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全媒体矩阵 3·15 金融消费维权通道于 22 日开启。自开启以来,不断有消费者对在消费中遭遇的问题进行“吐槽”,同时表达他们的诉求。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对社会关注的消费热点进行跟踪,并且对典型的“信用类”维权案例进行曝光和剖析,目的是引导企业和消费者提升信用、理性消费。
2019 年美团点评在经历了提价商家佣金这一事件之后,又有商家删差评的情况被曝光。近日有消息表明,灰色产业链已经将目光投向了美团外卖平台。一些商家为了能够提升自身的排名,会出资来删除差评。
金融投资报记者调查得知,部分商家曾收到过删除差评的广告短信。在美团外卖平台上,存在竞价排名这一收费业务。并且,美团外卖平台还有拖延支付商家订单款以及有偷吃利息嫌疑的情况。
为提升排名 商家铤而走险出钱删差评
2018 年 9 月,美团实现了成功上市。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吸引了无数资本发出感慨。然而,对于商家而言,要想在该平台上得以生存下去,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近日有消息称,部分商家为了提升自身的排名,采取了删除差评的行为。据悉,删除一条差评的起价是 260 元,若删除多条差评,价格还可以进行商量。
商家为何愿意冒着风险删除差评呢?要明白一旦被举报,就会遭受到严厉的惩罚。“很明显,这与商家的排名是有关联的。”有业内人士这样说道。
一位陈姓老板从事烧烤外卖生意,他对金融投资报记者表示,在现有的算法排名体系下,一个差评会给商家带来很大影响。他说:“一个差评大概能够抵消几十 个好评。”
原因很简单:用户点进来看评价时,通常会最先关注差评。若他觉得此差评有道理或者能够接受,那么他就会离开,不会在此处下单。“如此一来,之前的辛苦以及所获得的好评,也就都白费了。”上述烧烤店老板说道。
一位火锅店老板表示,美团的佣金比较高。正因如此,一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有的会偷工减料,有的会减少分量。这导致了用户给出差评,进而出现了删差评的情况。
有互联网相关人士针对这一现象表示,这种情况如同其它平台以及微信公众号那样,表面上不会提及,但实际上这种灰色产业链是确实存在的。“并且删差评的商家,属于那种甘愿被引诱上钩的类型。”
竞价排名收入不菲 商家充了值却难赚到钱
除了个别商家删差评来提升排名,更多的是竞价排名。
美团作为在线营销业务,其竞价排名一直存在。金融投资报记者从一位做火锅店生意的谭姓老板处得到了这一证实。2017 年,他们开始在美团外卖上线,并且参与了竞价排名。谭老板称。
美团点评的中报表明,2017 年上半年在线营销收入为 19 亿元,到 2018 年同期增加到了 36 亿元。2018 年中期,美团的营业收入达到 263 亿元,这显示靠商家竞价的在线营销收入占比为 13.6%。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在线营销的活跃商家数量有所增加。
但商家认为,这是美团“吸血”所导致的结果。美团一方面通过收取佣金来赚钱,另一方面还依靠竞价排名来获取收益。
火锅店谭姓老板表示,几乎所有的商家都会通过充值来提升排名。据他介绍,竞价充值的金额完全由自己设定,50 元可以,100 元也可以。
开始时,我们每天充值 50 元。然而,我们发现这 50 元很快就用完了。并且,用户只是点进来查看,却没有下单。上述火锅店老板如此说道。
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排名只是能让用户先看到商家而已。然而,如果你不进行优惠活动,或者优惠的幅度不大,那么用户就会流失。
一位卖小龙虾的商家发出感叹。美团平台上的竞争态势很大。因为成本过高,最终他退出了美团平台。
美团会把商家按照区域进行划分。每个区域都拥有几千个商家。如果不进行竞价排名和满减的操作,用户就根本无法看到这些商家。而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不会有所谓的订单产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美团做出了投资 100 亿来扶持商家的举动。然而,那些被扶持的商家是否存在相应的标准呢?
截止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稿时,美团方面都未回复。
美团的扶持计划方面,有商家抱怨说,美团从未开展过培训。虽然它有几个公众号会教你怎样经营,然而那些方法完全没有用处。相反,美团要求你先投入 10 万元。正因为如此,很多商家不愿意,进而选择了退出。
涉嫌拖延订单款 美团或一年多吃12.7亿利息
在采访过程中,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现,除了商家删差评以及玩竞价排名的情况之外,美团还存在拖延支付商家订单款的嫌疑。
一位奶茶店老板告知金融投资报记者,用户在美团上的订单款并非当天就能到账,而是要在 T+3 日才到账。
对此,一位银行业人士称,这主要是由银行间清算体系引发的。其解释道,简单来讲,用户当天的付款不会即刻到账,而是要在清算后的第二天才到账。同时该银行业人士还说明,美团收到钱后,也并非立即打给商家,而是采用 T+3 日的方式。
从商业角度而言,美团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使得钱在它的账户中多停留了一两天。要是遇到周末的话,停留的时间还会更长。他表示,这背后实际上就是多获取了一天的利息。
假定以 2017 年美团日均交易额约 10 亿人民币为依据来计算,进行粗略估算的话,美团每天能够获得 350 万的利息收入。这样持续一年的时间,美团或许会多获得 12.7 亿元的利息收入。
然而,让人最为不解的是,美团的支付机构并非是通过花 13 亿收购的钱袋宝,而是玖富。据资料表明,在 2018 年 11 月 30 日,玖富爆出了贪腐大案,涉及到品牌总监等三人,涉及的金额或许超过了千万。那么,在这两者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联呢?美团外卖的媒体负责人也没有对金融投资者记者的这一提问作出回答。
美团买下的钱袋宝在新年遭遇了首张罚单。据了解,钱袋宝的支付西宁分公司由于违反了银行卡收单业务的相关制度规定,被处以 10 万元的罚款。
美团自身除了 2018 年有巨额亏损之外,还进行了人事调整。因此有人说,这个冬天较为寒冷,就连上市的美团点评都在准备“抗寒”。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