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八方信息/正文
陈傲Q:从电影梦到纪录片导演,探索贵州红军的足迹与自我成长

 2025年03月17日  阅读 8

摘要:陈傲Q:从一开始想拍电影,到后来拍纪录片,转变的缘由是?这种转变其实是一个加深对自己认识的过程我本科就读于贵州民族大学。在大学期间,我一心朝着剧情电影的方向努力。那个时候,我感觉同学们都怀揣着电影梦,并且认为在影视行业中,电影是最为高级的。我在20...

陈 傲

Q:从一开始想拍电影,到后来拍纪录片,转变的缘由是?

这种转变其实是一个加深对自己认识的过程

我本科就读于贵州民族大学。在大学期间,我一心朝着剧情电影的方向努力。那个时候,我感觉同学们都怀揣着电影梦,并且认为在影视行业中,电影是最为高级的。

我在 2010 年开始从事这个行业,当时正读大四。我们学校制作了一档贵州电视台的纪实类节目,名为《扩红·贵州》。我们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重新走了一遍贵州。在当时的摄制组中,其他的导演都是我们的大学老师,他们大多是博士或硕士,而我是唯一由本科学生担任的分集导演。

当时我们将贵州的县跑了三分之二,大致是每天跑一个县。这段经历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那时候所做的事情与现在的工作颇为相似,每天都在跑地图、进行采访拍摄。尽管很早就接触到了纪录片拍摄,但那时我还是前往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进行进修,我渴望拍摄电影。等到后来真正进入到较为正规的电影剧组之中,才发觉拍摄电影这件事不太适合我。

图源为 2011 年的《扩红.贵州》革命历史纪录片摄制组走进剑河的相关报道

首先是熬夜难以承受。那时候我加入了一个微电影剧组,剧组大概有二三十人,工种较为齐全,我在其中担任导演助理和制片工作。我们原本计划 7 天拍完一个微电影,在这 7 天里连续熬了 3 个通宵。当凌晨 3 点坐在北京东四环的马路牙子上,望着空荡荡的马路和橘黄色的灯光时,我第一次对自己的理想产生了怀疑。

第二个原因是,我发现自己无法指导演员,也不知道该怎样去理解表演。我觉得自己对故事和人物的想象力不够丰富,而这归根结底是因为自己的见识太少了。

我做了一个复盘。我分析了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我决定回到最初的起点。我要去拍摄纪录片。

Q:纪录片和剧情电影比,它吸引你的地方是?

纪实片能让你去到很多地方,能让你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优秀之人,能极大地拓宽你的视野。

对我来说,每拍摄一部片子都意味着在进行学习。纪录片行业最大的魅力在于,拍摄的数量越多,自身的视野就越开阔,知识体系也会越丰富。在拍摄《扩红·贵州》的过程中,我学到了红军长征的历史,能够接触到老红军,聆听他们口述以前打仗的真实事件以及各种决策所考虑的现实因素。拍国际旅行节目时,我再次前往能够了解全球各个国家风土人情的地方。例如,在法国波尔多拍摄葡萄酒相关内容,为了深入了解葡萄酒,我购买了许多与葡萄酒相关的书籍;之后拍摄美食类纪录片,我观看了大量关于美食的书籍和节目,以此来学习与美食有关的知识。

我们拍每一部片子都需要让自己持续学习,持续开拓视野,我认为很少有工作能具备这样的特点。大部分工作都是在不断重复做事。然而纪录片不同,尽管它的创作方法相同,但每一部片子都能让人有所收获,当把这些收获输出时,才会有作品产生。纪录片比一般行业要有趣得多,身处其中,会越做越喜爱。

我现在日常休闲时最常观看的是 B 站、BBC、NHK 这些频道。我会看看它们有哪些好片推出,也会关注国内同行又出了什么好片子。大家都在进行着相互学习和相互较劲,彼此之间处于一种不断向前冲的状态。

看你们的片子,会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味在故乡里》从开始筹备到最终出片经历了多长时间?

