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八方信息/正文
腊八节传统美食:馏米,太谷老家的深情馈赠与时代印记

 2025年03月15日  阅读 21

摘要:腊八就要到了。要是有人跟我谈起腊八节该吃什么,那我会立刻跟他说吃馏米。因为馏米是腊八天生就有的“标志”,也是老家太谷腊八的“代表”。在岁月中拾起闪光的记忆片段,儿时过腊八节,吃的馏米都烙着时代的印记,这印记隔着岁月的风尘。如今再次去品味,它就如同北斗定位系统...

腊八就要到了。要是有人跟我谈起腊八节该吃什么,那我会立刻跟他说吃馏米。因为馏米是腊八天生就有的“标志”,也是老家太谷腊八的“代表”。

在岁月中拾起闪光的记忆片段,儿时过腊八节,吃的馏米都烙着时代的印记,这印记隔着岁月的风尘。如今再次去品味,它就如同北斗定位系统一样,一头连着在百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挂着记忆深处的故乡。即便路途遥远,那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馏米香,也能够跨越山川河流,让眼前的时光变得如丝般柔软,连绵不断。因为黍米源自远古,它既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恩赐,也是老家太谷的深情馈赠。每年到了腊月,即便天气寒冷,然而在农家人的心中,却饱含着如火焰般的热情。那些潜藏在人们舌尖和肠胃里的馋虫,就好像冬眠的虫子被春风唤醒了一样,早就闻到了腊八馏米的味道,如同花木的新芽一般,纷纷从地面拱出,等待着被栽种到千家万户。

从古至今,老家太谷在食材方面不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既没有山珍,也没有海味。然而,对于普通的五谷杂粮,太谷人都能够做出各种各样的花样。常言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例如在过腊八节时,各地的习俗并不相同。有的地方在当天会喝腊八粥,但是老家太谷却吃馏米,风格独特,别有一番滋味。有人说,要讲好晋商的故事,就离不开太谷。而要讲好太谷的美食,那一碗馏米,便能够讲出别样的味道。

太谷美食文化_太谷名吃_太谷美食

馏米的食材主要有黄米和红枣。老家将黄米称作软米,软米是由糜子经过碾米机加工而得。糜子在我国北方地区都有种植,它对种植地没有要求,坡坡上、沟沟里、圪梁上,只要撒下种子就能生长,既省工又省时,还耐旱,几乎每年都以饱满的姿态迎来丰收。老家糜子有黄色、浅红色和黑色这三种不同颜色的品种。用来蒸馏米的软米中,以黑色糜子为最好,浅红色的稍次,黄色的最硬。

软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 B 族以及维生素 E,并且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老人们说,它具备健脾、和胃、滋阴补血的功效,在让人们享受口舌之欲的同时,还能起到滋补除寒的养生作用。每年一到腊月,农家人的生活仿佛到处都有软米的身影。馏米、软米酢儿、油糕等食物,必然与他们紧密相伴,永不分离。馏米在老家饭桌上是“名贵”的佳肴,每年腊八时必定会有。一碗看似普通的馏米,悄然间将平常转化为神奇,它能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温暖,能让人看到这片土地充满生机和活力,虽不惊艳,但却散发着内在的光芒。

甜如同点燃希望的火种。那些年,日子过得清苦,然而馏米却能让人品尝到甜的滋味,能让人忘却困顿与烦忧,让人沉浸在对未来充满阳光灿烂的想象之中。记得在腊八这一天,太阳还未完全苏醒,村里各家的灯就陆续亮了起来。因为老家有讲究,腊八吃馏米需在太阳未升起之前吃完,不然眼睛会变红。做馏米花费时间长,工序较为繁杂,是需要具备功夫和技巧的。其一,需提前将软米用水浸泡,且要依据室温来把握每天换水的次数,以确保软米不会变质。其二,在腊八的一大早,要把泡发好的软米清洗干净并做好备用准备。其三,要将事先挑选好的壶瓶枣清洗干净,接着将其放入笼中蒸至七成熟,这样能让枣消除历经寒冬所带来的“苦楚”以及干燥,从而更好地与软米“同心同德”,实现亲密融合。备好食材后,把铁锅放置在灶火上并加水。将蒸米用的稷窟儿(笼屉)与铁锅口平稳对接,使二者严丝合缝。接着把和好的面泥沿着锅沿缝隙进行勾抹,有时还会用抹布压覆。这样做是为了确保蒸汽不会跑冒外漏,以防馏米夹生或不黏软。接着来到做馏米最为重要的环节。母亲凭借一双巧手,把备好的食材,一层米一层枣,依次装入稷窟儿,使米和枣能均匀分布。按照全家人口的进食量装好后,将其抹平并盖好锅盖。随后便开始加火。蒸馏米需要火势旺盛,锅内的水很快就被柴火烧得翻滚起来,呈现出沸腾的状态。母亲坐在小凳子上。她一边烧火,一边估算着时间。因为每间隔大约五分钟,就需要给馏米加一次水,并且要均匀地淋洒在米上。加水的量和时间都要恰到好处,就如同农家人过日子一样,适宜细水长流。有时候我们早早醒来,会看到满屋雾气腾腾,那雾气柔得就像天上的云雾在满屋环绕,浓得如同过节的喜悦笼罩着满屋。人间的烟火,烟火的人间,大概就是这样的景象吧!老话说,流多少汗就得吃多少饭。世界上的收获并非轻轻松松就能拥有,哪怕是最简单的食材,若没有母亲勤劳且巧手的操持,我们就难以享受到最幸运的口福,难以获得最香甜的满足。经过大概 45 分钟的蒸腾,一稷窟儿馏米色泽亮丽,呈灿黄如金之色,就此大功告成。

