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城市都拥有独属于自身的味道,这种味道是由时间、土地以及人文共同作用而发酵出来的。
这些味道中最容易被辨识出的则是当地的美食了。
阜阳是皖北的中心城市。这里的小吃属于沿淮风味,具有质朴的特点,口感酥脆,味道咸鲜且爽口。在烹调方面,擅长运用烧、炸、馏等技法,善于用芫荽和辣椒来配色佐味。地锅鸡、格拉条、太和板面等这些阜阳人最喜爱的美食,你吃过其中的几个呢?
阜阳地锅鸡
地锅鸡在皖北一带一直很流行。其特点是鸡肉鲜嫩,同时能保持独特的香味。烧地锅鸡时使用木炭,大铁锅能保持土菜的风味,锅上还贴一圈死面锅饼。当起锅时,鸡的香味扑鼻,锅饼也十分酥脆。据说,过去农村使用的锅大多是用砖头砌起来并糊上泥巴,在地上添加柴禾烧饭,因此这种锅被称为地锅。
格拉条
格拉条是一种面条。它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阜阳,是阜阳特有的食物,深受当地人喜爱。其名字的来源是,在阜阳,“搅拌”的方言是“搁拉”。而这种类似面条的食物需要将各种作料均匀搅拌,所以就被叫做“格拉条”。
阜阳粉鸡
粉鸡的外表柔软绵密,呈现出淡淡的黄油色泽且光亮耀眼,其内部则是粉色且红嫩的。粉鸡有两种类型,其中一种是炸制而成的粉鸡,另一种是煮制而成的粉鸡。品尝一口那滑嫩且鲜香的粉鸡,会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太和板面
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区面食的一面旗帜。相传太和板面的起源可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桃园兄弟”刘备、关羽、张飞驻守颍州(今阜阳)。张飞吃面时总觉得面太软、不筋斗,味道也清淡无味。厨师经过多次思考和尝试,终于研制出了“板面”。之后,张飞又要求厨师用羊肉做汤作为原料,厨师便用十多种可食用的药材与羊肉一起为张飞做面。张飞吃过后,立刻觉得味道可口,太和板面也就由此诞生了。
阜阳皮丝
阜阳皮丝是清代的贡品。它的制作历史不少于 150 年。新鲜猪皮经过十多道工序被加工成皮丝。皮丝外观金黄透亮,像蝉翼一样薄。食用时滑而不腻,味道极为美妙。
枕头馍
枕头馍也被称作阜阳大馍或者大卷子馍,它堪称馍中的王者。其做工极为细致,首先选用精细的白面进行揉和,揉了上百遍。接着用铁锅以小火慢慢蒸制而成。馍的焦皮是金黄的,馍瓣则是洁白的,层层相互包裹。吃在嘴里,感觉香酥柔润,虽然干燥却不燥口,耐咀嚼且又松软。
田三卷馍
说到阜阳的特色小吃,卷馍不得不提。当地人对田三卷馍津津乐道,每日田三卷馍门店都有络绎不绝的食客。圆形粉子皮薄软,摊好后叠放在一起。从火锅里捞出煮好的蔬菜,这些蔬菜味道鲜辣且带点卤味,爽口的有豆芽、黄瓜,还有面筋,一并放在粉皮上,然后卷起。大口咬下,馍皮是软嫩的。豆芽菜清爽,面筋筋道。再加上鸡蛋和香肠,独特的味道便呈现出来,这就是阜阳田三卷馍。
插花牛肉汤
插花牛肉汤在清朝道光年间开始起源,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将近 200 年的历史了。它的原汤是用牛骨、上乘牛肉等原料,添加众多调料,用文火慢慢熬制出来的,口味十分纯正,回味也很悠长。精选成年优良黄牛,接着进行宰杀,之后扒皮、破膛、去骨,接着将其分成四大块,再漂洗干净,放入大锅中加水烀熟,捞出冷却后把烀熟的牛肉切成小薄片,把烫热的牛肉片和烫好的粉丝一同放入碗中,最后加上热汤,就制成了成品。
撒汤
撒汤源自古颍州,是在民间流传的一种小吃。因其做法简单且口味鲜美而得以流传。撒汤主要以羊或鸡的骨头熬制汤,在汤里稍加勾点芡汁,使汤变浓。把鸡蛋打在碗里搅匀,用滚开的汤汁一冲,就冲成了蛋花,这样鲜美的撒汤就做成了。
太和贡椿
太和贡椿,在唐代曾被用作贡礼。到了清朝,它被御封为“贡椿”,从而名扬天下。太和椿芽当中,以黑油椿的品质最为出色。需要在谷雨前采摘椿芽,这样的椿芽香鲜脆嫩,食用后能够提神、明目。它既可以沏成椿芽茶,也可以调拌成食物。
方集馓子
阜南方集坐落在安徽洪河岸边。祖辈们传承着炸馓子的传统手艺。他们炸出的馓子细若发丝,香酥可口,远近闻名。馓子是以白面为原料,稍加盐和调料,醒面轧面,搓成细条(细条越细说明手艺越好),盘条后,将细条盘上胳膊框条,一圈圈放入油中炸制而成,口感酥脆可口。
郜台板鸭
郜台板鸭产自淮河岸边的阜南县郜台乡。当地优质放养鸭被选用为原料来制作板鸭,并且是通过传统工艺精心制成的。
郜台板鸭有三种吃法。其一,先用清水浸泡三至五小时,清洗干净后放入锅内蒸熟,然后切块就可以食用;其二,浸泡、清洗干净后切块,再加入水,接着放入豆皮一同炖煮,味道极为美味;其三,把板鸭清洗干净后切块,拌入糯米中蒸熟,这又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佳肴。
阜阳麻叶
炸麻叶儿是阜阳人的传统小吃,在过年的时候是必备的小零食。麻叶是用面食经过油炸制作而成的,其口味分为咸和甜两种,在和面的时候分别加入盐或糖。做好的麻叶,因为外形像叶子,并且上面布满了芝麻,所以被称作“麻叶”,也叫油炸果子。
马糊汤
咸马糊和淡马糊,一个色泽橙黄,一个颜色浓白。
浓白粘稠的淡马糊被送上食客手中,上面顶着煮得熟烂的黄豆。碗中央撒有菜头和芝麻。豆浆和米浆经过打磨后相互融合,口感绵软温润。相较于淡马糊,咸马糊满足了“重口味”爱好者对咸鲜的要求。在汤里加入黑芝麻、花生米、豆腐皮丝、面筋、香泡干等食材。先以大火进行烹制,接着再用小火慢慢熬煮。花生、豆腐皮丝、面筋、香泡干等食材,它们的绵软与坚硬相互结合,这便是咸马糊的最高境界。
有人曾作诗来记载阜阳的小吃,诗中写道:“有馓子、麻叶和格拉条,还有淡咸的马糊以及枕头馍,粉鸡、撒汤和刀削面,咸馍、锅帖和面鱼茶”,这些被不少人诙谐地称作“阜阳十二地道小吃”。
你是安徽哪里人?
你的家乡有什么让人难忘的味道?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