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论方面,赫尔巴特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探讨此问题。其一,教育性教学。赫尔巴特对智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格外重视,并提出了“教育性教学”这一著名理论。他将实现教育目的与传授文化知识视为同一个过程,他觉得任何教学都必然具备教育性,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种情况,也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这种情况,因此应当把学校的全部工作都归结为“教育性教学”。他还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多方面兴趣”是学生意识活动的“内在动力”。学生若有多种兴趣,便会主动去追求知识,专心钻研课业,以达成教学目的。赫尔巴特将兴趣分为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同情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六种。基于这些兴趣,他为普通中学拟定了繁杂的课程体系。他还提出了教学阶段理论,把课堂教学分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阶段。“明了”意味着教师能够准确且明晰地讲授新教材;“联合”的职责在于让学生在新旧观念之间构建起联系;“系统”表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旧知识的联系进一步进行思索,以探寻其中的规律;“方法”是指学生通过实际的联系操作,把已经获得的系统知识运用起来。④教学方法方面。赫尔巴特把教学划分成单纯提示教学、分析教学以及综合教学这三种类型。分析教学要在单纯提示教学的基础之上展开。综合教学大纲的作用是把分析教学所得的结果重新进行组合,从而构建出新的观念。这三种教学存在着递进关系以及交叉关系,并且这三者必须一同被运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