太谷美食_太谷美食文化_太谷名吃

等待过后,蒸熟的馏米呈现在眼前。那象征贵重金黄的软米,喜庆红火的大枣,都融入了这馏米之中。软米吸收了大地精华,红枣收纳了阳光雨露,二者相遇,经生命之水撮合,顿时清香四溢,红黄共舞,只需一闻,便会让人垂涎欲滴。我赶紧盛满一碗。即便很烫,也要先吃上两口。虽然吃相不太雅观,但美食的诱惑实在太大,难以抵挡。轻轻地抿着,慢慢地嚼着,软米的清香和红枣的黏甜一同在舌尖蔓延开来,味蕾被香气包裹着而绽放。有时候条件好的时候,还能够放上砂糖或者红糖,那甜意从舌尖一直蔓延到喉咙,再到胃里,既是一种熨帖,也是一种享受和满足。孩子们在嚼馏米的时候被烫得张口呵气。馏米如同粒粒金珠,径直滑进了肠胃,口中只留下缕缕清香,让人难以忘怀,非常快乐!很快,满满一碗馏米就被孩子们吃进了肚子。每当孩子们想要继续吃却又不能时,母亲就会关爱地说:“馏米不能吃多了,不好消化,再喝碗拌汤就行了。”拌汤有很多地方叫疙瘩汤。一般家庭,一年 365 天里喝不到几顿白面拌汤。腊八这天喝白面拌汤,算是奢侈一回。富裕一些的家庭,会喝汆羊肉片儿汤。馏米通常是蒸着吃的,也可以炒着吃。在油锅中翻炒后的馏米,色泽深黄。红枣与软米完全结合在一起,变得更加黏软。我觉得炒着吃的馏米比蒸着吃的还好吃。不管哪种吃法,馏米都是一种甜蜜且黏软的美食,吃过后齿颊留香,令人难以忘怀。一家人面带喜色,笑容满面,吃过凝聚着亲情的馏米,喝足了如同珍珠温玉般的伴汤后,天空渐渐亮了起来。推开家门,就仿佛打开了时光的门扉。尽管山河被冰封,大地被寒凝,但却能折射出这片故土上的人们热爱生活、感恩生活的情怀。他们凭借着勤劳的双手,不断地创造着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一碗馏米蕴含着家乡的情感和同胞的情义,它是记忆深处的一片水土以及一种人情。岁月不断流转,如今野菜以及传统美食成为了饭桌上的上等之物,而最为执着于这些的人,大多是曾经品尝过生活艰难的人。是味蕾对记忆的眷恋?还是乡愁在内心的轻声呼唤?这些年日子过得好了,既饱暖又红火。城里人和庄稼人休闲的时间增多了。有了闲暇的心情,也就随之产生了闲适的兴致。于是,人们对过去那些在特定时节的、特定的食物,重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渴望。

前两天在超市碰到一个男子在买黄米,我走上前去随口问:“你买这么多,短时间内吃得完吗?”他回答说:“自己吃一些,给在南方的朋友寄一些。”我惊奇地问:“南方人也喜欢这东西吗?”他微微一笑,回答道:“他也是山西人!”哦,原来是这样啊,我突然产生了一种自豪感。原来,同样的思乡念旧,能够把人们的憧憬串联起来。它就像一颗珍珠,镶嵌在时光空间的链条上,熠熠生辉,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是啊!时光最难留住,沧桑最易起风情。它让人们懂得,生命中有些东西值得我们去追求和珍惜。它也让人们感悟到,熬过岁月的蒸煮,生活的酒才会愈酿愈醇;经历时光的发酵,生命的茶才会愈品愈香。人生如同馏米,其甘甜和余香需经千回百折,在慢慢等待与品味中才更显回味无穷。年少时家乡美食的味道,始终定格在我的心灵深处。每到一个腊八节,既有渐浓的年味,又有馏米飘香的味道。而追寻一种味道,其实就是在追寻一种乡情。童年时光短暂,有时在梦境中,有时在回忆里。时针剪碎了过去的时光,分针也剪碎了过去的时光。时间在嘀嘀嗒嗒地走,走过了风雨,头发被走白了,还走出了浓浓的乡愁……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en.bjhwtx.com/post/10378.html

标签:

博览广文网

博览广文网为所有文学爱好者、新闻爱好者、关注生活多方面内容的观众朋友提供多方位的内容呈现、提升阅读空间、填充碎片时间,开阔读者的视野、增长见识、了解民生、一个让您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的网站平台!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广文舒阅网—让天下读者有家可归!这里汇聚了各类优质文化信息,无论是全球热点、历史故事,还是实用百科、趣味探索,您都能轻松获取。我们希望用阅读点亮您的世界,让每一次浏览都充满收获和乐趣。
导航栏A标题
广文舒阅网
扫码关注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0755-88186625
Q Q:8705332
Email:admin@lanyu.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海雅缤纷国际大厦5层501
Copyright 深圳市蓝宇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0131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