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藩出生于 1930 年。他是一位著名法学家。他是中国政法大学的终身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还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的名誉院长。他担任中国法律史学会的专业顾问。他担任中国教育家协会的名誉会长。他对古代监察制度、监察法有深入研究。他曾出版多部专著和教材,如《中国法制通史》《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等。
您对于中国古代的监察御史制度持有怎样的看法?以及监察御史在整个国家制度当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监察御史制度属于国家制度的重要部分。其基本任务包括整肃百官、纠正官邪、弹劾非违以及维持纲纪,目的是确保官僚队伍具备基本素质。通过“彰善瘅恶,激浊扬清”,能充分实现国家的职能。监察御史制度在古代政治权力的运行中,起到了积极的规范和制衡作用。无论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还是司法机关,都在其监察范围之内。这都说明监察御史制度在国家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监察御史是执行监察权的官吏。部分御史专门监察中央官吏,还有部分专门监察地方官吏。尤其那些派出的巡按御史,能代天子到地方巡狩。它们不仅可以纠弹官吏的不法行为,还能负责考察年成的丰歉、灾异的救治、百姓的疾苦以及选拔地方人才。借助巡按御史,能够实现中央与地方的政策沟通,从而形成了遍布全国的监察网络。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君主专制,尽管如此,这从根本上对监察机关作用的发挥起到了制约作用。
问:您认为我国古代监察御史制度有哪些特点?
特点之一,御史监察制度覆盖了整个官僚系统,同时也涉及到国家政务的诸多方面。比如有行政监察,还有立法监察、人事监察、司法监察、经济监察、军事监察、仪制监察、文教监察、科考监察等。并且有时还会派出御史进行专门监察,像巡仓御史会监察仓库。
特点之二在于,监察官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重视。例如,在汉代,中央的最高监察官御史中丞以及京畿地区的监察官司隶校尉和丞相,在朝会中都拥有座位,当时人们称他们为“三独坐”。
特点之三在于,巡按地方的监察御史,其品级仅仅是八品或者七品。然而,他们却具备弹劾地方长吏的权力。并且,对于小事能够立即决断,对于大事则上奏裁处。有些司法案件,他们还可以调集众多人犯来进行审理。尽管他们的品级较低,但权力却很大。
特点之四,监察制度形成和发展后,监察立法也随之发展。它从简单变得复杂,从单项发展为法典化,内容广泛且形式多样。这使得监察活动有了法律依据。不仅如此,监察立法还限定了监察权的行使,让监察官不能随意超越法律行事,这是中国古代以法为治的一种体现。清朝的监察法《钦定台规》,在历代监察立法的基础上进行了集大成式的总结。它的内容涵盖了训典、宪纲、六科、各道、五城、稽查、巡察和通例等八个类别。这部监察法的完备性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较为少见的。监察立法源自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既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又具有典型性,同时也是中华法治文明先进性的一种体现。
问:您认为古代监察御史制度能给我们提供哪些启示?
其一,古代的监察制度在纠弹违法官吏方面起了积极作用,能监督国家政务的实施,也能贯彻政策与法令,还能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所以受到历代重视。晚清在仿西方改革官制时,都察院被保留下来没有废除。当前,正在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构建国家监察体系,这是一种基于历史文化传统、立足当今中国国情来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创新之举。
其二,贯彻实施监察制度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严格监察官的选任。孟子曾说“徒法不足以自行”。历代选拔监察官有诸多条件,其一为道德品质,需刚正廉洁、忠于职守且不徇私情,敢于触犯贵族高官;其二是要科举出身,以此保证其文化素养;其三是监察官必须有地方工作的经验。明太祖亲自选拔监察官的一些王朝,如明朝,曾罢免不合格的监察官。因为监察官的选任很严格,所以历代出现了很多忠于职守且不畏权贵的监察官,比如因弹劾严嵩父子而入狱的监察官杨继盛,他在绝命诗中写道:“饮酒读书已四十年,乌纱头上始终有青天,男儿若想登上凌烟阁,第一等的功名便是不爱钱。”
其三,监察官必须依据法律进行严格监察。倘若出现失监或者漏监的情况,特别是存在贪赃枉法的行为,那么就要加重对其的处刑。例如,《大清律例》有这样的规定:科道官如果接受他人的馈赠、收受他人的财物,以及进行买卖时多收取价利,相较于其他官员,要罪加二等进行处罚。
其四,御史进行监察工作时,纠弹必须要有实际的证据,不可以仅凭传闻就妄加议论。就像在康熙初年的圣谕中所强调的那样,“对于都察院以及科道这些官员,他们的职责是维护风纪,对于国家应该施行的重要事务,就应该直接陈述,对于所有的奸邪弊端,就应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指摘弹劾”,对于那些喜欢捕风捉影的人会给予制裁。
古人有言,以史为鉴便能知晓兴衰更替。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史以及监察法制史,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具有现实借鉴意义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值得我们去认真地研究和总结。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