它是在全国8个省份拍摄的系列纪录片,每集是15~20分钟。

最初,出品方国华文旅和西瓜视频找到了我们。接着,我们开始筹备相关工作。一直到 2021 年 10 月 27 号第一集播出,期间大概经历了半年多的时间。

Q:如何让自己的作品在众多美食纪录片中保持特色?

感觉纪录片中大家拍摄最多的题材为美食纪录片。在人的欲望里,食欲是可以被展现和讲述的,并且也是大家都乐意去观看的东西。所以,美食片或许是纪录片里最容易获得商业赞助的一个品类。近两年来,美食纪录片数量众多,其拍摄手法令人目不暇接,似乎很难找到能够创新的地方了。

我拍过《了不起的匠人 - 美食集》《傲椒的湘菜》等纪录片之后,才开始做《味在故乡里》。我对拍美食有一些经验,并且之前还拍过一些环球旅游节目,于是就思考能否将两者结合,创造出一些新意。大家一提到纪录片,往往会想到要保持客观的视角,要保持真实。但到了如今,观众看过各种各样的片子。他们实际上不太在意看到的到底是纪录片,还是节目、综艺之类的。只要这个东西好看,他们就满足了。对于我们同行而言,或许长久以来,我们自身一直有这样一种想法,即我们做的是纪录片,所以不敢在视角方面进行更偏向感性的尝试。

我们这部片子从食材的角度开始切入。拍摄了广东湛江的菠萝,还有湖南的小龙虾,以及宁夏盐池的滩羊。当以食材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事件时,你会发觉整个故事会变得很不一样。

比如说从我们当时做菠萝的视角来看,我们会仔细思考,菠萝会如何看待我们人类呢。我们的分集导演龙丹玥找到了一个点,她发觉菠萝似乎一直在与人类对抗,吃它会弄伤舌头,它自身又有很多刺,收割它容易把人类划伤,然而人类总是有各种办法来抵消菠萝的这种对抗。吃之前泡下盐水,这样能避免弄伤舌头;有刺的话,就套蛇皮袋或者用自己做的工具来防止刺伤。我们觉得这种相互对抗的关系十分有趣。菠萝的个性如同哪吒一般,都是既迷人又可爱的反派角色,正因如此,我们便采用了这样一个人设去拍摄湛江的菠萝。

这样的思路会使其呈现出与以往美食片不一样的特点。实际上,我们并非一部单纯的美食片,而是从美食的角度来讲一个个关于家乡的故事。倘若我以全知视角去审视湛江徐闻这个地方,就难以察觉到菠萝与人之间的相互较量,以及历经艰难却最终克服的这一主题。

视角能够改变整个叙事方式,进而给故事带来一些有趣的变化,也能带来一些有新意的变化。

在八省份的拍摄过程中,有没有碰到比较艰难的事情呢?有没有碰到让您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呢?

当然!这样的事有很多。我一直向团队强调,我们是一个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团队。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你去到别人的地方去拍摄片子时,需要很多人配合,要使用大量场地和物料来讲述一个故事。然而,对当地人而言,这其实是一件凭空产生的事情,他们没有理由一定要配合你。也没有必要所有东西都顺应你,按照你的安排去做。所以整个拍摄过程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

2016年在摩尔多瓦

嘉宾起初答应得很爽快,然而最终因各种缘由而不愿进行拍摄。但我们的整个日程已然确定,有着严格的时间表,要调研若干天,创作若干天,并且需在特定时间前完成此事,否则预算经费不允许我们继续停留,片子也就无法拍摄完成。所以嘉宾的配合情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日本一档美食纪录片_日本美食纪录电影_日本美食纪录片

去年拍摄时遭遇了疫情。在去宁夏盐池拍摄滩羊期间,导演组前往宁夏进行调研。前期打了很多电话,做了资料收集和电话前采工作,也写出了大致的脚本。原本准备在实地调研结束后就修改稿子进行实拍,因为这个流程需要一气呵成,而我们没有足够经费让我们来回多次。导演组在调研期间碰到了疫情,他们费了很大的力气才买到机票返回长沙。之后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都无法出去,在这个阶段,我们只能做一些前期的调研工作。由于疫情,整个项目不得不延期。

