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系八方/正文
广东援疆工作队助力疏附县教育高质量发展,优化办学条件筑梦疆来

 2025年03月08日  阅读 47

摘要:百年大计,将教育视为根本。教育援疆,属于对口援疆工作中的“筑基工程”“民生工程”“未来工程”。怎样去为“疆”来构筑梦想呢?广东援疆驻疏附县工作队(广州援疆工作队)思考着疏附的所想,帮助着疏附的所需,尽着广州的所能。他们紧扣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把铸牢中华民族共...

百年大计,将教育视为根本。教育援疆,属于对口援疆工作中的“筑基工程”“民生工程”“未来工程”。怎样去为“疆”来构筑梦想呢?

广东援疆驻疏附县工作队(广州援疆工作队)思考着疏附的所想,帮助着疏附的所需,尽着广州的所能。他们紧扣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作主线,秉持软硬件并重的原则,将目光聚焦在疏附县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上。持续加大教育援疆的投入,不断增强支教教师选派的力度,进一步拓展“组团式”教育援疆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的范畴,助力疏附各族孩子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广州的优质教育资源,有力地推动了疏附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优化办学条件夯实教育援疆“硬基础”

教学楼已经封顶,食堂也已封顶。室内外装修工作在同步进行,水电工程和管网工程同样在同步推进。体育馆开始建设……新春刚刚开始,疏附县广州新城完全中学的建设项目展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建设景象,正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以确保今年秋季能够迎接新生的到来。

广州新城完全中学项目是广州援疆的重点教育援疆工程。该项目立项规划总投资 3.5 亿元,实际实施约 2.8 亿元,目前已投入援疆资金 2.2 亿元。它总占地面积 200 多亩,建筑面积约 7 万多平方米。规划建设有 4 栋教学楼、4 栋学生宿舍楼、2 栋实验楼和综合楼、一个食堂、一个报告厅、一个体育馆以及一个运动场等其他附属工程。同时还配套了声像图书室、理化生实验室等现代化的功能场室。广州新城完全中学建成之后会面向整个喀什地区进行招生。预计会新增 3500 个学位。这样能够有效缓解喀什地区,尤其是疏附县在初中和高中入学时的高峰状况,以及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

今年秋季入学之时,全新的不仅有校舍,还有办学模式。广东援疆驻疏附县工作队教育工作负责人郭国星进行了介绍,工作队要建立“穗疏协同、援受结合”的帮扶机制,也就是学校的管理以及办学将由广州协和学校进行托管,通过选派专业的管理团队进驻,穗疏双方进行协作,从而打造出一支“骨干引领、专兼互补、梯队合理”的教师团队。

郭国星说,他们有信心在三年内把这所学校打造成兼具岭南特色与援疆印记的示范性完全中学。

如何让优质教育资源能够惠及祖国西部边陲地区呢?又如何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呢?广州教育援疆的担当与作为给这里带来了希望和改变。工作队积极且深入地开展了“互联网+教育”这种模式。新建了 26 间录播教室,还配备了 165 台班班通设备。同时建设了远程互动课堂系统,借此帮助疏附县的 100 所中小学校与广州优质对口学校建立起课堂连接,并且开展了“云端教研”以及“双师课堂”,其次数达到 200 余次。

穗地和疏地的学校打破了空间上的限制,能够一起上一堂课,还能同步开展教研活动,并且可以进行无障碍的交流互动,切实做到了“万里之外能上一堂课,两地此时共在一堂课”,达成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目标。

疏附县塔什米力克中学借助了广州援建的录播教室,通过远程连线广州天河区的名校课堂,使得学生能够同步参与名师授课。其教学质量提升得很显著,中学学生的期末成绩平均提高了 20%。疏附县塔什米力克乡中学党总支书记马艳朝进行了介绍。

学校的硬件设施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基础。工作队投入援疆资金,新建了 1 所特殊教育学校,打造了 3 间职业学校实训室,建设了 4 间声像图书室和 6 间理化生实验室……工作队一直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到目前为止,累计投入援疆资金 4.34 亿元,规划了 55 个教育援疆项目,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这成为疏附县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

“组团式”援疆提升教育帮扶“软实力”

近日,广州支教团副团长姚春霞以及支教团七名骨干援疆教师开启了新学年的送教工作。在疏附县第四中学,老师们通过示范课的方式,在初三语文中考备考方面给予深入指导;通过讲座的方式,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给予深入指导;通过听课评课等方式,在初中地理新教材解读等方面给予深入指导。

疏附县第四中学的主要负责人称,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由于援疆教师多次进行精心指导,疏附四中的整体教学水平得以迅速提升。并且在 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中,疏附四中在初中学校的整体排名提升了 3 位。

广东援疆驻疏附县工作队队长罗亮认为,在疏附进行的教育帮扶要做到“带不走、留得下”。他觉得教育帮扶的最终目标是为当地培育出一支“靠得住、教得好、留得下”的名师优师教育队伍。

目前,有 46 名广州援疆教师,还有 240 名高校实习大学生。他们分别奔赴疏附县的学校教学一线。他们致力于提升教学水平,帮助和带动当地教师的成长,持续激发受援地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2024 年 12 月,首批疏附教育“双融双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名教师沈明的工作坊正式被授牌。这个工作坊的团队与华南师范大学的专家以及学科骨干教师进行了联合。他们和疏附教研团队一同开展了 GAI 赋能的实践活动。并且形成了“学-用-创-传”这样的机制,从而打造出了援疆帮扶的新模式。我们借助工作坊,为喀什地区、疏附县的 80 余名教师搭建起了跨省的学习平台。我们要为疏附县培养一批骨干教师,这些教师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和素质素养。通过这样的努力,能够更好地推动疏附县教育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援疆教师沈明介绍,工作坊获得了国家级此项目的最高奖“创新奖”,还获得了多个省市级奖项。工作坊完成了国家级交流发言 2 次,省级讲座 2 次,县级讲座 22 次,送教下乡 3 次,公开课 19 节,GAI 赋能教学省级案例 19 节,GAI 赋能教学县级公开课 15 节。

