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系八方/正文
2019第七届金拴马桩奖大学生影像艺术节在西安成功举办,汇聚全球40多所知名艺术院校作品

 2025年03月02日  阅读 24

摘要:撰文丨余雅琴12月9日至12日期间,2019年第七届“金拴马桩奖”大学生影像艺术节在西安举办,该艺术节是由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美协、陕西省摄协、陕西省影协共同主办的。“金拴马桩奖”作为中国艺术教育的一个有效尝试,评审打破学科边界本届艺术节征...

撰文丨余雅琴

12 月 9 日至 12 日期间,2019 年第七届“金拴马桩奖”大学生影像艺术节在西安举办,该艺术节是由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美协、陕西省摄协、陕西省影协共同主办的。

“金拴马桩奖”作为中国艺术教育的一个有效尝试,

评审打破学科边界

本届艺术节征集到的作品来自国际范围各高校的影视、动画、摄影、新媒体四大类,总计 2000 余件。其中有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作品,有日本东京造形艺术大学的作品,有美国加州艺术学院的作品,有香港浸会大学的作品,有中央美术学院的作品,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作品,有北京电影学院的作品等 40 多所全国知名艺术类院校的作品都参与其中。

在开幕活动中,西安美术学院院长且担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的郭线庐持有这样的观点:影像艺术作为一个新兴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和提升的状态。如今的影像艺术已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极为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同时也成为人类文明提升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高校的影视教育,乃是推进影像教育的最为主要的力量所在。

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主任史纲表示,第七届“金拴马桩奖”大学生影像艺术节,将作品征集范围从国内拓展到了国际层面,此艺术节已成为学院内一个重要的影像类奖项。

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主任,金拴马桩艺术节总策划史纲

“金拴马桩”大学生影像艺术节是国内首个大学生泛影像大赛。它集合了影视、摄影、动画、新媒体这四个方向。并且设置了初评和终评两级制度。评委均为业内各领域的专家。这样就打破了评审与专业的边界。在学生竞赛的基础上,每年还常设特邀展映单元。会邀请国内最重要的艺术家和导演,以主题性的方式推出学术展映或工作坊。

本次评审邀请了摄影类、新媒体类、影视类、动画类这四个单元的共 24 位评委。这 24 位评委被分成了两级,其中有 12 位是初评委,另外 12 位是终评委。所有的作品都要经过初审和终审这两个阶段。在初审阶段,初评委员会会从所有的参赛作品中选取提名作品,然后将这些提名作品提交给终评委进行评奖。

第二阶段的终审工作由大赛终审团负责,他们评出了“银拴马桩奖”,此奖项涵盖摄影、新媒体、影视、动画这四大类。最终,“金拴马桩奖”、“吴天明奖学金”以及“法思特别奖”是由终评委员会在现场从“银拴马桩奖”当中产生出来的。

“金拴马桩奖”的终评评委会想要打破学术与产业之间的壁垒。前几届先后邀请了编剧芦苇、策展人曹恺、艺术家王庆松等在业界有影响力的知名专家来担当评委。今年大赛的终评委员会人选在跨学科和年龄层方面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与包容性。

本届终评委由导演、摄影师侯咏;美国当代艺术家艾莉森·萨尔

( Saar)

日本东京造形大学摄影系教授是中里和人;摄影家有刘铮;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的是王川;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艺术费俊;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的是周宗凯;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的是张歌东;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的是王亦飞;中国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的是刘智海;策展人是张海涛。

获奖作品一方面以传统技艺表达当代思想,

另一方面跟进新技术的发展

影像技术杂志_影像技术_影像技术考研可以考什么专业

获得“金拴马桩”大奖的作品是中国传媒大学邹子豪、杨佳霖、余晓宇的动画作品。这部作品是《云层之下》。该影片以定格动画的形式呈现。其工作量较大,技术难度较高。作者投入了极大的创作热情和制作精力。

这部动画片时长仅十五分钟。它反映出了制作者对环保问题的关注。这部动画片颇有一些《银翼杀手 2049》的气质。在未来,环境问题已经吞噬了美丽的地球。主角战胜了邪恶。主角最后逃离了地球。整个故事讲述了这些内容。

这种叙事在好莱坞电影中或许并无特别之处,但其出现在一部学生作品中就显得难能可贵,并且运用得极为纯熟。近年来,中国动画有了一个小的复兴态势,涌现出了一批像《大护法》《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这样票房和口碑都取得双赢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借助好莱坞动画的方式来讲述了一个中国故事。而《云层之下》显然也在沿着这条道路进行着探索。它所采用的形式较为传统,并且运用了更为费时的定格动画,把一种手工的精致和现代故事结合在了一起。

《NH4+》获得了“吴天明奖”,它是一部带有科幻色彩的作品,其拍摄者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明星宇。这部短片时长 20 分钟,以广告叙事的方式来进行电影叙事的创意,表达超现实的非现实社会。然而,电影所关注的是一个广泛的话题,即人和人之间的交流问题,即便在父母和孩子之间,也可能存在着很大的隔阂。

越来越多的作品难以被传统艺术形式所归类。美国加州艺术学院 Kai-Luen 的作品《》属于交互式参赛作品。此作品能邀请观众与几个感应器进行互动,从而形成图像投影与声音。一个或多个观众能够在该作品中“表演”,并且可以作为一个群体去创作、谱写以及共同体验这件作品。

