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四川省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它不仅有着美丽的人,还有着美丽的景色。并且,这里的食物也十分美味。它是我国公认的美食天堂。
全国闻名的四川火锅早已成为四川的招牌与名片。除此之外,四川还有许多极具地方特色的小吃。
四川火锅
四川的特色小吃,四川人喜欢,外地游客品尝后也赞不绝口。不得不说,四川省是一个让人去了还想去的地方。
四川省概况
四川省,它被简称为“川”或者“蜀”。其省会是成都。该省位于我国的西南内陆地区。并且它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四川省与青海省相接。
中国地图
四川省总面积约 48.6 万平方千米,在全国的排名是第五名。它包含 21 个市以及 183 个县。
四川省地图
2022 年已截止,四川省的常住人口达到了 8372 万人,其省会成都市的总人口数大约是 2119.2 万人。
四川省是全国彝族聚居区中规模最大的。它同时还是全国藏族聚居区中规模第二大的,并且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这里的少数民族人口约为 568.8 万人。
彝族火把节
四川省地势是西高东低的。高原和山地地形在全省总面积中占比约 80%。全省海拔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相差约 7400 米。
四川省地形图
四川省整体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年气温差异不大,年均气温约 16℃。夏季天气较为炎热且雨水较多,冬季雨水较少。该省无霜期较长,适宜一年两熟制。
四川省的土壤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紫色土、水稻土和黄壤。在这三种土壤中,紫色土的分布面积最为广泛。而水稻土是该地区最为常见的用于耕地的土壤。
四川水稻
四川省十大美食
提起四川美食,大家最先想到的必定是火锅以及一系列闻名遐迩的川菜。然而,除了这些广为人知的食物之外,还有诸多极具四川地方特色的小吃。
担担面
担担面的名称源自其挑担叫卖的经营方式。
担担面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相传在清朝道光年间,有个叫陈包包的摊贩,他经常挑着扁担在四川省自贡城内进行叫卖。
担担面
他的扁担一头有一个特制的铜锅,中间被隔板隔开,其造型类似如今的鸳鸯锅。铜锅的一边用于煮面,另一边用来炖食物。扁担的另一头放置着各种食材,也就是所谓的“面臊”。
担担面
他的面条是手工制作的,“面臊”多样且好吃。走过的街道常常香气弥漫。时间一长,喜欢这种食物的人逐渐增多,大家便不约而同地称之为“担担面”。
担担面
如今担担面的关键依然在于面臊。面臊通常分为三种,分别是汤汁面臊、稀卤面臊和干煵面臊。并且面条也是又细又薄的。
担担面
吃一碗担担面,那上面有红油在飘着,还有芽菜和花生碎等配菜在点缀着。面条入口时,感觉爽滑劲道,味道咸香微辣。仅仅是这一碗看似简单的担担面,就能够激起强烈的幸福感。
担担面
抄手
抄手是四川省的一道传统特色小吃,属于川菜系。它的外表较为普通,然而味道却极为鲜美。
抄手的内馅主要是猪肉。把调好的馅料包裹进抄手皮里,抄手皮是正方形的面皮。
红油抄手
抄手名字的来源有两种。一种说法是抄手的皮薄且容易熟,将其放进水中后,在抄手相互之间就能煮好。
炸抄手
还有一种说法称,制作抄手的最后一个步骤是把两边的面皮放置到中间并使其黏合在一起,此情形就如同人将两只手交叉抄在胸前一样。
抄手
抄手有多种类型,如红油抄手、清汤抄手、金勾抄手等。此外,抄手还有煮、炸、煎等多种做法,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选择。
清汤抄手
其中红油抄手最为著名。它的肉质鲜嫩,汤汁微辣且香浓,味道美味可口。其特点是滑、爽、香。一口一个吃进嘴里,能让人感到非常满足。
红油抄手
钵钵鸡
钵钵鸡是在四川省乐山市起源的。它在清朝末年被发明出来。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时间了。它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钵钵鸡主要是把鲜香麻辣的汤料拌在钵里,接着把用竹签签起的煮熟的鸡肉、鸡杂、毛肚、牛肉、土豆、藕片、豆皮等食物放入钵中,然后让其浸泡入味,这样就可以品尝了。
钵钵鸡
四川人夏天离不开钵钵鸡。炎热的天气下,吃上一口香辣的冷食,既能带来清凉之感,又能立刻勾起食欲。
钵钵鸡
不同地方制作钵钵鸡的原料存在差异,所以味道也不一样。然而,吃起来都极为美味。在夏天,常常能看到桌子旁边围着一圈人在品尝一盆钵钵鸡。
钵钵鸡
钵钵鸡能当作嘴馋时的小零食,也可以当作吃米饭时的配菜,并且吃法有很多种。
钵钵鸡
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是川菜中很具代表性的凉菜。2011 年,夫妻肺片的传统制作工艺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 世纪 30 年代有这样的传说,郭朝华和张田政这对夫妻在街边的小摊上售卖凉拌肺片,由于味道十分美味,所以很受人们欢迎,他们也因此被人称作“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