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人才振兴。为了强化职业教育,工作队开展了“世界技能大赛冠军进疏附”系列活动,并且成立了“世界技能冠军工作室”。疏附县中等职业学校凭借工作室这个平台,与广州的优质资源进行对接,促使本校师生在创新理念以及实践方面实现了新的跨越。

援疆教师陈奕慰在疏附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担任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广东援疆)的主持人。他借助大师工作室平台,深入开展教科研工作。同时,他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技能培训、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活动以及校企合作交流等。此外,他还积极配合学校的“传帮带”工作,与三名年轻教师结对,为学校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师资队伍。

我获得了自治区职业技能赛(冷拼与雕刻)项目的三等奖,这多亏了陈奕慰的帮带指导。我相信以后自己能够不断进步,既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粤菜,也能教会我的学生。

2023 年起,广州的援疆教师先后创建了 3 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他们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共 44 人次;进行了“送教到企”,有 12 人次;还进行了“送教到校”,达 26 人次。46 名援疆教师与 103 名本地师生结成对子。这些援疆教师指导徒弟获得 38 个奖项,指导队伍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得 25 个奖项,其中包括 1 个全国优秀奖、3 个自治区级奖项和 3 个地区级奖项。全县中考分数提升了 58.2 分,在全地区的排名提升了 2 位。高考上线率提高了 6.07%,在全地区的排位提升了 4 位。疏附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参与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技能大赛。在汽修项目中,该校获得了 1 个一等奖以及 2 个三等奖。同时,教师组也取得了 1 个一等奖、1 个二等奖和 1 个三等奖。

翻看广州教育援疆的成绩单,能清晰看到一组组亮眼的数据。广州教育援疆在发挥援疆教师示范引领作用的同时,努力挖掘本省的教育资源,并且搭建起桥梁,促进交流互通。先后选派了各学科的骨干教师、书记校(园)长以及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教研员共 500 余人,前往疆内外各地参加跟岗学习、培训研学等活动。广州选派专家,组织了线上讲座培训等活动,共 30 余场次。同时还组织了线下讲座培训等活动,也有 30 余场次。通过这些活动,培训了教师 4300 余人次。这些活动使得受援地教师的视野得以开阔,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从而促进了疏附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石榴结籽抱团架起交往交流“连心桥”

我学习舞狮已经快六年了。从初一的时候就开始学了。那时候的我仅仅只会打鼓,其他的什么都不会。等到上了高中之后,在广州援疆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学会了打锣,也学会了舞狮子等技能,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团结合作能力。我内心想着,通过不断地学习,一定要把舞狮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并且将其发扬光大。疏附县第一中学的学生伊尔夏提如今对龙狮文化十分痴迷。

广州教育援疆持续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当中,以此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打造了 10 余个唱诗班,引进了剪纸、蛋雕、英歌舞等非遗项目进校园。接续建设了 30 余个学校文化社团。组织开展了“中华韵·百人诵”中华经典百人诵读大赛等大型活动 6 次,以及各类中小型活动及比赛 20 余次。师生参与活动的人次达到 3.3 万余人次。通过这些活动,以经典浸润心灵,让传统文化“触手可及”,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疏附县第三中学生麦迪乃·麦麦提,能成为“红色宣讲员”让她深感自豪。在面向父母以及同学等进行党史、新疆“四史”解说时,她不但收获了知识,获得了历练,还让自己的思想受到了熏陶。在疏附县,像她这样的“红色宣讲员”有 1300 名。

开展“手拉手”结对,推动全面交往交流交融。工作队组织穗疏青少年参与冬夏令营活动以及红色研学活动,选派足球队前往广东参加广东省第一届六省区“石榴籽杯”青少年校园足球友谊赛,承办粤新“石榴籽杯”足球邀请赛,并且邀请粤新两省区的 16 支足球队前来参赛,从多个层次开展足球活动。协调 100 所中小学和幼儿园与广州 101 所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结对。穗疏两地开展了 20 余次民族团结交流活动。结对学校进行了 40 余次交流互访。两地师生常态化开展“穗疏手拉手”书信交往活动,共寄出 7.8 万余封书信,有 7 万余人次学生参与。

教育项目纷纷落地并取得成效,援疆教师一批批接续努力实干,教育成果一项项生动地展现出来……穗疏两地朝着相同的方向同心协力、携手共进,怀揣着梦想走向未来,推动疏附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en.bjhwtx.com/post/8700.html

标签:

博览广文网

博览广文网为所有文学爱好者、新闻爱好者、关注生活多方面内容的观众朋友提供多方位的内容呈现、提升阅读空间、填充碎片时间,开阔读者的视野、增长见识、了解民生、一个让您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的网站平台!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广文舒阅网—让天下读者有家可归!这里汇聚了各类优质文化信息,无论是全球热点、历史故事,还是实用百科、趣味探索,您都能轻松获取。我们希望用阅读点亮您的世界,让每一次浏览都充满收获和乐趣。
导航栏A标题
广文舒阅网
扫码关注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0755-88186625
Q Q:8705332
Email:admin@lanyu.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海雅缤纷国际大厦5层501
Copyright 深圳市蓝宇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0131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