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0 月 17 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简称“路线图 2.0”)开展了 2023 年年度评估工作。在此基础上,路线图 2.0 节能汽车领域的年度评估——混动化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路线图 2.0 中的节能汽车,指的是除新能源汽车之外,能够燃用汽油、柴油和替代燃料的非混合动力汽车,以及轻中度与 HEV 重度混合动力汽车。行业内相关单位的代表出席本次会议。共 30 余人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赵立金主持。
会议现场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秘书长助理赵立金首先对本次会议的背景进行了介绍。他回顾了路线图 2.0 中关于节能汽车全面混动化发展的路线目标,同时也结合了往年的评估结果,对路线图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了回顾。他还表达了这样的希望,即通过本次混动化专题会议的研讨,能够促使行业凝聚共识,共同推动节能汽车朝着低碳化、混动化的方向发展。
赵立金 主持
会议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围绕“新一代混合动力技术发展与产品应用趋势”开展了行业分享与问题研讨。下半场围绕“双碳目标下的节能汽车政策体系发展与市场推广路径”开展了行业分享与问题研讨。
东风技术中心新能源动力中心的技术总工程师张社民,分享了东风在“双碳”目标以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背景之下,对于汽车动力总成朝着高效化、混动化、零碳化发展趋势的思考。同时,他还介绍了东风马赫动力产品的相关技术进展以及成果。
吉利汽车动力总成研究院的混动系统总工程师刘国庆,首先对全球汽车市场电气化动力产品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此态势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接着,他介绍了吉利在混动变速器、发动机以及控制领域的技术发展情况以及创新实践。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任尧命发,向大家分享了关于内燃机极限热效率的相关理论探讨。他解读了当下高效汽柴油内燃机的技术路线以及其进展状况。同时,他建议在内燃机混合动力进一步降碳方面,应当关注碳中性与零碳燃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副教授董鹏,从汽车电动化进程方面进行对比论证,从能源与资源安全方面进行对比论证,从“双碳”目标方面进行对比论证,从市场需求方面进行对比论证,阐述了他对于混合动力汽车在中国的战略定位的思考,并且分析总结了当前国内的产业技术竞争格局。
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的总监吴喜庆,对节能汽车作为调节我国汽车产业新旧动能接续转换重要技术路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评估,同时也评估了国内外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节能汽车产业政策环境。并且提出了面向短期和长期的产业发展建议以及政策体系建议。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首先对市场数据进行了分析。他分析了全球在零碳化推动下的汽车市场格局的发展情况。随后,他重点解读了国内市场中关于混合动力产品的消费新特点。最后,他结合人口、经济、政策等宏观要素,对未来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会议期间,各与会代表就加快节能汽车混动化发展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赵立金秘书长助理在会议总结中提及:推动节能汽车混动化发展,这对于助力行业加快实现降碳和脱碳而言是一条重要的技术路线;近些年来,国内外混合动力技术发展得很迅速,国产混动技术在性能以及成本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具备了竞争优势;碳中性与零碳燃料的发展,将会为内燃机汽车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在市场端,通过对混合动力产品进行智能化的定义以及赋能,这是促进市场扩大推广应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希望全行业一同努力,共同加快节能汽车的混动化发展。相信本次专题会讨论出的成果能够有力地支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3.0》中节能汽车专题的修订工作。
加入联盟联系人:国老师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