。如果阿礼国团队中有“派克”这个人,按理来说应该与南京路的关系更加密切。阿礼国这个人,在 1901 年(光绪二十七年),也就是拉伊去世后的四年,在虹口命名了一条爱而考克路(Road,即今安国路)。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为阿礼国做翻译的人命名了一条马路,我觉得这不大可信。当然,这只是我依据自己的认识所做出的一种推测,并非是经过严格考证的结论。只能表达这样一个意思:黄河路原本名叫派克路,对于“派克”(Park)这个名字的由来,我还有一些疑问。

上海黄河路美食街饭店排名_上海黄河路美食排名_上海黄河路美食街

黄河路青岛路口有一个“金色家园”,其裙房是商务楼,这里既有商店又有教育机构。这里原本是上海交通运输公司工人俱乐部(简称交运会场),之前一直叫交运会场,更早之前是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 年)的明星大戏院。

明星大戏院起初主要以电影为业务,到了四十年代开始改营戏剧,同时也放映电影。在越剧的历史进程中,明星大戏院有着独特的地位。先后有雪声越剧团、东山越艺社等在这儿进行演出。徐玉兰所属的首个玉兰剧团先是在龙门大戏院,之后转到国泰大戏院,一直都面临着困难。来到明星大戏院之后,徐玉兰找到了自己的黄金搭档王文娟,从而开始了一段越剧传奇。范瑞娟、傅全香、张桂凤、毕春芳、吕瑞英、金采风等演员,还有南薇、韩义等编导,都曾经在雪声剧团与东山一起工作过。明星大戏院在越剧史上的地位,由此能够看出一些端倪。解放之后,除了演出越剧,勤艺、努力等沪剧院也曾经在这个地方进行演出。不过明星大戏院在 1961 年结束了。交运工人俱乐部后来也变成了商品房。历史,只有从照片和文字中才能再次看到了。

过了青岛路,有一大片旧式建筑,那就是著名的承兴里。老上海人熟悉打弹子、滚圈子、踢毽子、造房子、刮片子等这些弄堂游戏。在承兴里这条弄堂里举办了运动会,并且因此造就了“健身弄”的传奇。1988 年,承兴居委会的洪克敏等人组织居委里的妇女召开了“妇女运动会”。其内容是上海人熟悉的弄堂游戏。后来,男同胞也参与了进来。“九子游戏”成为了上海弄堂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上海黄河路美食排名_上海黄河路美食街饭店排名_上海黄河路美食街

勒黄河路北京西路(派克路爱文义路)口的黄河路 178 号,曾诞生过中国第一家女子医科学校,即上海女子中西医学校,它创办于 1905 年。许多上海人都晓得锦江饭店的创始人董竹君,却不晓得上海还曾有个“中国的南丁格尔”张竹君。张小姐于 1876 年生于广东番禺,1900 年成为中国第一位女西医,1904 年来到上海。张竹君学习西医并且不缠足,还在上海教导女性学习西医,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1911 年辛亥革命之后,她又发起成立了中国赤十字会。马君武崇拜张竹君,追求她但没有成功,之后写了“女权波浪兼天涌,自主神州树一军”这样的诗,多少有些羡慕,不过也道出了张竹君的抱负:绝对不要仅仅满足于当一名医生,她要做中国女权运动的领袖。1937 年抗战开始后,张竹君便很少外出活动。一直到 1964 年,她在上海离世。

北京西路以南的地方,就是曾经赫赫有名的“美食一条街”——黄河路。黄河路与乍浦路当年都很繁华,从老照片中能够看出一些迹象。尤其是夜景,用“灯红酒绿”来形容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围绕着这条美食街,风云人物有起有落。如今繁华已过,但仍有几家老字号在坚持。街道上开出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网红或不怎么红的新式餐饮,延续了美食街的生机。只不过,当年黄河路个繁华搭仔传奇,终究已是过眼云烟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en.bjhwtx.com/post/16892.html

标签:

博览广文网

博览广文网为所有文学爱好者、新闻爱好者、关注生活多方面内容的观众朋友提供多方位的内容呈现、提升阅读空间、填充碎片时间,开阔读者的视野、增长见识、了解民生、一个让您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的网站平台!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广文舒阅网—让天下读者有家可归!这里汇聚了各类优质文化信息,无论是全球热点、历史故事,还是实用百科、趣味探索,您都能轻松获取。我们希望用阅读点亮您的世界,让每一次浏览都充满收获和乐趣。
导航栏A标题
广文舒阅网
扫码关注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0755-88186625
Q Q:8705332
Email:admin@lanyu.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海雅缤纷国际大厦5层501
Copyright 深圳市蓝宇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0131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