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同时还印发了《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 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推进智慧农业的工作思路以及重点任务。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的负责人针对《指导意见》和《行动计划》的制定相关情况进行了解读。
问:为什么要出台《指导意见》和《行动计划》?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其一,这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战略需求。国家领导人对智慧农业的发展极为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在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都对发展智慧农业作出了重要的部署。其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的要求,并且强调了“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的普及应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这是在农业农村领域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一种战略选择。其二,这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求。我国人口众多而土地较少,资源也较为紧缺,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矛盾和挑战。农业生产效率大概只有非农产业的四分之一,农业的比较效益比较低,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越来越紧。因此,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对大水漫灌、粗放经营这种生产方式的改变,通过智能化来达成精准化,全面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以及劳动生产率。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迫切需求。当前,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其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各国都在积极抢占制高点。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大力开展智慧农业建设。我国在关键技术装备方面,以及在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上,与美欧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必须加大力度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努力搭上信息化的列车,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进程。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积极推动智慧农业的建设工作。他们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同时也实施了一系列重大项目。通过这些举措,不断促使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相互融合、应用。并且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根据我部的监测数据,在 2022 年,全国农业生产的信息化率达到了 27.6%。这为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提供了信息化的解决方案,成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举措。但同时,智慧农业大面积推广应用存在诸多难点卡点。鉴于此,农业农村部开展了智慧农业专题调研,全面且系统地梳理了全国智慧农业的发展情况。并且,在此基础上,聚焦于破解智慧农业应用落地难点卡点的政策措施,对《指导意见》和《行动计划》进行了研究起草。其中,《指导意见》明确了在今后一段时期发展智慧农业的整体布局,充分展现出了指导性。《行动计划》将《指导意见》进一步进行了具体化与行动化处理,着重突出了行动导向以及落地实施的可操作性,以确保能够形成能够被感知且能够触及的工作成果。
问:下一步推进智慧农业的总体思路是怎样的呢?有哪些具体的目标呢?
下一步推进智慧农业的总体思路是:按照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及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布局,将焦点集中在当前智慧农业落地应用所面临的难点卡点上。以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农村管理服务效能作为目标,依据不同行业领域的实际需求,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应用导向。促使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实现全方位全链条的普及应用,着力去破解信息感知、智能决策、精准作业等各个环节的瓶颈问题,统筹推进技术装备的研发、集成应用以及示范推广工作,大幅提升农业的智能化水平,从而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新的动能。
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 35%左右。到 2035 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全面突破。技术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农业在各个方面、各个链条都实现了数字化改造。农业生产的信息化率达到 40%及以上。
问: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提出了哪些重点任务?
《指导意见》提出了 13 项重点任务,涵盖了分类推进智慧农业落地应用这一方面,也包含了加快技术创新推广这一方面,还涉及推动智慧农业产业健康发展这一方面。
一是将智慧农业应用水平进行全方位提升。从主要作物种植这一方面,分类指导智慧农业建设;从设施种植这一方面,分类指导智慧农业建设;从畜牧养殖这一方面,分类指导智慧农业建设;从渔业生产这一方面,分类指导智慧农业建设;从育制种这一方面,分类指导智慧农业建设;从农业全产业链这一方面,分类指导智慧农业建设;从农业农村管理服务这一方面,分类指导智慧农业建设。重点在于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农业农村管理服务效能。大力去探索并推广节本增产增效的相关方案,同时也大力探索推广重大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预警防控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加快推动农业农村部门管理服务的数字化水平提升。
一是加快技术装备研发攻关,推进智慧农业技术创新;二是建设智慧农业引领区,推进先行先试;三是健全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推进智慧农业技术创新。其中,在建设智慧农业引领区方面,重点是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先行先试建设,通过强化政策创设、推动机制创新、集中用好各类支持措施,打造智慧农业发展高地,探索形成区域性的整体解决方案。
三是推动智慧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的工作有序进行。这包含加强标准体系建设这一方面,同时也包含强化数据要素保障这一方面,还包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这一方面。重点在于迅速制修订一批智慧农业的共性关键标准以及通用技术规范,构建起智慧农业技术装备的检验检测制度,将农业农村数据管理和交易制度建立健全,培育出一批能满足产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以及复合型人才,以此来夯实智慧农业的发展基础。
问:《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行动计划》将重点放在智慧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并且瞄准了农业农村生产管理所面临的难点问题,接着部署并实施了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重点领域应用拓展以及示范带动这 3 大行动,还有 8 项重点任务。
一是开展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重点包含“一平台”“一张图”“一模型”。具体来说,就是打造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共同建设农业农村用地“一张图”,开发一批基础模型算法,以此来强化智慧农业公共服务的底座建设,进而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水平。二是推进智慧农业重点领域的应用拓展行动。三是智慧农业示范带动行动,重点为“一省”“一模式”,对浙江省予以支持,让其先行先试建设智慧农业引领区,同时支持科研院校持续推进智慧农业技术模式的迭代创新,并且探索推广智慧农场的技术模式。
问:如何确保《指导意见》和《行动计划》落地见效?
答:重点从三个方面加强保障。
一是要加强组织方面的领导。将推进智慧农业发展的工作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加大对工作力量的支撑力度,强化在总体设计以及统筹布局上的工作,协同推动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得以落实。把工作举措进行细化,明确“路线图”以及“时间表”,以此来保证各项任务都能落实到位。同时要组建智慧农业的专家咨询委员会。
三是支持把智慧农业项目纳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项目库,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社会投资等有序参与智慧农业建设。
一是做好宣传交流工作。要及时对智慧农业的典型经验以及先行先试的创新做法进行总结并加以宣传。同时推广新技术和新装备。努力营造出全社会都广泛关注并积极参与智慧农业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推动智慧农业的国际交流合作。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