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系八方/正文
探索古代中国远程教育:从口耳相传到汉代私学的演变历程

 2025年03月02日  阅读 26

摘要:远程教育起源于古代中国的有关论述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以语言为媒介,采用“口耳相传”以及“元媒”(像结绳记事、木刻记事、实物记载等作为媒体的传播方法)。到了封建社会,有“自学”,像孔子的“周游列国巡回教学”,还有“行说学”“私淑之艾”“巨子相传”“著录弟子”等古...

远程教育起源于古代中国的有关论述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以语言为媒介,采用“口耳相传”以及“元媒”(像结绳记事、木刻记事、实物记载等作为媒体的传播方法)。到了封建社会,有“自学”,像孔子的“周游列国巡回教学”,还有“行说学”“私淑之艾”“巨子相传”“著录弟子”等古代教育论述及其教育实践活动。这些都充分表明古代社会存在以“教”“学”,“师”“生”异地为主要特征的远程教育现象。

这一时期的远程教育主要依靠语言、元媒以及文字(包括甲骨文、石鼓文、竹简、帛书、金文)作为媒体。在这些媒体中,汉代的私学“著录弟子”具有较为明显的狭义学校远程教育模式的特征。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人自身发展水平存在限制,所以这是一种古老且初始型的远程社会教育现象。目前还没有人对古老的远程教育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进行研究,并且它与近代、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也并非完全相同。

远程教育起源于西方工业社会的有关论述

另一种观点认为,远程教育的先驱是函授教育,它源于 19 世纪中叶的英国。其一,英国是近代产业革命以及资本主义的发源地,率先迈入了工业化时代。其二,工业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以及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有着需求,这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也成为新的教育形态产生的动力。

此外,函授教育的发生是以一定的技术基础为前提的。一个文明社会有了文字体系后,只有在发明了纸张和印刷术,并且具备了相应的书刊出版发行系统以及公共服务系统(像印刷厂、出版社、书店、图书馆、交通和邮政系统等)之后,才有可能萌生函授教育。英国凭借发达的印刷业和出版业。在世界上率先创建了国家邮政服务系统。此系统为函授教育的发生提供了基础。(丁兴富,2002)

教育起源学说内容及代表人物_教育起源学说中公_教育起源学说

产生两种不同观点的原因

阅读上面的内容后,你会发现,两种观点的分歧在于,一种观点认为古代的一些教育现象是远程教育现象,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远程社会教育现象不是远程教育。

下面请看上述两类专家是如何对远程教育进行定义的。

01

定义一(谢新观,2001)

远程教育是为解决师生因物理距离产生的、在时空两维度上教与学行为的分离而采取的重新整合教学行为的一种教育模式。随着社会发展,这种教育模式会有实践和理论上的不同表现形式。

02

定义二(丁兴富,2002)

教育起源学说中公_教育起源学说内容及代表人物_教育起源学说

学校远程教育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学生主要以自学为主,教师则以助学为辅。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来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它是各类学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

前面给出的远程教育的两个定义,其实是从不同层次对同一概念进行的界定。谢新观教授给出的定义属于广义远程教育的定义,而丁兴富教授给出的定义则属于狭义远程教育的定义。广义远程教育的观点将远程教育视为一种教学模式,狭义远程教育的观点则将远程教育视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

当前,在我国,术语“远程教育”实际应用的范畴正从狭义向广义方向延伸。社会在发展,这类教育活动在实践和理论上会有不同表现形式。目前,我国的远程教育主要有 3 种形式。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教学资源传输模式的典型代表,其特点主要体现在技术传输解决方案和数字资源这两个方面。

以基于数字环境和资源的教与学作为典型代表的教学模式,其特点主要体现在技术环境方面,也体现在学习资源方面,还体现在教与学的行为与方式等方面。

以独立的远程教育机构为代表的这种教育形态,它的特点主要在技术环境方面有所体现;它的特点主要在资源方面有所体现;它的特点主要在教与学方面有所体现;它的特点主要在管理方面有所体现;它的特点主要在经济等诸多方面有所体现。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en.bjhwtx.com/post/7454.html

标签:

博览广文网

博览广文网为所有文学爱好者、新闻爱好者、关注生活多方面内容的观众朋友提供多方位的内容呈现、提升阅读空间、填充碎片时间,开阔读者的视野、增长见识、了解民生、一个让您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的网站平台!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广文舒阅网—让天下读者有家可归!这里汇聚了各类优质文化信息,无论是全球热点、历史故事,还是实用百科、趣味探索,您都能轻松获取。我们希望用阅读点亮您的世界,让每一次浏览都充满收获和乐趣。
导航栏A标题
广文舒阅网
扫码关注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0755-88186625
Q Q:8705332
Email:admin@lanyu.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海雅缤纷国际大厦5层501
Copyright 深圳市蓝宇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0131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