正宗的夫妻肺片,其原料为卤水煮过的牛腿肉、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肚这五样食材。将三十多种香料熬制成红油,接着把红油浇在这些食材上面,之后便可装盘成型,同时还会配以芹菜、花生米、芝麻粉等。
夫妻肺片
装盘成型的夫妻肺片,其色泽呈现出红亮的状态。入口时,质地软烂且鲜嫩,味道麻辣鲜香。凡是爱吃川菜的人,必定不会错过这道美食。
夫妻肺片
川北凉粉
凉粉在全国各地或许都有分布,然而川北凉粉有着自身的独特之处,并且能够牢牢抓住许多人的胃。
川北凉粉从清朝末年开始被发明,到现在已经有九十多年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川北凉粉是南充市文化的一个缩影。
川北凉粉
清朝末年,南充县江村坝有个农民叫谢天禄,他把凉粉卖出了名气。后来,另一个农民陈洪顺汲取了谢天禄凉粉的优点,对其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在川北一带变得很有名,就这样,川北凉粉诞生了。
川北凉粉
川北凉粉好吃的主要原因是原料选择考究。川北凉粉仅用川北地区高山上的麻皮豌豆来制作,这些豌豆没有污染,光照时间长,颗粒饱满,淀粉含量极高。
川北凉粉
关键在于拌料的制作,需用朝天椒、麻椒、姜片、葱叶、老冰糖等制成特制的红油,并且将其在黄泥土中密封 30 天,这样才能更好吃。
川北凉粉
川北凉粉的粉呈现出明亮剔透的样子,非常有筋道。那辣辣的红油包裹着凉粉,一进入嘴里,味道便久久难以消散。
川北凉粉
宜宾燃面
宜宾燃面,其原名是叙府燃面。它起源于四川省的宜宾市,是四川省的一道传统美味小吃。
宜宾燃面之所以起名燃面,主要是因为它重油且面干无水,看上去就好像引火就能燃烧一样。从是否加入肉类的角度来看,它又被分为荤燃面和素燃面。
宜宾燃面
宜宾燃面主要用的是水面条。将水面条煮熟后,捞入碗中。接着放入酱油、红油、猪油、香油花生、芝麻、葱末等调料。这样,一碗美味的宜宾燃面就制作完成了。
宜宾燃面
宜宾燃面呈现出油光红亮的外观,散发着扑鼻的香味。入口时,面条十分筋道,味道麻且辣。同时,还可以依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醋等佐料。
宜宾燃面
叶儿粑
叶儿粑是一道遍及四川的传统小吃。它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叫法,并且做法也各不相同。
叶儿粑有甜、咸两种口味。甜的叶儿粑是用糯米面皮把豆沙、黑芝麻、红糖、花生碎等包裹起来。咸的叶儿粑则是用糯米面皮把调好的肉馅包裹起来。
叶儿粑
包好后把它放置在叶子上,接着放入锅中进行蒸煮。在蒸煮的过程中,能够闻到四溢的叶香。当入口时,口感软糯鲜香,味道清香爽口。
叶儿粑
四川省过年时有做叶儿粑的习俗。他们会把叶儿粑当作走亲访友的礼物。因为叶儿粑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所以大多数人会带着它去外地务工。
叶儿粑
麻辣兔头
俗话说,没有一只兔子能在四川活着离开,这充分显示出四川人对兔肉的喜爱程度。
几十年前,有位妈妈在县城开了间麻辣烫店铺。她的儿子特别喜欢吃兔头。所以她把兔头放在麻辣烫锅里煮。
麻辣兔头
她的儿子吃得很香,这吸引了很多人来品尝。之后,她把店铺名改成了“双流老妈兔头”。
麻辣兔头
麻辣兔头是以兔头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食物。首先把兔头用香料卤制,接着将卤好的兔头放入红油锅中翻炒,每个兔头都被红油包裹着,看上去十分有食欲。
麻辣兔头
吃进嘴后,味道麻辣且鲜香,肉质很软烂,口感极为丰富。同时,兔头的营养价值很高,对身体健康有益。
麻辣兔头
韩包子
韩包子是四川省成都市的传统小吃。它从发明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1914 年,温州人韩玉隆在成都开设了“玉隆园面食店”。他的包子味道格外鲜美,凭借这一特点在成都站稳了脚跟。
韩包子
他的儿子韩文华接管店铺后,创造出了“南虾包子”,创造出了“火腿包子”,创造出了“鲜肉包子”等新品种。后来,他又将店名改为“韩包子”。
韩包子
一个包子好吃,皮要好吃,馅也要好吃。韩包子的制作,选用的是上等面粉,在和面时加入了猪油、白糖等。这样做出的包子皮,十分松软。
韩包子
韩包子的内馅最为出彩。这里不仅有大家常见的鲜肉馅,还有火腿馅和黑虾馅。这些内馅既新奇,又十分好吃。
韩包子
老妈蹄花
老妈蹄花在川菜里是一道很有名的小吃。它和很多辛辣的川菜不一样。老妈蹄花能给人一种细腻婉转的感受。
老妈蹄花是以猪蹄作为原料,将芸豆和其他调料一同放入煲中进行炖煮。炖煮后的蹄花呈现出十分雪白的色泽,只需轻轻一碰,就能实现骨肉分离。
老妈蹄花
吃进嘴中,鲜嫩无比且软烂可口。因为没有使用太多调味料,所以保存了猪蹄的原味,十分鲜美。喜欢吃辣的话,还可以沾着辣椒油吃,那样又别有一番风味。
老妈蹄花
吃蹄花时当然要喝一口蹄花汤,这蹄花汤味道很美味。各种口味在嘴中相互融合,能让人体会到丰富多样的口感,实在是非常过瘾。
老妈蹄花
结语
四川省的特色美食小吃数量繁多,难以尽数。美食是四川省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亮点。
特色小吃有辣的种类,也有不辣的种类,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口味需求。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还有甜皮鸭,有红糖糍粑,有冒菜,有三大炮,有锅魁,有肥肠粉等等,有许多美食。
锅魁
就算只是为了尝一尝美食,也非常值得去四川看一看。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