2019年在湖南湘西芙蓉镇

我们在去广西调研之际,突然遭遇了台风。当时视野极为受限,只能看到十几米远。即便如此,为了赶路,我们仍需驾驶四五个小时的车,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们虽然尽量注意安全,但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去面对。

我们的工作拍摄强度较大,4 天时间需拍摄 15 至 20 分钟的节目,因此团队内部可能需要进行一些情绪上的梳理。以往去国外拍片时,设备曾掉到海里;在美国的一个沙漠里拍摄时,由于未在拍摄前拿到许可,被当地人追着要求删除素材。经历了各种事情后总结发现,问题主要有以下这些:团队内部方面、团队外部方面、设备方面、人员方面、场地方面、道具方面、天气方面等等。因为遇到的问题多了,所以你就懂得怎样快速去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是解决问题的一群人。拍片子不可能不会遇到任何问题,除非拍一部非常平庸的片子。我们导演组喜欢自己折腾自己,会给自己的片子设置很多难题。我曾在杭州拍摄村落,那是一个刚建成的新村,还没多少人住进去,我们买了 100 多盏灯装上并点着,然后放烟花,其中有一个镜头就是满村的烟花绽放和点亮的灯。别人看到这个镜头便说我们的制片组很强大,然而实际上我们只有几个人。我们得自己去努力、去拼搏,自己设定难题,这样才能拍摄到一些难以拍到的片子,你的片子或许就会比别人的更出色一些。

图源:纪录片《了不起的村落》剧照

Q:身处长沙对你的招商带来的影响是?

在长沙,我们工作室的甲方数量相对较少。其中有芒果 tv、湖南台,还有几家大的制作公司。而其他的甲方们通常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地方。

这种现状或许与我以往的经历有关。我曾在北京工作和学习了 7 年。我曾经的同学以及前同事,如今遍布在全国各地。他们也在各大电视台和代理公司工作。只要大家认可你,就不用担心找不到单子。我感觉在我的朋友圈里可能已经形成了一个标签,那就是如果你要拍摄纪录片,尤其是那种介于纪录片和广告之间的片子,找陈傲就没错。

陈傲导演的新作是《无味不识途》,这部作品成功地入围了 2022 年的“新鲜提案真实影像大会”的创投专场。

行业内的平台、代理公司以及客户会给我们工作室一个定位。在预算方面,我们处于纪录片和广告之间;在品质上也是如此,他们既喜欢纪录片中鲜活的真人故事,又希望有不错的画面和声音质感,那么就可以找我们。预算很高,要拍摄精良的广告,大家会选择在上海找团队,因为上海的人才和配套公司更多;若要拍摄好的电影电视剧,可能会在北京找团队;然而,要是拍摄综艺,长沙会表现得更好,其产业链十分完善。

纪录片制作,我期待以后它能成为长沙的一个标签。在整个视频产业中,由于有像我们这样众多的纪录片团队存在,大家一起努力,最终能够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Q:现在的团队配置是?

我们是一个纪录片工作室,团队人数固定且不到 10 人,主要由导演和编剧组成。摄影师以及后期制作方面,我们有长期合作的工作室,大家都是多年的老搭档。对我来说,在疫情的大环境下,实际上做规模较小但精美的东西,压力会相对小一些,这样整个团队或许更容易存活下来。

小而美团队存在一些益处。倘若剪辑师、摄影师皆在自己团队内,那么所做出的作品很可能呈现出固定风格,且容易遭遇创作瓶颈。正由于我们并非固定的技术团队,所以能够依据不同项目的体量与需求,与不同级别的摄影师、后期人员、调色师、混音师、音乐人以及设计师展开合作,为片子赋予更多的新意与可能性。

Q: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有哪些?