《》

高校影像教育困境与机遇,

打破青年人对新技术的迷思

评委会主席侯咏认为,当下中国电影的教学面临两种困境。其一,不少专业的艺术类学院,其软硬件都难以满足对影视教学的渴求,优秀的师资以及优质的硬件设备都无法跟上业界的需求。其二,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无法直接与业界相衔接,从学校毕业后,还需要经历一个适应的过程,之后才能够进行实操。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怎样去建立一个中国电影体系呢?韩国有自己的体系并且能够行销全球,印度也有自己的体系并且能够行销全球。然而,中国的电影人目前还处于学习和模仿的阶段。如果我们的电影教育不能建立起自己的体系,那么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

侯咏工作坊

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的教授王川先从青年摄影的困境与挑战谈起。他觉得原田凉太的《长野行星》是当下较为可贵的青年创作。此作品是以社会学以及社会调研为基础的,并且长期对一个地区展开观察。

日本东京造形大学的原田凉太创作了《长野行星》,此作品的确是此次比赛的亮点。他以自己的家乡长野为拍摄对象,长野这座城市有著名的善光寺和户隐神社,并且在 1998 年举办过冬季奥运会而闻名世界。然而,近年来长野的人口急剧减少,大部分人都选择搬到东京等大城市。作者认为,东京如同一个吸收各种东西的黑洞,长野则像是耀眼太阳旁边的一颗行星。所以,在这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出一种带有荒凉意味的“未来感”,作者精准地捕捉到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小的城市被大城市逐渐边缘化的现实,并且以一种看似“超现实”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

原田凉太《长野行星》

西安理工大学的周艺云,其摄影作品《流离的灯火》也关注城市化问题。中国经济发展,城市与街道有了很大变化,作者察觉到了城市灯光的造型价值。把城市边缘即将消逝且废弃房屋的灯光与高楼大厦的灯火放在一起,人物营造出了景观,形成了独特的美学。

周艺云《流离的灯火》

影像技术杂志_影像技术_影像技术考研可以考什么专业

当下,青年摄影师面临着如何应对新技术所带来的美学与形式方面的挑战。我们的工具从相机变成了手机,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分享,这些变化改变了我们对于摄影艺术的观念。在图像学的影响之下,摄影甚至可以不通过相机这种形态来实现。新的事物是否就是好的方式,这个问题很值得去探讨。王川觉得在院校的教育当中,摄影的前行以及回归是个很不错的话题。这次的一系列入围作品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对这个话题做出了回应。

此次评委之一,美国当代艺术家艾莉森·萨尔

( Saar)

她主要关注女性艺术和黑人艺术。她先从青年艺术家的性别意识谈起。她认为从自己母亲那一代就已经开始对平权进行斗争了。而到了自己女儿这一代,艺术家依然值得为女性等少数群体的权益而进行斗争。

在这次评奖期间,上海戏剧学院的俞诗凡所创作的《回到桃花仑的 1994》展现出了这种对女性的关怀。作者通过自己母亲那一代的女性情谊去审视当下的女性处境。这部剧作或许稍显稚嫩,然而作者明显有着极为自觉的女性意识。

艾莉森谈及高校的艺术教育。在西方,艺术类高校的学费通常极为高昂。学院已并非成为艺术家的唯一途径,但学院仍有其存在的价值。艺术教育能够给青年艺术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她认为,在质疑学院派权威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高校的艺术教育建设。

今年的入选作品整体来看,我们能轻易发现新技术已经全方位地影响到了青年人的艺术创作。在如今对艺术的定义变得越来越宽泛的情况下,艺术创作到底是要去追求无尽的形式探索呢,还是打算用传统来讲述新的故事呢?这种思考对每一个艺术创作者都产生着影响。

汤姆森·李瑟( )在主论坛发言

出席“金拴马桩”奖工作坊的嘉宾有美国加州艺术学院的教授汤姆森·李瑟。

( )

主论坛的发言很有启发。他说,科幻小说家厄休拉·勒奎恩讲过,技术是无尽的创作源泉。但他同时警告,完全寄希望于技术与进步是错误的。他的话能指导我们,号召我们在不断增长的艺术和技术领域开展批判性讨论,要意识到它对文化、社会和环境状况有直接影响。根据我刚才所言,其实无需对未来怀有敬畏和害怕。这样,我们或许就能很好地去经历它,也能很好地去适应它。

事实上,最终获奖的作品不一定是以最新最炫的技术而获胜。他们的作品题材各不相同,形式也各异。这些作品都体现出了世界各国的年轻人对现实和自身的思考。尽管有一些批评指出,当下的艺术创作存在一种私人化倾向,但是从入围作品来看,年轻人并非不关心现实问题,而是通过使用一种新的媒介或方法来关注现实问题。金拴马桩奖的系列活动能够成为我们讨论影像艺术范式的切口,也能够成为我们讨论高校艺术教育种种问题的切口。

作者丨余雅琴

编辑丨李永博

校对丨薛京宁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en.bjhwtx.com/post/7427.html

标签:

博览广文网

博览广文网为所有文学爱好者、新闻爱好者、关注生活多方面内容的观众朋友提供多方位的内容呈现、提升阅读空间、填充碎片时间,开阔读者的视野、增长见识、了解民生、一个让您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的网站平台!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广文舒阅网—让天下读者有家可归!这里汇聚了各类优质文化信息,无论是全球热点、历史故事,还是实用百科、趣味探索,您都能轻松获取。我们希望用阅读点亮您的世界,让每一次浏览都充满收获和乐趣。
导航栏A标题
广文舒阅网
扫码关注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0755-88186625
Q Q:8705332
Email:admin@lanyu.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海雅缤纷国际大厦5层501
Copyright 深圳市蓝宇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0131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