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是较常用的中药材,其应用历史较为悠久,具备养阴生津以及润肺清心的功能。它是百合科植物天冬 nsis(10ur.)Merr.的块根。大多为野生状态,主要产于贵州、四川、云南、广东、湖南、湖北等地。另外,广西、安徽、河南、山西、陕西、青海等地也有分布。属于一种在区域上分布比较广的药材。
天冬生长的地方大多在温暖湿润的山野。天冬生长在田间。天冬生长在山坡。天冬生长在草丛。天冬生长在丘陵地带的灌木丛中。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害怕寒冷、强光和渍水。
【种植技术】
育苗地选择在有荫蔽且日照较少的地段,先进行深翻,再耙细,接着整平,之后起成 1.3m 的高畦。移栽地适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且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前作物收获后进行深翻操作,同时开好四周的排水沟。栽种时要将土地耙细整平。按照行距 50 厘米、株距 30 厘米开穴,穴的深度和宽度各约 20 厘米。每一个穴中放入 1 千克的士杂肥,然后等待栽种。
种植方法有两种,分别是种子繁殖和分根繁殖,不过大多采用分根繁殖。在 3 月上旬到 4 月上旬这个时间段,在植株还未萌芽之前,把根挖出来,然后将其分成 3 至 4 小簇,每簇上面有 2 至 3 个芽,再把它们种植到预先挖好的穴中,每个穴里种 1 株。10 至 12 月采收天冬时,可将径粗 1.3 厘米以上的大块根摘下用于加工商品。带有许多幼芽和小块根的根头部,可分割成 2 至 5 小簇,每簇有 2 至 3 个芽头,这些可用于繁殖。每穴栽 1 簇,栽后覆土压实,再盖上 2 至 3 厘米的细土。
【栽培管理】
中耕除草每年要进行 2 至 3 次。3 至 4 月进行第 1 次;6 至 7 月进行第 2 次;9 至 10 月进行第 3 次。在进行中耕锄草松土时,应该浅耕而不宜深耕,通常入土 5 至 7 厘米就可以了,一定不要损伤块根。每次中耕除草的时候都要结合施肥。第 1 次和第 2 次适合施用人畜粪水 1200 至 1500 千克。也可以适当施硫酸铵或尿素,用量为 3 至 5 千克。第三次中耕除草之后适宜施加 2000 千克土杂肥,施加 40 至 50 千克过磷酸钾,将其用作冬肥,以此促使次年植株生长得健壮。
栽种第 2 年后茎长到 50 厘米时,进行搭立支架的操作。用竹竿或者树枝来设立支柱,或者搭成支架,让蔓茎能够缠绕在上面,这样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种植地不能有积水,在雨季要注意进行排水防涝的工作。当天气过于干旱时,需要适当进行浇水。在栽种后的半个月内,要注意做好抗旱保苗的工作。
野生天冬适宜在冬季采挖。家种的通常在栽后 3 至 4 年进行采收。倘若采挖时间过早,块根数量少且不健壮,产量就不高;如果年限过长,块根增长幅度不大,不太合算。采收的时间从 9 月到次年 3 月都可以,其中以冬季采收的质量最为优良。采收时把蔓茎割掉,把全株挖出来,去除泥土,把块根中粗 1.3 厘米以上的部分剪下,根头以及附带留下的小块根可以适当进行分割,用来作为繁殖留种的材料。把挖回来的天冬清洗掉泥土,将其分成大、中、小 3 个级别。把大、中、小各级天冬分别放置在甑内蒸,或者放入沸水中煮,一直煮到外皮能够剥离为止。接着把煮好的天冬放入清水中,趁着热把外皮撕下来。然后把撕去皮的天冬晒干或者炕干,这样就制成了天冬。不过在烘的时候,火不能太大,要是火太大,就会导致天冬炕起鼓泡或者烧糊,从而影响天冬的质量。
本品呈纺锤形且略弯曲,其长度在 5 至 18 厘米之间,直径为 0.5 至 2 厘米。它的表面是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的,呈现半透明状,有的光滑,有的则具有深浅不同的纵皱纹,偶尔还能看到残存的灰棕色外皮。质地硬但又柔润,带有黏性,断面呈现角质样,中柱是黄白色的。气味很微弱,味道是甜中带微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