我认为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就是做事非常严谨且靠谱,并且执行能力很强。

我们的性价比较高,在相同费用下能做出更好效果。一些客户在合作初期会有诸多疑虑,像我们曾与华为、奔驰合作,他们前期会担忧使用外地团队水平不佳,但我们有信心,只要合作过一次就能让甲方信任我们,事实也的确如此。每条片子我们都以做作品的态度去对待。它至少能够代表我们目前所处的阶段,以及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够呈现出的最佳水平。

2019年在内蒙拍摄芒果tv纪录片《石榴花开》

Q:跟央视、华为或者奔驰这样的大品牌合作的注意点是?

我们小团队难以直接与他们进行沟通,更多是借助代理公司来对接。例如华为,我们可能通过奥美等代理机构与他们取得联系。所以若想与他们合作,首先需要代理公司认可我们团队的实力以及我们的方案。代理公司会查看我们之前制作的片子是否符合节目的诉求。我们的作品处于纪录片和广告之间,这是我们的一个显著特征,有此类纪实类需求的甲方便会与我们取得联系。

我们之前与一个大厂合作,对方发现我们给出的脚本并非他们习惯的画出来的分镜头脚本,于是他们很担心片子最终呈现的效果。然而,这样一部有几百个画面的纪录片,在拍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突发事件,需要临时调整拍摄,一帧帧画出来似乎没有太大的必要。我为了打消甲方的疑虑,就不断地告诉他们,我拍摄的原因是什么,它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会是怎样的,以及我整个片子的构想是何种模样。

我认为与大品牌合作时,首先自身要明晰要拍摄的片子内容、所讲述的故事以及整个剪辑所带来的感受,还要明确面向的人群以及片子好看的点具体在哪里。我们自身若能想清楚这些,就能很好地解答甲方的疑惑,并且以严谨的工作方法去打动对方。

2017年在杭州

接到新项目后,您怎样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呢?您要让他们知晓您的需求以及甲方的需求。

我们有一套工作流程。前期会充分去理解,要把甲方的诉求了解清楚,看他究竟需要凸显什么。相应地,我们的片子就得拍出对应的效果。在弄清楚甲方的诉求之后,我们会买很多书来看,以了解信息,确定主题和故事。同时,还会大量看各种跟需求相关的片子以及视觉图片。

前期准备工作是很重要的过程。比如对于一条三五分钟的片子,我们或许需要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做功课;而对于一条 15 分钟的纪录片,可能就需要 10 天的时间。

在前期准备期间,导演和编剧会进行头脑风暴。前期我们在每个阶段隔几天就会进行一次头脑风暴,我工作室的导演和编剧会与我商讨片子的方向和创意点。查阅资料的过程结束后,我们会进行电话前期采访,前期工作必须要做得非常扎实。

前采结束后,我们所需的结构风格以及人物人设已被假设出来。接着实地调研几天,便能够开始制作。拍完之后,我们会与甲方再次进行沟通。对于有的偏广告类的项目,广告代理公司会有详细规定,例如参考视觉的模样、人物的特点、场地的情况、故事的内容、道具的种类,还有在何处进行广告植入以及时间表等,这些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Q:能够保持高质、高频的创作的原因是?

归根结底是热爱。我确实很喜爱这一行业,我将其当作我终身的事业去做,这是我一辈子要去做的事情。

日本美食纪录片_日本美食纪录电影_日本一档美食纪录片

每一部片子问世后,我们都在思索怎样能够超越他人以及超越自身。我们也始终在尝试一些未曾被他人使用过的全新拍摄方法和新的器材。由于对这一行业的热爱,每当能够制作出一个新的东西时,我会感到十分兴奋,我们的团队内部也会充满兴奋之情。我们之前做了一部湖南卫视的纪录片《傲椒的湘菜》,做的过程颇为艰难。然而,当它在湖南卫视黄金档播出,许多朋友看到片子后给我发信息时,我便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能够让观众体会到我们在作品中传达的理念以及我们所收获的东西,这便是一份价值。

Q:你有一直想拍,但是到现在还没有机会尝试的片子吗?

