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八方信息/正文
云州鸡肉米线: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美食瑰宝

 2025年03月16日  阅读 13

摘要:云县的米线吃法有很多。然而,在众多吃法中,名头最为响亮且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云州鸡肉米线”。云县鸡肉米线凭借传统工艺和传统吃法,成为了一种“不吃也知晓,吃过便难以忘怀的云县特色美食”。“云县鸡肉米线烹制技艺”如今已被纳入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云...

云县的米线吃法有很多。然而,在众多吃法中,名头最为响亮且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云州鸡肉米线”。

云县鸡肉米线凭借传统工艺和传统吃法,成为了一种“不吃也知晓,吃过便难以忘怀的云县特色美食”。“云县鸡肉米线烹制技艺”如今已被纳入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云州是内地经过澜沧江神舟渡后,从云州出发前往缅甸进而到达南亚国家的必经之路。在长达五百年的时间里,云州聚集了众多商人,各种小吃也随之产生。其中,云县鸡肉米线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美食。

云县在明万历年间进行了改土归流,之后才开始称作云州。在民国年间才有了现在的名字。因此,老一辈人和县城里的人都喜欢说“我们云州人”。所以,云县米线在外面就打出了“云州鸡肉米线”的牌子。

云县米线是用优质大米,借助天然山泉水进行浸泡、磨浆、过滤、蒸、榨、煮、清漂等八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的。它细长且洁白,柔韧度非常好。《云县志》记载:在民国六七年间,云州的小吃最为兴盛,在婚丧宴客等场合,通常会使用八碗,其中会用米线来辅助,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都是这样的情况。

当年云州的民间滇西社团“玩友班”把清代顺宁(今凤庆)文人袁谨的《云州竹枝词》进行了改编并唱成戏文,唱词为:云县是蛮疆中的古大侯之地,如今依然在卖糖和花绸,在楼坡脚底坐一坐,能吃上一碗鸡肉米线。

《云县文史资料》记载,云州米线筋骨很好,它细长且色白,吃起来很润口,在临沧地区及滇西都很有名。民国时期有名的米线加工户有:黎新爷家、马玉清家、江福源家。有名的米线小吃铺有:赵秉智家的猪血米线,清如海家、二牛哥家的豌豆粉米线,赵洪武家的鸡肉米线。米线上了方志,这表明云州人对米线很重视。民国时期,米线就已经成为云州人生活的一部分。这些老铺子,它们的后人如今大多仍在经营,可称得上是百年老店了。

云州鸡肉米线用料颇为讲究。它必须选用本地的优质乌骨土鸡,且以 2 到 2.5 千克左右的重量最为适宜。在烹饪时,要用文火慢慢炖煮,不会放入过多的调料,目的是保持汤和肉的原汁原味。鸡汤煮好之后就不宜再加水了。带冒的鸡肉会被剁成蚕豆大小的碎肉,此外,还有鸡头、鸡翅、鸡腿、鸡胗等单独售卖,这要根据食客的爱好来决定。

云县鸡肉米线,其最大亮点在于鸡。鸡肉煮好后,肉质紧密且有嚼劲,鸡皮入口便会融化,香气十分浓郁。云县鸡肉米线的配料十分繁多,包含腌菜、酸莲花白、小米辣、油辣椒、芫荽、葱花、酱油、花椒等。云州鸡肉米线,汤味浓郁且鲜香,鸡肉鲜嫩且肥美,看上去虽然毫不起眼,但吃起来却香气四处弥漫,既不油腻也不干燥,口感可口且细腻,吃起来爽滑又香浓。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en.bjhwtx.com/post/10521.html

标签:

博览广文网

博览广文网为所有文学爱好者、新闻爱好者、关注生活多方面内容的观众朋友提供多方位的内容呈现、提升阅读空间、填充碎片时间,开阔读者的视野、增长见识、了解民生、一个让您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的网站平台!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广文舒阅网—让天下读者有家可归!这里汇聚了各类优质文化信息,无论是全球热点、历史故事,还是实用百科、趣味探索,您都能轻松获取。我们希望用阅读点亮您的世界,让每一次浏览都充满收获和乐趣。
导航栏A标题
广文舒阅网
扫码关注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0755-88186625
Q Q:8705332
Email:admin@lanyu.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海雅缤纷国际大厦5层501
Copyright 深圳市蓝宇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0131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