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2 月 6 日,2023 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于江苏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党组成员以及副部长辛国斌参加了大会的开幕式并发表致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副院长魏亮进行了主旨发言。
智能工厂建设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它对促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优化起重要作用,对促进生产制造全过程的优化起重要作用,对促进供应链全环节的优化起重要作用,从而实现系统的全面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2021 至 2023 年期间,共遴选了 421 家示范工厂揭榜单位以及 1541 个优秀场景。这些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覆盖了 29 个省份。并且围绕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电子信息这四大行业,加快了应用的推进。
我国智能制造探索出了典型的模式路径,其具体表现为八大应用趋势。魏亮针对产品研发、工厂建设、制造执行、生产管控、能耗排放以及集成优化等这些环节进行了分享。
趋势一是将研发全流程与虚拟设计、数据分析相结合,以此来加快基础材料、高端产品和先进工艺的创新。例如,宁德时代、东风康明斯、特斯拉等都应用了上述手段,从而使材料、产品和工艺的创新效率提升了 30%到 50%不等。
趋势二在于将数字孪生建模、分析与工厂的全生命周期相融合,以此来对工厂的建设和运营模式进行优化与变革。例如,海尔、金风、首钢等企业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缩短工厂建设周期以及降低重点设备维护成本的目标。
趋势三是加快对先进控制、智能装备和柔性产线的集成应用。这样做能够满足高精度、多品种以及短交期的生产需求。例如,徐工建设了 35 种产品混线的柔性焊接线;上海 ABB 对人机协同柔性混线装配进行了探索,使得产能提升了 50%。
趋势四表明精益管理方法与数字化工具相结合,能够提升计划、生产、质量等方面的管控效率和精度。例如,鞍钢运用这些手段,每年可以节约近 500 万元的成本。
趋势五是全厂在安全、能源、环保方面实现一体化管控并进行自优化,这有助于实现绿色生产和安全生产。在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中,像宝武、中石化、海螺这样的龙头企业都有相关的落地应用。
趋势六表现为产品全生命周期流程的贯通以及业务的协同,这能够推动产品的迭代、实现精准创新以及进行个性定制。例如博世、海尔、环球服饰等都运用上述方式持续对产品进行创新,并且不断拓展新的市场。
趋势七体现为生产全流程的打通,能够达成一体化的计划调度、协同控制以及系统优化。例如江苏永钢对全过程进行一体化集控与优化的探索,由此创造出的效益超过了亿元。
趋势八依托“平台+网络”来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同时提升供应链的效率、韧性水平以及价值创造能力。例如,华为对弹性、韧性 ICT 供应链进行了探索,卫华对开放式装备协同研发进行了探索,中石化对化工价值链一体化优化进行了探索。
未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会一直深入钻研智能制造的发展研究。它将为推动制造业以高质量的方式发展,贡献出智库所具备的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8866601
电子邮件
wx888866603@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