我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去拍摄一部院线纪录电影。我有一位非常喜欢的职业偶像,他是日本的是枝裕和。他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导演,其作品在国际上获得了众多奖项。

他拍了 20 年的纪录片,之后转去拍剧情电影。他的电影没有香港电影中爆炸、撞车、枪击这类刺激的场景。看起来很普通,然而却有着波涛汹涌的内在情绪和价值在涌动,能够表达他对社会极为尖锐且深刻的看法。

我希望在拍到 20 年的时候,有机会去拍摄一部电影。我一直在寻找纪录片电影的选题,倘若有合适的选题,我就会付诸行动。当然,纪录片电影在开拍之前往往很难获得投资,前期需要自己的工作室投入一部分资金。

纪录电影与我们现在所做的媒体纪录片有所不同。它具备一种由时间赋予的力量。通过长时间且不进行干预的观察记录,能够看到一些创作者感兴趣的命题以及他们的思考。我认为它是一个我感兴趣的人物、现象或者命题,是在不进行干预的情况下进行拍摄,长时间地跟拍,让事件自然地生发出来,从这些事件当中去塑造人物和故事。

Q:作为青年导演,您现在面临的行业困境是?

疫情期间,看到一些熟悉的纪录片公司解散了。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项目。资金在投片子时,更倾向于投电影、电视剧、综艺或广告,很少投给纪录片。近些年,《舌尖上的中国》家喻户晓,从这之后,纪录片这个题材才重新被更多人知晓,也吸引到了更多甲方。大家在思考把钱投进来后能否吸引到观众,能否达到很好的效果,以及对品牌价值带来的影响大小。

疫情期间,各行各业都面临艰难处境。企业愿意花费大量资金,以纪录片的形式来塑造品牌,这其实是比较困难的。倘若你有一个好的想法,然而却没有资金的支持,那么就无法将其拍摄出来。就像刚才我所说的,我想要拍摄纪录电影,即便有了好的想法,我或许也只能剪出一个片花,接着去查看是否有资金能够支撑我继续做下去,在资金这方面,我们是比较困扰的。

我们在思考,是否存在能让纪录片与品牌更好结合的形式。例如,为品牌制作类似央视播出的农夫山泉、小罐茶那样的纪实广告。去寻找更多品牌方认可的方式,以及更多观众愿意接受的形式。或许到那个时候,我们这个行业将会迎来更良好的发展。同时,我也坚信我们的处境会逐渐变好,整个纪录片的处境也会越来越好。

国家广电总局重视纪录片,要求各大平台于黄金时段播放纪录片。我相信此行业会越来越好,我们也在期盼这个机会。

现在我们要做的是保持踏实,认真对待每一部能接到的片子。大家找我们并给我们一些预算,我们就把片子做好,让甲方满意,让观众喜欢。当观众在我们的片子里,能看到新东西,有新收获,有新知,这是很棒的。

您做纪录片导演已经有十几年了。您会建议您亲戚的小孩做纪录片导演吗?您以后自己的小孩呢,您会建议他做纪录片导演吗?

我是有建议的。许多行业每天都在进行重复的工作,我认为这样是没有趣味性的。纪录片至少是一个能够让你持续学习的行业。它的最大魅力就如同我之前所聊到的那样,每制作一部纪录片,你都会主动去学习很多东西,接着再把所学的这些东西进行梳理,最后分享给大家。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你会前往众多地方。我曾在央视期间前往了近 10 个国家,像美国、法国、俄罗斯、西班牙、泰国等。前往这些国家拍摄旅游片的经历颇为有趣。高中时我怀有一个环游世界的梦想,却未曾想到会以这种方式逐步去实现。拍摄纪录片能够接触到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我们拍摄的嘉宾中,有一些是很难与之接触的。例如袁隆平院士,他在科学界犹如一颗巨星。由于你从事这一行业,所以有机会接触到社会上各个行业的人,也有机会聆听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的见解。

2020年1月,在海南三亚拍摄袁隆平院士

做纪录片的人,每到一个地方,就是一次深度游。在那里,你能深入了解到诸多信息。这些信息会构建起你整个的知识结构,也会构建起你的视野。它会让你激动,让你有欣喜之感,让你有幸福感。尤其当你的片子拍出来并获得大家认可时,我认为那便是我们纪录片人的高光时刻。

凤凰网抗疫纪录片《隐秘而伟大——回家的愿望》剧照

Q:想要做纪录片导演,他应该要具备怎么样的素质?

我认为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重要。在这个行业中,你做任何事情时,都会遇到诸多问题,包括人的问题、嘉宾的问题、器材的问题、团队内部的问题以及场地的问题等。

纪录片导演在现场充当团队的指挥。你需具备极强的随机应变能力,以及极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出现问题,你要清楚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替代它,同时不影响作品的最终呈现。你要有多个解决方案,接着从中挑选一个最佳方案来将问题解决掉。

如果一个大学生想成为导演,那么在大学期间需要培养自己结构故事以及写作的能力,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在拍摄过程中,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执行能力也很重要,因为要将自己的想法实现出来并非易事,这就需要导演在现场进行协调并且要坚持自我。

我认为审美能力是很重要的。我们团队的一个优势在于能够把真实故事拍摄得很出色,也能够把画面拍摄得很漂亮。即便现实场地较为普通,我们总是能够找到办法让画面变得精致且耐看。因此,审美力很重要,这需要我们多去观看影视、摄影、美术、文学等各种艺术门类的作品。

纪录片《味在故乡里》剧照

我以前在北京时,很喜欢去逛沙龙,能看到各种新电影、纪录片、展览和音乐会。这对培养自己的审美力很有帮助。尤其对于从事纪录片行业的人来说,刚入行的前几年会很艰难,可能薪水会很低,但要沉得住气。当慢慢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一定会有机会降临。我认为一个纪录片导演或许需要历经六七年的积累沉淀。在沉淀的过程里,他具备了充足的履历,拥有了足够多的作品,也具备了足够的能力去应对更优质的项目。到了那个时候,他或许就能够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惬意一些。然而,这道关卡往往是很难跨越的,我一路见证着身边有很多人都选择了转行。

Q:为什么当时会把作品投给CMG视频影像大赛?

当时我在朋友圈看到了你们大赛的一些信息,信息中介绍会有很多器材厂家支持大赛。我们工作室购买了不少设备。我对相机、摄像机、灯光、无人机以及图传这些东西都很感兴趣,通常一个新品推出,我们就会感到很兴奋。大疆不久前推出了穿越机,你们对其进行了测评。这种新器材的出现,意味着我们在视觉方面又多了一种可能性,能够让我们把画面制作得更加酷炫。

当时看到这是一个有众多设备支持的大赛,影像狗也时常进行一些器材的测评。所以,我希望能借助这个大赛,多结识一些优秀的同行以及优秀的器材厂商,这就是我的最大目的。

2021年在广东湛江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en.bjhwtx.com/post/10858.html

标签:

博览广文网

博览广文网为所有文学爱好者、新闻爱好者、关注生活多方面内容的观众朋友提供多方位的内容呈现、提升阅读空间、填充碎片时间,开阔读者的视野、增长见识、了解民生、一个让您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的网站平台!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广文舒阅网—让天下读者有家可归!这里汇聚了各类优质文化信息,无论是全球热点、历史故事,还是实用百科、趣味探索,您都能轻松获取。我们希望用阅读点亮您的世界,让每一次浏览都充满收获和乐趣。
导航栏A标题
广文舒阅网
扫码关注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0755-88186625
Q Q:8705332
Email:admin@lanyu.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海雅缤纷国际大厦5层501
Copyright 深圳市蓝宇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0131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